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告別七八月份的古裝暑期檔,九月份的電視熒屏又回歸到婚戀劇的天下,《抹布女也有春天》、《老公的春天》、《小爸爸》、《辣媽正傳》相繼登陸熒屏,呈現出一派滿滿的都是愛的景象。回首中國電視婚戀劇的演變史,各個時段的主題和思想表現出集中性和階段性的特征......…

從《抹布女也有春天》看 熒屏婚戀劇的演變史
告別七八月份的古裝暑期檔,九月份的電視熒屏又回歸到婚戀劇的天下,《抹布女也有春天》、《老公的春天》、《小爸爸》、《辣媽正傳》相繼登陸熒屏,呈現出一派滿滿的都是愛的景象。回首中國電視婚戀劇的演變史,各個時段的主題和思想表現出集中性和階段性的特征,細挖這些婚戀劇的主題,我們從中可以窺探出時尚的風向標。
初期的中規中矩式
典型劇目:《中國式結婚》,《中國式離婚》,《金婚》,《錯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
在時尚婚戀劇當道的今天,很少有八零后再去注意到九十年代和新世紀左右的電視劇愛情,此時的婚戀劇呈現出年代跨越的特點,通常是表現夫妻不同時代的相守和相離,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展現生活中雞毛蒜皮的矛盾,婚姻關系和愛情關系成為婚戀敘事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愛情和婚姻成為彼此的墳墓。
在《中國式結婚》、《中國式離婚》中,都是屬于中規中矩的現實婚戀題材,挖掘在夫妻情感和家庭婚姻關系中的種種因素,從各種角度和立場,闡述其間生活過失和婚姻困境,《金婚》更是事無巨細地把建國50年來的大事小情數了一遍。 《錯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通過娓娓道來的人性變化,分析了第三者插足、夫妻內部信任再到外部社會干擾等因素,從不同角度挖掘婚姻矛盾沖突,而相同的是,在追求一種傳統文化、社會觀念、價值判斷等深層因素的反思和共鳴。
這些看似沒有燈紅酒綠的背景,中規中矩講述的婚戀故事,卻暗涌了對人性弱點的展示,倡導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并放大了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屬于說教式意味。如茶,耐品而沉淀。
中期的揭露現實式
典型劇目:《蝸居》、《裸婚時代》、《大男當婚》、《新戀愛時代》、《婚姻保衛戰》、《夫妻那些事》、《AA制生活》
隨著生活中個人個性的凸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婚戀劇也呈現出一派進城的繁榮景象。與初期單純表現家庭道德的風氣不同,21世紀之后的婚戀劇突出表現了各種社會矛盾映射下的家庭生活和個人取向。曾火爆一時的《蝸居》憑借房奴、小三問題,直接戳痛的城市人的痛處,一度形成熱議。
中期的婚戀劇收視實現高峰,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從《蝸居》揭示的房子問題、小三問題,到《新結婚時代》中的鳳凰男,《裸婚時代》里的裸婚,從《婚姻保衛戰》中的“保衛婚姻”,到《夫妻那些事》中的“丁克”家庭,再到《AA制生活》中的“夫妻AA”,《大男當婚》、《新戀愛時代》的相親式等都展現了時代特征,經濟問題開始成為婚戀劇的主導。
我們不得不要感謝這些婚戀劇,他們使熒屏告別了知青式愛情,給八零后一個管窺現實的舞臺。相親節目的熱播、房價的調控、婚姻法的修改,這些被裝進婚戀劇的大口袋里,囊括了大齡剩男、剩女,事業、愛情、經濟等各方面現實,揭示了現代人的生存窘境和婚戀取向。如咖啡,苦而甜。
后期的女權當道式
典型劇目:《媳婦的美好時代》、《今夜天使降臨》、《抹布女也有春天》、《辣媽正傳》、《小爸爸》
當婆媳矛盾到育子教育火爆熒屏,同樣是表現家庭生活、婆媳矛盾、夫妻感情、三口之家等主題,如今的婚戀劇明顯將側重點瞄準為個性的女性,而由此引發的與婆婆、與愛人、與子女間的感情糾葛。
從《媳婦的美好時代》開始,主角多為女性,而后來的抹布女、辣媽等形象更兼顧了新時代女性美貌與智慧、家庭與工作共進的頻率。《今夜天使降臨》更將孕婦辣媽集體上陣,展現不同的婚孕生活。擺脫了早期中規中矩的道德式,中期尖銳沉重的現實性,而進入了戲說和喜說婚戀的時代。隨著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上升,隱忍式、依賴式的角色體現越來越少,而更多的是表現女性的獨立性和智慧性。
此類女權當道式婚戀劇表現形式更加詼諧幽默,節奏更加明快。《抹布女也有春天》甚至推翻了早先“抹布女”的傳統形象,以“也有春天”的女漢子式表現當代女性對自由對愛情對事業的獨立和爭取。女漢子、辣媽等關鍵詞將活躍于熒屏內外,將婚戀劇和現實生活點綴得更為活潑和精彩。如果汁,酸甜而又明快。
聲明:《從《抹布女也有春天》看婚戀劇演變史》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63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