夏天,是女人的最愛,旗袍,是我的最愛!也不知是怎么了,骨子里總是拋不開這份濃得化不開的旗袍情結(jié)。
仿佛陷入了莫名的誘惑,走到服裝叢中,目光不由自主的總是掃向那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旗袍裙。那鑲邊的立領(lǐng)、那精致的繡花、那美麗的蕾絲、那斜斜的花瓣扣、那曲線玲瓏的線條、那獨特的女人味、那濃濃的中華情,都是那么令人牽腸掛肚,都是那么令人魂牽夢繞。如此戀戀不舍,如此日積月累,于是,打開衣櫥,一件件色彩繽紛、風(fēng)格不異的旗袍便撲面而來。
如果說我有一百個不愿做女子的念頭,但今生能穿上旗袍,便讓我頗有:幸而生為女子之感!
旗袍,是古典與溫柔的化身,是高貴與秀麗的結(jié)合,她的節(jié)拍慢而穩(wěn),仿佛行云流水般敘緩,仿佛天籟之音般美妙。然而,她給人的感覺又特別奇特,時而像脈脈含情的小家碧玉;時而像高貴迷人的大家閨秀;時而像風(fēng)姿綽約的嫵媚嬌娘。
旗袍的無限魅力,已超越時空。賈寶玉曾說:女子是水做的骨肉,如水的身姿裹在美侖美奐的旗袍里,在燕瘦環(huán)肥的眾多女子身上,展露無疑,無法言說。然而,我卻更喜歡她美在隱隱中蘊(yùn)含憂郁,流露深情。《花樣年華》中張曼玉將自己置身于款款旗袍之間,一舉手,一投足,將旗袍的美麗穿到了極致,將女人的溫柔展露無疑。
有時候,對著沉沉的暮際,我的腦海忽然會幻化出這樣的畫面:若隱若現(xiàn)的迷霧里,一位與情郎離別的女子,神情憂郁,氣質(zhì)優(yōu)雅,身著一襲得體的旗袍,一步一回頭,裊裊婷婷,搖曳生花,猶如洛神出水,仿佛黛玉重生,千嬌百媚盡在這小蠻腰,盡在這無言中,是何等的攝人心魂?又是何等的驚為天人?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時間,我竟不知身在何處!
對于這份無來由的癡迷,我也曾傻傻的想:或許我的前生,是一個與文人雅士為伍的女子,雖思想守舊但頗有些情調(diào)的小家碧玉。在潛移默化中學(xué)了些文人墨客的情趣,留了些古代女子的雅致,并生生世世,永未泯滅。于是乎,在無數(shù)番輪回中總是忘不了那份癡迷,忘不了那份深入極致的美麗。
在已逝的朝代里,我最討厭清朝。在我心里,腐敗、黑暗、貪婪、無能、衰落,似乎成了清朝的代名詞(當(dāng)然,僅指康熙盛世之后)。甚至打開電視,見到每個頻道不約而同的播放著康熙、乾隆、紫薇、紀(jì)曉嵐就心生反感,想我浩浩中華,上下五千年,英雄豪杰倍出,才子佳人潮涌,題材多如路旁的小草,大可信手拈來,為何導(dǎo)演們卻總抓住個清朝不放?
然而,清朝千不好,萬不好,它卻造就出了展現(xiàn)中華女子之柔美的旗袍。如今,經(jīng)過百余年的錘練與演變,旗袍在服裝界已穩(wěn)穩(wěn)坐定了頭把交椅,就如孫中山代表國父,宋慶齡代表國母,普通話代表國語,梅花代表國花,旗袍已經(jīng)代表了神州女子的國服,代表了中華女子外柔內(nèi)剛的堅韌稟性,代表了中華民族溫文爾雅的歷史形象。
所以,僅這一點來看,清朝可真是造富中華!為此,我要由衷的感謝清朝!沒有清朝,就沒有風(fēng)情萬種的旗袍;沒有旗袍,女人們的腰枝就不會那么婀娜多姿;沒有旗袍,男人們的眼神就不會那么柔情似水;沒有旗袍,沒有我前世今生、永難割舍的最愛!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