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以前,閱讀大大方便之后,讀書的選擇到成了大大的問題。對自己來說倒不是選擇一本多好或者更好的書,我相信現(xiàn)在無論什么書愣頭下去讀都是不會錯太多。被批的要死的成功學也罷,一地雞皮的雞湯或者把青春當發(fā)春的文章也不是不可以當做一種消遣。
問題在于自己是否能夠接納這本書�,F(xiàn)在看書常常抱有這種心態(tài),就是我想要充實自己,我想要學東西,如饑似渴�;蛘呤橇硗庖环N更加可怕的態(tài)度,那就是啥青燈苦茶想在讀書里看到寧靜。一種是被功利掩住了智慧,后者就是讓”超然“綁架了思考,兩者都是很不可取的。
看到劉瑜寫的文章《從經(jīng)典到經(jīng)驗》說道,希望讀書像一個充滿好奇心的頑童,進入神秘的自然世界�?傔@,自己的閱讀不應該被任何空降在你腦中的觀念所綁架。
我常常想,什么才是我讀書的目的。愉悅么?教我真心來說的話,十本摞在一起的《追風掌的人》都比不上金庸的小說好看,至少后者讓我睡不著的去追。那各種風行的網(wǎng)絡小說,武俠玄幻或者科幻甚至色情我實在沒法昧著良心的說它們不好看,不吸引我。那什么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是雷鋒應該說的話。
誠然,閱讀的快感絕對是不等同于快樂的。就像幸福是和快樂對等不起來的,真叫我說我反而覺得墮落與快樂對應的較多,而幸福往往是suffer。追求快感的閱讀也應該只是本我的追求和本能的滿足,是原始和膚淺的,無法帶你走入真正的閱讀世界的。
那是什么能帶你在書中走的更遠,讓精神和意義都去死吧。我近段時候最幸福的一個瞬間,不是能夠回家見見如夢就讓我想哭的父母,不是可以和自己深愛的人離得更近一點,也不是看到所有頹敗都漸漸的好起來,當然,這些都會讓我很開心很滿足。我記得有天早晨,我起的很早我等校車,那時候還沒有人,應該是周末。我突然感到莫大的幸福與充實感突然而至,比曾經(jīng)無數(shù)的無聊與空虛來的更加讓人措手不及。環(huán)境我也不記得了,當然盡是好的環(huán)境,可能周末也沒有校車?不知道。這一招是不是讓叔本華在無聊與痛苦之間的搖擺舞措不及防呢?
這一些都是沒有意義。你無法復制那些早晨。這么說是不是會讓那些理性的科學家們氣的跳腳呢?不過心理學的實驗都是蠻難復制的吧。我倒是寧愿相信這是神的意志。就像海子詩中那愛的閃電,就算你買到海景別墅,你買下菜市場,你真的能復盤那不可捉摸的幸福么?
來的莫名其妙,走后也不留尾巴。嗅覺感觸或者味蕾都不曾捕捉到一些些的痕跡,這便是幸福的高妙之處吧。
走遠了回來,我相信讀書和生活沒什么兩樣。suffer那些泥潭一樣的書籍并不會意味著你離想要的越來越遠,至于閱讀的目的,我相信那一樣是空的。
誰也不能拿幸福當做目的來生活,幸福不是風箏,是最后回憶的追風箏的人。相信讀書的幸福,也許就是某一天從書里抬頭之后,某個早晨。想要就忘了吧。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