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圖》是一部不太容易定義的電影。它看起來并不輕松,好似對面站著一個人,跟你玩一場智力游戲,最終的結果卻無關輸贏。六個看似獨立的故事,如六顆珠子,各自交替著向你展示著獨特的光芒,直到最后,才對你宣告“我們來自同一串項鏈。”信息量太大,于是自始至終要瞪大眼睛,否則每一顆珠子從眼前漏過,會余下一個空洞,整個線索會斷裂。很久沒看過這么累的電影了。
累過之后還是有思考的價值。整部電影貫穿始終的線索是對暴力的反抗,但情節的呈現形式卻是對愛的追索。
先知麥克尼姆是人類文明的幸存者,而生活在原始部落中的扎克里是堅定的部落文明信仰者,與大家一樣,世世代代信賴著先知“星美”,麥克尼姆的出現,打破了他舊有的信仰平衡,原來真實的“星美”不是先知,只是一個受侮辱受背叛的女孩。這是一個關于信仰與愛的故事。
出版人卡文迪什被債主追得亡命天涯,最終被迫進了暴力敬老院,于是他的愿望就是逃出那個惡魔之地。整個逃亡的過程中,最亮的一抹溫情,是他腦海中不曾褪色的一段初戀。因為年少時的輕狂和懦弱,致使半生與真愛擦身而過。用他的話說“讀了半截的書,就像半路打住的愛情。”但還好,他是幸運的,終究這本書還是續上了,分隔了幾十年的戀人,攜手黃昏。這是一個重尋愛之記憶的故事。
抄譜員羅伯特有著非凡的音樂才華,他一生的痛點在于太過深刻的愛情。他的愛情注定無法被世俗接受,因為世界不可能同意一個男人愛上另一男人。最終他在寫出《云圖六重奏》后自殺,夢想已然實現、愛情注定無有歸屬,如此,不如歸去。臨終前他的獨白“我先看見你,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完成了一個藝術家對愛的告白。這是一個愛情對撞現實的故事。
六段關于信仰和愛的故事。就這樣在愛之中,世界悄然發生著改變。
作為一部西方電影,《云圖》展示著宿命的東方文化。佛家有云:“前生我是誰,來生誰是我”。它所探討的便是眾生在輪回中的命運軌跡。貌似毫無關聯,卻又密不可分。肉體早已面目模糊,精神卻在不同的時空互相關聯。“云圖六重奏,就是在不同人生、不同時代的一次次相遇……”生命一道道的輪回,不過是一場場時間的旅行。
不知人世是否會有來生。但我們每一天留下的每一點滴,都在為這個世界書寫著改變的傳奇。如同影片中反復出現的臺詞:“人與人的生命,彼此相連,前世今生,每一個惡行和善舉,孕育著我們的未來。”
這樣一部電影,是督促我們思索自己的價值、有關愛的價值。畢竟,人生中任何一種良性的價值,都繁衍在愛之中。縱然你微不足道,如同汪洋中的一滴水,“但如果沒有眾多的水滴,哪會有海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