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雖是傳統服裝,但甚為挑剔。 與之匹配的是窈窕的身材,合適的發型,嫵媚的氣質,舉手投足流露出溫婉的韻味。穿上旗袍,會將塵世間的女子毫不客氣決出高低。
那不是開在塵世中的一朵花啊。多年前的《花樣年華》,張曼玉那令人驚艷的三十多套旗袍,更是將旗袍倩影鎖定在少婦少女階段。中年婦女怎么不望而生畏呢?
事隨境遷,在時尚元素多樣化的今天,復古也是一種流行,旗袍也被作為流行元素在女人們心中潛滋暗長。當旗袍不再是風姿綽約的少女少婦的專利時,周邊的人開始三三兩兩穿著旗袍閃耀而過。不提那些茶室那些晚會;就是一些民間喜宴,新娘新郎的長輩,還有其他非正式場合,一些改良版的旗袍開始濃墨登場。
今年更是反常,猶如一場蝴蝶效應,旗袍竟然大行其道。大街上剛增加的幾間旗袍店便門庭若市。一次閨蜜聚會,話題很快觸及了旗袍。頓時,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談興甚為濃烈。原來每個女人內心都有一種強烈的旗袍情結,只是被歲月增添的微弱自卑壓抑著。
突然,一位同學建議下次聚會搞個旗袍秀。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熱心者立馬打聽瑞城最好的旗袍師傅,確定聚會時間。那幾天,微信真是熱鬧,每天都交流著旗袍的相關信息,大家各抒己見。閨蜜們把自己試穿旗袍的圖片發到微信群上,讓大家定奪。看著旗袍中的女人風姿綽約,起先搖擺不定的那些人也頗為動心,開始相約去做旗袍。一家一家比試,不到幾天,大家都去做了旗袍。
到了約定時間,大家陸續來到某私家酒莊的一間雅致房間。只是,沒有一個人直接穿著旗袍過來,都放在袋子里呢。是啊,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合適旗袍的出現,那晚,若穿著旗袍在路上行走,可能引發路人怪異眼光猛烈掃視呢。
為了讓活動成為紀念,事先請好了攝影師。當各位閨蜜換上旗袍時,房間里頓時流光溢彩。
拍照時,姿勢各異,有靠著門墻,有倚著窗戶,有坐在歐式的椅子上;有個人照的,也有集體照的。每件旗袍都輪流著穿。室內拍好了,室外也不忽略。最后在門外歐式樓梯上,十多個女子隨意站在樓梯兩旁,其中三位“濃妝艷抹”的,站在前面。想不到,這一張照片被人大為贊嘆。
起先光顧著拍照,待照相的事情塵埃落定,大家坐下來認真品賞每件旗袍。原來旗袍并沒我們想象得那么可怕,顏色艷麗的,附麗在身上,并不見得多俗。身材有些走形的,定做的旗袍也加以恰當掩飾。不管胖瘦,每個閨蜜的旗袍都曲盡其妙各得其宜。服裝能讓人自信,那晚,一群將要奔五的女人各個神采飛揚,談笑間,煩惱灰飛煙滅。加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在燈光下,閨蜜們前所未有嫵媚著。
酒闌燈灺,微信群還是不停歇。當每個閨蜜將這些旗袍照片在微信上秀一秀,竟獲得諸多好評和肯定。
旗袍妙不可言,豐富詮釋了女人的生動。與其說旗袍是美麗的,倒不如說是當下的女人讓旗袍重新變得芬芳四溢。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