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1月11日發布的胡潤《2012中國千萬富翁品牌傾向報告》中,首次揭曉了“2012胡潤十大最受富豪青睞的送禮品牌”和“2012胡潤全球十大最值錢的奢侈品牌”,其中茅臺以12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躋身“富豪青睞送禮品牌”榜世界第四,五糧液位居第六。茅臺的排名僅次于路易威登、卡地亞和愛馬仕,不僅超過軒尼詩、人頭馬,甚至比紅極一時的蘋果、奔馳、香奈兒品牌價值更高。
茅臺也好,五糧液也罷,這些高檔高度酒由小而大,由大眾而富豪,由儉而奢,并不斷推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極品”,個中奧妙,大多數中國人心知肚明:公款消費和送禮需求。而這最近也得到“權威印證”——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說,“沒有公款消費,茅臺不會那么貴”。
盡管有關方面三令五申,對公款吃喝約束再三,但令不行、禁不止的現象比比皆是。一些部門、地方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稍有“題目”便尋機宴飲,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白酒往往不可或缺;至于送禮,當然既有公款也有私款,但相當一部分或是“公需”——某些公家人的需求,或是“需公”——禮下于人必有所求,需要收禮的公家人利用手中權力給自己一點方便。
正如一些媒體所披露的,不但“土奢侈”如此,軒尼詩、人頭馬等舶來奢侈品牌的“上榜”,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仰賴中國“公需”和“需公”消費的拉抬,只是人家屬于“客場作戰”,只有購銷這一條路,而一些“土奢侈”則占據主場優勢,多管齊下,“特供”、“定牌生產”、“限量指定”,各種“加分因素”層出不窮。
不論排名在茅臺之前的卡地亞、愛馬仕,還是排名在它之后的奔馳、香奈兒,它們產品的品質、服務等方面都是全球有口皆碑,這些“入奢品牌”沖出國門,走向世界,靠的才是愿打愿挨的硬功夫、真口碑。
至于茅臺,刨去“公需”和“需公”,即便在中國本土,其真實消費量又能有多少?至于“走向世界”,不妨隨便到一個非東亞國家的一個超市或酒類專賣店,看看茅臺的“走量”如何,然后再奢談其他。
說到底,中國的所謂“入奢”上榜,很大程度是公款消費下的“虛胖”,這樣的“奢侈錦標”不要也罷。相信國人寧可聽到反腐倡廉取得實效的新聞,也不會對天價茅臺春節銷售“價量雙飛”自豪莫名。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