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又成為當今女性青睞的時尚服飾。
每一次的試衣,微微師傅(左)都不會放過任何細節。
無論是張愛玲筆下的上海女人,還是梁鳳儀書中的香港女人,她們一生的風情,就在那一身旗袍的變化中承載。
在西方人眼里,旗袍是東方的、女性的、摩登的和性感的服飾神話。穿上旗袍,可將塵世間的女子毫不客氣地決出高下。
在時尚元素日漸多元化的今天,旗袍被視為一種潮流在女人們的心頭潛滋暗長。
中國女人的專屬
關于旗袍,有這么一句話流傳:上帝為每一個人寫了一部圣經,然而,卻只為中國女人設計了一件旗袍。細細品味,還挺有意思,也許是西洋人的髖骨太寬,穿旗袍根本不合適,可即便是嬌小的日本女人,穿上旗袍,看起來也同樣怪怪的。唯獨只有中國女人,才能穿出旗袍纖細動人的韻致。
旗袍的世界風光旖旎。著名影星張曼玉在電影《花樣年華》中換了26套旗袍,每一套都代表了女主人的心境:或憂郁悲傷,或雍容大度……電影《色戒》的熱映,再一次將旗袍的復古情懷點燃。
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旗袍開始用它的古典美慢慢征服現代人的心。旗袍定制是對女人的一種溺愛。因為貼身,所以定制才是上策。
在瑞安,有一位旗袍手藝人,她的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叫“鳳玉旗袍綢緞樓”,開在瑞安外灘,面對經年長流的飛云江。
店主人亦是旗袍師傅,她叫應鳳玉,因為旗袍做得好,人送外號“旗袍玉”。 應鳳玉出身旗袍制作世家,是家里第四代旗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她的這項旗袍制作技藝,還被列入了溫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應鳳玉制作的旗袍,在海外溫籍華僑中都有一定影響力。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她曾為一位意大利華僑制作了上百件相同款式的旗袍,供其中餐館的服務員穿著。九十年代初,一位平陽籍駐英大使館工作人員找上門,請她定制了三襲旗袍,送給英國女王當禮物。
應鳳玉告訴記者,這30多年里她共帶出了50余位學生,其中有不少學生也陸續在瑞安市區開出了旗袍店。“我的觀念中沒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一說法。本事永遠學不完,只有放寬心才會讓技藝更進步。”
量身定制的藝術
在溫州市區,最有名氣的旗袍店之一,當數位于解放街的東方千金。這是一家有著二十多年定制經驗的旗袍老店,之前開在信河街,店主余微微從16歲開始就跟隨師父學習旗袍制作技藝。
“這里一樓是店面,二、三樓是我的工作室,合起來大概400來平方。”記者眼前的微微,衣著時尚,笑聲爽朗,乍一眼讓人很難猜出她的年紀。談及她所鐘愛的旗袍,微微興致盎然:“10多年前,我曾在臺北一家定制店看到一塊旗袍面料,標價1000元臺幣,而定制加工費則需要6000元至10000元臺幣,那時我就預見到旗袍定制市場的潛力。”
微微坦言,如果愛美的姑娘們去購買成衣,倘若有80%合身,已是相當合體,“但定制不同,一件經過師傅量體裁衣定制而成的衣服,合體度能達到95%以上。”
在微微看來,旗袍之美,關乎一針一線與穿衣人的貼合度。一件旗袍,從一塊普通面料變成一件風姿綽約的成衣,每一個步驟都講求精細。“一件旗袍的定制流程包括丈量、設計、裁剪、縫紉、鑲邊、盤扣、鑲嵌等,這其中最難也是最考驗技術的還在定做上。”她說,“這就要根據不同的體型去定制服裝,比如腰圍大的女性要適當在旗袍的胸圍上增加尺寸、大腿粗的女性最好設計裙擺S形的旗袍……”
除手藝外,旗袍師傅的眼光也至關重要。微微笑言,每當自己走進布料市場,腦子里的雷達便會“叮”的一聲開啟,指引著她在布山料海中迅速挑出幾匹心儀的布料:“看到布料,我的腦海中就已經把它給裁剪好了,包括怎么搭配,配什么樣的盤扣好看……”
微微說,一件旗袍從量體裁衣到服裝設計再到最后定做,好比一件藝術品誕生。而這,也是她埋首36年堅守這一行的原因。“每當手摸到布料,心中就有無限喜悅;夜以繼日設計好一件旗袍,看著它便會滿心歡喜;只要客人說穿著好看,心中就感覺無比幸福。”
而今,微微的客戶遍及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的華僑群體,她常與客戶們通過微信聯系,有的客戶甚至直接發來中意的款式請她定做。
溫州本地的旗袍社團和女企業家協會,也是微微家的�?�。“她們在旗袍面料選擇、款式設計上要求相對較高,有時為了做一件高檔面料純手工刺繡的旗袍,往往一等就是兩三個月。”
改良旗袍受歡迎
在女人們眼中,旗袍既是傳統的證物,又是風情的載體。對襟的盤扣,完美的腰線,或素雅的水墨淡荷,或亮麗的龍鳳呈祥,毫無疑問,每個女人都想把這種古典美據為己有。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旗袍不再是少婦們的專利時,周邊的人開始三三兩兩穿著旗袍閃耀而過。且不提那些民間喜宴,就是一些派對晚宴,還有其他非正式場合,一些改良版的旗袍也濃墨登場。鏤空的、露背的、超短的……新時尚混搭著老傳統,在一群現代美女的演繹下,亦是那么的和諧與自然。
在市區第一橋的金禧愛旗袍店里,就有上百款改良后的新旗袍。相比起傳統旗袍,改良款更適合在日常生活中穿著。“像這款真絲面料的薄款旗袍,裙擺短至膝蓋且采用小A型設計,袖長縮至肩下兩三寸,前胸印上了高跟鞋、包包等圖案,適合20多歲的小姑娘穿著。”店主湯凌一說。
金禧愛是一間有著10多年旗袍銷售和定制歷史的老店,如今已在市區第一橋、府前街、下呂浦等地開出了4間分店。大約在10年前,店主湯凌一與上海某旗袍工作室達成合作協議,在不改變傳統旗袍七大手工制作技藝的前提下,對旗袍的款式進行創新,注入現代時尚元素,研發定制適合溫州市場的旗袍。
“截至目前,我們已開發了真絲繡花系列和晚宴旗袍系列等數十個款式,并根據溫州市場的反饋每年做一些款式、細節方面的微調,反響還不錯。”湯凌一告訴記者,她的客戶既有二三十歲的年輕姑娘,又有五六十歲婦女,“近年以來,隨著穿旗袍漸漸被視為一種時尚,上門光顧的客人就更多了。”
“一般而言,年輕人更鐘愛顏色艷麗的旗袍,比如嫩黃、玫紅、大紅,而中年人則更多選擇較為深色的旗袍,比如墨綠、棗紅、紫紅,再加上燙鉆、釘珠、繡花等細節處理,給人以高貴大方的感覺。”
與其說旗袍是美麗的,倒不如說是當下的女人讓旗袍重新變得芬芳四溢。采訪中,一位前來定制的女士告訴記者,旗袍對于她而言,不光是一種服飾,更是傳統文化的體現。“咱們的傳統文化不只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道德教育,也是舉手投足間的禮儀表現。當你穿上旗袍,潛移默化中,你會去學習優雅、學習平靜。”
唇邊一絲淺笑,盈盈一握細腰。每個女人都應該有一件旗袍,無論你穿著它展示在眾人面前,還是撫摸著讓它封存在紅塵里……
旗袍量身定制小貼士
款式:旗袍最初流行時,都是下擺較長,兩邊開叉過膝甚至及臀。現代旗袍的下擺可以短至膝蓋以上;袖口、裙擺可以用絨毛或其他材料等略作修飾;裙擺設計可以是小A型,更顯年輕;出位一點的旗袍,還可以是大面積露背,展現晚裝效果;旗袍的袖長也縮至肩下兩三寸或者無袖。
面料:錦緞、印花細布、綢緞、麻紗等薄型織品都是早期旗袍的主流面料,圖案有牡丹、荷花、唐草、臘梅、玫瑰、云紋等。現代除了延承以往面料外,還用上了真絲、雪紡等,花色上也運用簡潔明快的單色系。
配搭:旗袍穿法多種多樣,一直以來,中西合璧是旗袍盛行時候最時髦的穿法,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絨線衫、背心等。
飾品:珍珠項鏈、玉鐲、珠片手袋、高跟鞋都是旗袍的最佳伴侶,現在最新的飾品是小巧而璀璨的名表,它能和懷舊的旗袍撞擊出時代感極強的火花。
發型:別以為旗袍只能搭配盤成一個髻的發型,干練的短發女性盡可嘗試高領旗袍,現代的搭配美學強調的就是一點點刻意的“不和諧”。
時間:依其繁復程度不同,定制一套旗袍的時間大約在半個月至20天;高檔面料或者特殊圖案定制時間將適當延長。
價位:普通旗袍定制一套價格從600-1000元不等,結婚或赴宴用的旗袍講究品質感,價格會更高些。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