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鑫和朋友們會定期在成都舉辦紅酒旗袍機車復古混搭派對
今年21歲的成都妹子許鑫,17歲那年選擇從高中退學后,便開始打造自己的手工定制旗袍品牌。不按常理出牌的她,打拼4年,如今客戶已遍布全球。“除去給股東的分紅,還略有盈利。”許鑫自稱“玩心太重”,但其實她早就定下了20年的長遠目標。
當扎染遇上旗袍 靈感自然而來
受媽媽的影響,許鑫從小就喜歡旗袍。“小時候,媽媽就常穿旗袍,還會專門到云南去做。”3歲開始學習畫畫的許鑫,兒時經常將旗袍作為畫上客。“我親手做的第一件旗袍,是7歲時外婆教我給芭比娃娃做的。”許鑫的外婆來自苗族,十分擅長女紅、苗繡等。看到許鑫不停擺弄芭比娃娃的衣服,外婆就開始教她制版,手把手教她為芭比娃娃縫制了一件傳統旗袍。
長大后的許鑫,也十分喜歡穿旗袍,尤其鐘愛曾在國內紅極一時的“旗袍馬甲”。2011年,在一次朋友聚會中,許鑫接觸到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扎染。“用不同的手法,將織物用線或繩捆綁縫扎,然后放在染液中進行煮染。”由于扎結的外力作用,使得織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線后,織物上意想不到的花紋,讓許鑫欣喜不已。
“如果用扎染來做旗袍,效果會如何呢?”許鑫嘗試著做了一件旗袍馬甲。許鑫的表姐在北京做藝人經紀,她看那件扎染旗袍馬甲,也覺得十分新鮮,便鼓勵她多做幾件,試試能否創個自己的品牌。當晚,按捺不住興奮的許鑫,連夜趕寫計劃書,并將品牌名稱定為CIACIA,許鑫拼音首字母XX的法文發音。
許鑫的媽媽最先目睹了計劃書,并給出了5000元的首筆資金。許鑫用這筆錢,設計了首批扎染旗袍:第一件是重新設計的扎染旗袍馬甲,第二件是民國時期常見的過膝旗袍,第三件是傳統的長款高叉旗袍,此外還有一些男士的簡單唐裝。“扎染多為棉麻面料,這對一般用棉布、絲綢、繡緞的旗袍已算挑戰,所以款式我盡量遵循傳統。”
為了宣傳首批成品,許鑫和朋友們親自上陣,拍起了宣傳照。令人意外的是,照片一經微博發出,便得到了各地網友的一致好評,訂單也紛涌而至。
朋友為許鑫充當模特兒
從零開始創業,許鑫也沒少遭潑冷水。許鑫說,除了父母的無條件支持,老裁縫曹師傅是她創業路上的第一位貴人。
“我會畫圖、會設計,但是做工并不好。”為了做成品,許鑫曾帶著設計手稿和布料,騎著自行車,跑遍了隱藏在成都大街小巷的裁縫鋪。“材料是裁縫鋪主要的利潤點,幾乎所有鋪子都不做來料加工。”就在她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個下雨天,許鑫闖進了城南董師傅的小店。“后來董師傅告訴我,是我當天落湯雞的形象讓他動了惻隱之心。”后來,在董師傅的引薦下,許鑫和6位師傅建立了合作關系。“我養不起裁縫師傅,他們都有自己的店,我有活的時候就幫我做。”
如何將扎染和旗袍的概念,引入更多領域?開紅酒吧的陳偉為許鑫帶來了“讓紅酒穿旗袍”的新創意。“扎染旗袍樣式的紅酒套,目前賣得最火。”
許鑫還嘗試各地采購特色面料,例如新疆的艾特萊斯綢、西藏傳統織錦緞等。
為了讓旗袍成為更多年輕人的心頭好,陳偉和許鑫還聯合一幫朋友,定期辦起了“復古旗袍派對”,混搭年輕人喜愛的攝影、機車、紅酒等其他元素。
執著的許鑫,也得到了不少“貴人”的注資。“好幾個朋友都給我投了幾十萬。”許鑫告訴記者,這些錢都是朋友對她的信任,每一筆“怎么花”她都需要深思熟慮。
紅酒套
用西藏特色面料設計的新款
設計遭遇抄襲 未來充滿挑戰
“最近,我的一個好朋友抄襲了我的設計。”遭遇好朋友的“背叛”,許鑫格外沮喪。她告訴記者,目前,品牌和設計的專利申請正在進行中。但朋友圈中,已有朋友開始銷售她設計的新品款式。“做好設計和產品的同時,我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保護自己。”
在許鑫的5年計劃中,“開一家自己的品牌形象店”是重要一項。但如今,現實的問題卻讓她有些手足無措。“按照國外成衣定制的經驗,開一家店至少需要70款不同設計的成衣,我目前還只有20多件。”除了產品不足,開店選址、風險也是難題。“店開在哪里?會不會沒開多久,就開不下去倒閉了?”
許鑫告訴記者,目前看來,第一個5年,她顯然還未成為一名合格的生意人。“我目前的盈利主要是靠為國外酒莊制作蜀繡畫,單純旗袍生意還無法盈利。”許鑫偶然認識了幾位蜀繡技師,便將自己的畫交給他們繡成蜀繡,掛到微信上。朋友看到后,便為她介紹了幾家國外酒莊來買畫。如今,朋友們都戲稱她是在“以夢養夢”。而對于自己的旗袍品牌夢,何時能真正照進現實?許鑫說她也想不了太多,只能做強產品,一步一步慢慢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