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是服飾,服飾是符號,依托文化得以延續。旗袍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土壤。
文化更多是一些現象的高度集合,濃縮提煉其精髓,最后被概念化。一種服飾從符號演變成文化需要服飾本身是否具備以下特性:
1、潮流性,即可以被大眾接受并喜愛;
2、藝術性,能否被文化標簽化,并得到小眾的審美認同,被冠以文化的頭銜;
3、長久的生命力,即可以緊隨時代發展,既保留又創新。其實生命力更多是依托穿著人群。
我們都知道,服飾許多的興起是先從上流社會或一小眾人群開始流行再到被社會大眾推展開來。所以都離不開人的作用。
這里的文化是寬泛的含義。旗袍服飾本來只是一種蔽體,簡單裝飾的作用,后演變成滿名族的固有服裝,最后被符號,它本身就是一種滿族的服飾文化。到新文化運動,將旗袍從少數民族服裝推廣至普羅大眾,式樣的巨大變化更能展現女性柔美的特質,香煙、藥品、化妝品廣告海報和對電影明星的宣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也許正是基于這些,旗袍才從眾多服飾中被歷史和潮流選中,成為中國美的永久代言。
旗袍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作用,假若不是新文化運動把它拉下神壇,也許它不會有著如此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新時代,旗袍所彰顯的文化內涵應該是:
1、自信與愉悅,即給予被穿著者無比的自信心與自豪感。提升內部自我認同,愉悅身心。開始著旗袍,也許只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但離她越近,受她影響越多。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穿著者就越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適合什么,要什么,能得到什么!沉浸越久,得到的喜悅也越多。許多姐妹都是從著旗袍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綻放屬于自己的美麗的。
2、優雅,塑造被穿著者的外部形體與內在靈魂。選擇、喜愛旗袍的人都是對自我有要求的,旗袍使他們對自我有了明確的認知,規范她們的舉止,深化了思想內涵,促使其不斷的自我提升與修煉。反過來,優雅的旗袍女人也是對旗袍美的最好詮釋。
3、使命感:給生產、銷售、穿著者以使命感。大家必須不斷通過學習、提升,才能為旗袍的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通常,旗袍女人浸淫此越久,體會越多,駕馭也越加輕松。許多旗袍人都是從愛旗袍、穿旗袍發展成做旗袍,傳播旗袍。更多年輕人、外國人開始關注、喜愛旗袍,傳播旗袍,就是最好的印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