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美國駐華沙德煙公司出品的古裝美女月份牌廣告畫。
1928年永泰和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撐傘美女月份牌廣告畫。
19世紀40年代,上海成為對外通商口岸,經濟迅速發展,中西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同時為大量有識之士的成長、發展提供了寬松的社會環境。
當時,許多文人墨客紛紛入滬,在上海這塊文化的沃土上共同創作、交流,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寶,月份牌廣告畫也因此而誕生。它不僅是上海開埠文化發展的一大標志,還是中西方文化藝術交融的重要表現。
19世紀末,上海通商經濟日益繁榮,開埠文化興起的一大標志便是土山灣印書館的建立。當時,土山灣印書館在引進西方先進印刷技術方面走在前列,他們最初使用德國人發明的石版、珂羅版印刷技術,繼而又引進了大型凹版印刷機、鉛印圓盤機等印刷設備。以先進設備為基礎,土山灣印書館不僅能夠印刷文字,也能印刷精美的圖片。
之后,土山灣印書館還創立了土山灣畫館,教授學生西洋繪畫技巧,培養中國繪畫人才。月份牌創始人徐泳青、鄭曼陀都曾在這里學畫,他們在學習西洋繪畫的同時又將中國繪畫技巧融合在內,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繪畫風格。可以說中國的西洋畫技巧最早就是從這里傳播出去的。
當時,上海的卷煙消費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洋商們為了加強宣傳、招攬顧客,紛紛設立了商品廣告部。起先,他們從國外運來一些歐式畫片作為商品廣告進行宣傳,卻未受到關注。他們繼而聘請外國畫家設計廣告,結果從內容到形式都不符合中國人的欣賞口味,廣告宣傳效果不理想。
后來,洋商們逐漸領悟到要“入鄉隨俗”,遂開始設立本土化的設計室,并招聘設計人員。于是,一批畫工在上海灘匯聚。其中,有上海本地的徐泳青、金雪塵、金梅生,有浙江的鄭曼陀、謝之光、杭稚英,有江蘇的周慕橋、胡伯翔、周柏生,也有安徽的楊俊生、金肇芳等。他們設計的廣告圖案新穎、內容吸引人,很快便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月份牌廣告畫是中西方繪畫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因創作人多為民間畫工,不受畫派的影響與束縛,一開始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畫風。畫工們結合西方素描畫法,用炭精粉先畫明暗有層次、細膩寫實的西洋畫,再用水彩施以淡彩,形成淡雅宜人的立體效果。其既有國畫工筆細描功底,又有木版年畫的傳統特色,構圖豐滿、完整,筆觸凝重而不板滯。月份牌廣告畫中的人物既有細致的造型又具鮮亮的色彩,非常符合中國大眾的欣賞趣味。所以,其一上市,便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同時也為宣傳的商品插上了一對美麗的文化翅膀。
上海是月份牌廣告畫創作者的“夢工廠”,風靡一時的月份牌廣告畫給上海增添了一抹生動、亮麗的顏色,并隨著上海經濟的發展而愈顯富麗和豐滿,成為上海開埠文化的重要展臺。
時光流逝,歲月如畫。如今,月份牌廣告畫只能在博物館里靜靜地向人們訴說上海灘昔日的繁華。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