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飾品
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會名門淑媛追趕時髦、享受奢華的生活,是空前絕后的。她們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騎馬、跳舞、打高爾夫球,她們要求服飾更美觀,飾品更玲瓏精致。
摩登女子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季節(jié)和服飾來選擇不同的項鏈、耳環(huán)、手鐲、戒指、胸針等飾物。不管是穿旗袍還是著西式服裝,摩登女子們的耳上、頸上、腕上、指上全用首飾武裝起來了,這些東西論其價鈿,可能倒并不貴。但琳瑯滿目便造就了上海摩登,煙花燙的卷發(fā),配上透明絲襪、高跟皮鞋、項鏈、耳環(huán)、手表、皮包,這就是當時最時尚的裝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強調(diào)。許多當時的廣告牌、月份牌上的俏佳人形象,便能說明問題。
2、打字機
三十年代上海英文打字機的普及率,估計跟現(xiàn)在私人游艇的普及率差不多,在玉壺山房里,記者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老玩藝”。老板頗為得意地介紹道:“這可是德國原裝進口的!老價佃啊。”據(jù)說當時使用英文打字機的要不就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要不就是留洋的高級文字工作者,這標有CONTINEN-TAL標牌字樣的打字機靜靜地陳列在那里,散發(fā)著考究的精致。
3、留聲機
幾乎在所有講述老上海風花雪月的電影里都有留聲機的身影存在,留聲機是三十年代的新興音響器材,暗示著一種奢侈。放張老唱片,打開留聲機,三十年代的靡靡之音,便把人勾回到那個紙醉金迷的東方巴黎。 在老城隍廟華寶樓地下的玉壺山房里,記者發(fā)現(xiàn)了一個老式留聲機,印有VIGTOR字樣的標牌清晰可見,據(jù)說這是很多年以前淘來的美國貨。
3、電話
我們在三十年代的電影里,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主人公要打電話,就拿起話筒,用手搖啊搖,然后對著話筒喊道:“喂喂喂,快快快,總機,給我接XX地方”。 五十年代,哪家要是裝個電話,那可要稀罕整條弄堂,更別說三十年代了。這只金色的古董電話產(chǎn)自法國,一看便知是當時的奢侈品,比起那些掛在墻上的黑色手搖電話,可謂價值連城。
5、糖缸
三十年代女子出嫁時,十二條緞子被,系著紅色絲帶的成對的圓腰糖缸,那叫排場。糖缸是富有的象征,窮人吃鹽,富人吃糖。而糖缸也有青瓷的和粉瓷的,這粉瓷糖缸可不是家家人家結婚都能備得起的。
6、文明棍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西風勁吹,市面繁榮的時代。不僅是女性審美受到西方思潮影響,就連男性在審美和品味上,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張愛玲對上海紳士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得比較深刻,《傾城之戀》中的范柳原就是一個典型,“一班少女在范柳原里找到她們的理想丈夫,富豪,聰明,漂亮,外國派。”張愛玲這樣描述道。 自二十年代新文化運動以后,中西方文化產(chǎn)生了激烈的碰撞,三十年代的老小克勒,穿西裝、燙頭發(fā)、紅木文明棍的打扮蔚然成風。 文明棍也叫“司的克”,其實就是細長的拐杖,當時那些新派男人,尤其是留洋回來的,都喜歡嘴叼深棕色膠木煙斗,手拿一根“司的克”,煞有派頭。
7、月份牌
二、三十年代的月份牌廣泛流行,這是舊上海廣告的成功示范,從中也傳達出上海普通人家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8、計算機
眼前這個鍵盤只有數(shù)字0到9的“大家伙”居然是現(xiàn)代家用電腦的“老祖宗”,三十年代計算機才剛剛起步,老板說:“當時簡單的編程對這個老古董來說,易如反掌。”
9、湯婆子
“冬守湯婆子,夏擁竹夫人。”在科技尚未十分發(fā)達的老上海,湯婆子可是家家戶戶冬日取暖的必備品。
10、懷表
一條掛著鏈子的鍍金懷表,其價值遠遠不是提醒人們要有時間觀念,而是體現(xiàn)了一個男人的尊貴和身價。老式懷表的價錢檔次高低不一,這里除了有價格比較平實的中低檔手表外,竟然還有歐米茄、浪琴等高檔懷表,這些世界知名品牌,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知名的品牌效應也愈來愈受到了許多老式表收藏者的鐘愛。
11、暖手爐
裝炭的暖手爐,盡管陳舊,但仍然光亮亮的。
12、電風扇
如今家家戶戶都裝了空調(diào),電扇被冷冷地放在角落里,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電扇可是奢侈的用品,站在時尚的浪尖上風姿綽約。1916年,中國第一臺電扇發(fā)明者楊濟川在上海四川路橫浜橋開辦生產(chǎn)變壓器的工廠,以“中華民族更生”之意,取名為華生電器制造廠。1925年華生電扇才正式投產(chǎn)。 當時,電扇是專屬于深宅大院和高檔消費場所,而用得起電扇也愿意接受電扇的人,一般都是生活在上海的洋人、華僑、海歸派以及年輕新潮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 居然能在城隍廟發(fā)現(xiàn)四葉的華生電風扇,真讓記者大吃一驚。這些古舊的電扇在幾十年前就已經(jīng)十分昂貴,售價都在數(shù)千錢元左右。
13、鏡箱
梳妝打扮用的木漆鏡箱,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小型梳妝臺,“鏡”是指鵝蛋圓的鏡子,“箱”則指梳妝鏡下面可擺放梳子、發(fā)卡和化妝品的幾層小巧抽屜。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