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的旗袍文化歷史悠久,源于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中華民國政府于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不屬于漢服(即華夏衣冠)體系。民國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漢族女性在其基礎上予以改良。旗袍文化發展到今天,又有何變化,今夏的旗袍流行趨勢…

中國的旗袍文化歷史悠久,源于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中華民國政府于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不屬于漢服(即華夏衣冠)體系。民國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漢族女性在其基礎上予以改良。旗袍文化發展到今天,又有何變化,今夏的旗袍流行趨勢是怎樣的呢?泰華商城的蔓樓蘭專注于旗袍很多年,記者在這里了解到了旗袍的搭配技巧以及中國風女性服飾流行趨勢。
如今的旗袍更多的是用新手法演繹傳統工藝。旗袍剪裁采用英式板型立體裁剪,較以往的平面剪裁更符合人體的特點,顯示出女性胸腰臀的比例曲線。今年流行素雅的大圖案,打算添置一件旗袍的女士不妨追逐一下流行趨勢。
面料:大家印象中旗袍最好的面料不外乎真絲、織錦緞,其實也有現代流行面料,手感和視覺效果與真絲極為相似,但更涼快而且洗后不用熨燙,適合生活節奏快的職業女性,也一掃真絲旗袍“一坐就皺”的煩惱。此外,純棉、竹炭也是較為常用的面料。
款式:大體分為禮服、休閑款、半職業裝三種。
禮服的款式最為豐富,長款旗袍、中式短款禮服、中國元素的抹胸等逐漸成為宴會上時尚女性的新寵,是歐式禮服與中國元素的結合,禮服設計上較為大膽。
休閑款服飾的面料使用最為廣泛、體型覆蓋面最大。采用無結構裁剪,圓了許多身材不佳女性的中國情結。
半職業裝常見款式為含中國元素的上衣下褲、上衣下裙和連衣裙。中國元素即大色塊拼接、吉祥圖案等。
圖案:不再局限于吉祥圖案。精美細膩的蘇繡是永恒主題,尊貴的龍、吉祥的鳳凰、富麗的牡丹、梅蘭竹菊。
祥云等經典元素,被巧妙解構從新運用于設計之中。清新的圖案穿在年輕女性身上更顯活潑俏皮,大圖案展現貴婦氣質。隨著技術改良出現了數碼印,即專門為訂制一件旗袍而印制的布料,區別于一匹布做多件的流水式生產,可以滿足設計師在指定位置印制圖案的需求,圖案更加清晰美觀。
扣子:旗袍扣子分為盤扣、編扣、填充扣三種。盤扣顧名思義是盤出,編扣類似于中國結的編法,這兩種在市場上的旗袍中較為常用。填充扣是采用傳統工藝用龍骨填充而成的,視覺效果更立體造價也最高,而洗滌較為麻煩。隨著設計者的創新,扣子的設計也標新立異,紫檀、云石、松石、青金石、水晶、牙骨等搭配組成的串狀扣子也逐漸被使用。手巧的女士可以DIY出相同款式的發簪,兩相呼應更惹人眼。
每個想穿旗袍的女性心中都有中國情結,即使身材不佳,但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同樣有風采。穿著旗袍,形體比體型更重要,體型指的是身材,形體則強調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神韻。身材不佳的女性穿旗袍時注意內衣的選擇,體現出胸腰臀的線條就是美的。穿旗袍最怕穿出風塵味,切記妝容素雅,避免濃妝艷抹,頭發盤得規整基本就可以穿出高雅。當然,旗袍這種經典款式也是最能體現人內在氣質的服飾,優雅的人穿上愈發顯優雅。
聲明:《旗袍設計與時俱進 夏日綻放東方風情》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65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