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馮氏旗袍大王第三代掌門人馮繼清坦言:現在真正懂得旗袍文化的人太少了。很多做旗袍的人沒有文化,一些消費者也只圖便宜,“至少在重慶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旗袍正在走向墮落。”與馮的郁悶相呼應,憤懣的網友在發問:旗袍淪為服務員、坐臺女制服,我們的旗袍還能稱為國服嗎?
香港作家林燕妮說:“旗袍是全世界公認的美麗國服,評價之高,肯定高過世界上任何一種民族服裝”。旗袍的魅力可見一斑,以前,穿旗袍的主要是一些社會名流和新潮女性。而如今,穿“旗袍”的多為賓館服務員和坐臺小姐。于是有人就在這反差中嘆息旗袍墮落了。這種邏輯是講不通的,按此推論,一些賓館的男服務員穿的是改良型的“中山裝”,難道“中山裝”也在墮落?美容店理發店的小姐們穿著白大褂也是模仿醫院的款式,甚至連炸油條的也穿著白大褂,難道也證明了醫生的白大褂也在“墮落”?這種“泛墮落”論調錯誤的原因就在于主觀地將某種服裝分等級,分階層。
很多年前,當中國人在國際臺球比賽中嶄露頭角的時候。一些對中國極端偏見的外國人大發感慨,認為國際臺球已經墮落了,連“蠢笨如牛”的中國人都能玩這種高雅的紳士運動,可見墮落程度不一般。這種可笑的甚至是腐臭的偏見觀和旗袍墮落論是何其相似。
旗袍不過是一種服裝,它能使女性更顯東方氣質,更體現東方女性的玲瓏之美,含蓄之美而已。強加在旗袍身上的一些別的“內涵”,旗袍能承載得了嗎?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旗袍比世界別的民族服裝更美麗,但絕不可以說更尊貴更高人一等。更不能在內心中對服務員坐臺小姐穿旗袍極端鄙夷。我們從沒聽說過哪個服裝品牌有此聲明:本服裝謝絕服務員和風塵女子穿著。我們更沒聽說過因為電影中黑社會分子經常穿西服而導致西服商家義憤填膺的。說旗袍淪為服務員坐臺女制服是墮落不過是胡說八道地“栽贓”而已。
旗袍這些年確實有些不景氣。但其中的原因和所謂的墮落無關。一些相關廠家不妨在宣傳、市場調查、款式設計和改良等方面下工夫。一味指責“懂得旗袍文化的人太少了”,埋怨“一些消費者也只圖便宜”是無濟于事的。另一方面,不拋棄這種偏見的思想,不擺正自己的位子,卻幻想著復興旗袍及旗袍文化,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