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想穿穿旗袍。對我來說,穿旗袍不是為了想在某種應酬的場合給人一種亮相的感覺,而純粹是出于對旗袍的欣賞和自我滿足。
旗袍的款式,在上世紀20年代后,開始普遍起來。雖然近幾年出現了些改良式的旗袍,但基本上還是從一種款式里變化出來的。旗袍袍身逐漸減短,同時開衩變低,領型變矮。除此之外,旗袍就靠著衣料、顏色、圖案,以及穿旗袍的人來發揮出它的魅力。
幾年前看了張曼玉演的《花樣年華》�?吹剿谟捌写┝艘惶子忠惶椎钠炫�,覺得她將旗袍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至。讓人羨慕萬分。上海灘的風情,上海女人的雅致,或者說昔日張愛玲今朝王安憶筆下穿旗袍的女性,歷歷在目。
在王安憶的《長恨歌》里面,就有王綺瑤為選美而縫制旗袍的描述,搖頭晃腦的老裁縫對于她穿旗袍身架的稱賞,讓人仿佛看到老上海印象中的旗袍。但我知道這種莊重、典雅的服式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穿的。但我總覺得自己似乎還有穿了得體的可能。無論如何,沒有試過總是不太甘心,于是有了試穿旗袍的心思�?擅看位厣虾�,倒也沒有特意去看看旗袍。
無意中看到店里展示的旗袍總覺得紅紅綠綠的不太適合,于是連試穿的心情也沒了。心想,要是穿出飯店服務生的味來,長久想穿旗袍的愿望恐怕也會蕩然無存了。
去年5月,去紐約朋友家小住數日。女人在一起免不了談起衣著。所以話題也就自然扯到旗袍上了。朋友說她有幾件改良式旗袍可讓我試試。這是我第一次穿旗袍的經驗。雖然尺寸不是完全符合,但還是找到了一些感覺�?梢哉f是良好的感覺。
朋友的見解是:雖然旗袍適合于不同年齡層的女性,但穿出的韻味是不同的。對于已是40好幾的我,仍保持著不錯的身材,再加上成熟自信的外表,也許正是穿旗袍的最佳年齡。朋友說想穿就不要錯過現在的年齡,否則真的會后悔的。
這回年底去上海前與朋友電話告別時,她特意關照我,一定不要忘記去上海做一襲旗袍。她說,從挑選料子,到找裁縫量身定做,再到試穿,整個過程都是有趣及享受的。是的,在美國要是聽到什么東西是CUSTOMER MADE 的話,總覺得是非常特別和高檔的。但是在中國國內,這種待遇卻是輕而易舉地可以享受到的。
回到上海與老同學聚會完的第二天,便邀了友人去看旗袍。她帶我去了在長樂路近茂名南路的幾家專賣旗袍的小店。那里的旗袍顏色、圖案、布料都比較別致。做工也比較精致些。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家叫“明卿”的旗袍店。那天看到一位二十幾歲的女子正在試旗袍,另一位看上去像專業美容師的人則在為她盤起秀發。似乎穿旗袍的人總應該把頭發盤上去才更顯得出雍容,高貴的氣質。那位女子的氣質的確與眾不同,旗袍穿在她身上恰到好處。在一旁的攝影師在鎂光燈下不停地按著快門。
友人認出那正是當紅的影視明星陳數。她分別在《暗算》和《上海灘》中演過重要的角色。閑聊起來,她說劇組在“明卿”店做過很多旗袍。于是我也試穿了陳數才試過的那件旗袍。尺寸雖小了些,但這件看上去并不十分起眼的旗袍,穿在身上倒別有一番風情。
最后,我決定用這料子,讓裁縫量身定做一件旗袍。從選樣,試樣,修改,前后去了三四次。是否像朋友說的從中得到樂趣及享受,好像也難說,但畢竟有了這么一件旗袍。陪去的友人說,我選的料子和顏色一直穿到六十幾歲都還是適合的。話是沒有錯,可是身材要保持20多年不變卻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看在這件旗袍份上,用它來做標準,讓自己身材保持20年不變,又何嘗不是件好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