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梁祝”凄美的愛情佳話,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也許在小說里讀過,或許在電視熒屏上看過。他們的愛情被傳為美談。但歷史上也有一段類似于“梁祝”的愛情佳話,同樣凄美,同樣感人至深,卻不為后人所知,那就是唐德宗光啟年間,回雁峰下的歌妓王幼玉和洛陽商人柳富的一段愛情佳話。
說到這里,那么回雁峰到底在哪里呢?在今天的衡陽市雁峰區湘江之濱,因為每年秋季,成群的大雁就會飛到這里等待來年春天飛回北方。
王幼玉本是名門之后,因黃巢起義,隨家人避難來到衡陽。父母雙亡后,憑著婉轉明亮的歌喉和高雅艷麗的容貌,做起了歌妓。
有一天當地郡守在雁峰寺中設筵款待御史大夫夏公,召來王幼玉助興。王幼玉唱出一曲的“雁歸來”,舉座皆驚,王幼玉頓時名聲大振。洛陽商人柳富,是世家子弟,讀書出身,有錢有學問有修養,他因性情剛烈在家鄉惹了亂子,避亂而來衡陽。柳富被她高雅的氣質和動人的歌聲深深吸引,而王幼玉也很欣賞他,和他相處了一段時間后,就向他表明心態,肯與他相伴一生。柳富沉吟道:“我南來湘潭時,因與人格斗,誤傷兩命,被旅店的侍女見到,她強要與我成親,否則就到官府舉發,我無計可施,只好帶她同走。”王幼玉拿出自己的私蓄二百萬錢,終于用金錢和曉以利害,把柳富的女侍妻子打發回了湘潭。
兩人正準備共結百年之好時,柳富的父親去世,柳富只要回家奔喪。臨行之時,二人共同起誓,定要等著對方。但柳富回去料理完喪事,就被族中父老留住,以免他再與歌妓相伴。柳富情急之下打傷了一位年長的族人,被關在獄中。王幼玉等了好久,不見他回來,就派人去打聽。
來人回去后帶回了柳富被押獄中的消息和他的思念之情,王幼玉決心要等到海枯石爛。等到唐德宗駕崩之時,唐昭宗繼位,大赦天下,柳富獲得了自由。就在他準備南下與心上人團聚之時,藩鎮之間的混戰阻隔了交通,只好先設法輾轉托人給王幼玉捎去一封信,信中附有一闋詞:人間最苦,最苦是分離,伊愛我,我憐伊,青草岸頭人獨立,畫船東去櫓聲遲。楚天低,回望處,兩依依。后回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亂如絲。好天良夜還虛過,辜負我,兩心知,愿伊家,衷腸在,一雙飛。王幼玉收到信后,把闋詞變成歌到酒樓演唱。
然而時光飛逝,歲月空添,南北道路終究受阻。王幼玉越來越絕望,疾病纏身,當她知道來日無多時,她每天都到回雁峰上,一遍一遍地唱著那首闋詞。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她倒下了懸崖。只有行行大雁把她的歌聲傳送給南來路上的柳郎。
一段悲劇式且感人至深的愛情因王幼玉的死而畫上了句號,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