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淫片日本高清视频-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一区-特片网我不卡-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欧美激情综合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艾霞、阮玲玉和李綺年:紅顏薄命,生死連環(huán)

2011/12/02閱讀人次/4314我要評論(0)

掃描二維碼
將本內(nèi)容分享給手機朋友
關閉
導讀:真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生死連環(huán)有知音。從“作家明星”艾霞,到“天才影星”阮玲玉,再到“南國影后”李綺年三個人的生死連環(huán),為當代觀眾展示了一條舊中國女明星不幸的人生之旅�!白怨偶t顏多薄命”,然而舊中國的那些女明星們尤為命薄。…

1935年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這一天,我國影壇一代明星、天才演員阮玲玉,以25歲的芳齡飲恨自殺,留下了“人言可畏”的四字遺言。

阮玲玉因何而死?阮玲玉死后又有誰為她殉情而亡?

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將看到一幕影壇三女性因因相承的“生死連環(huán)”、一段遺恨千古的影壇“紅顏劫”——這三位女性,就是我國上世紀三十年代影壇負一時之盛名的“作家明星”艾霞、“天才影星”阮玲玉和“南國影后”李綺年。

三位影星的先后隕落,給世人留下的不僅僅是一種遺憾……

一、在當年上海影壇三位“作家明星”中,艾霞最具才華和最負盛名,但她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卻在她22歲那年的一個寒夜畫上了一個悲慘的句號,從而導致了另一位“天才影星”的再度隕落

半個世紀以后的今天,知道影星艾霞這個名字的影迷恐怕不多,但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艾霞卻是名負一時的影壇明星。當年她擁躉甚眾,粉絲如云,光耀影壇。當年她與陳波兒、王瑩一道,被人們譽為影壇“作家明星”。

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三位“作家明星”。

先說陳波兒

陳波兒是我國三十年代名片《桃李劫》的主角之一。她原名陳舜華,又名陳佐芳,因崇拜“布爾什維克”而取名“波兒”(“波兒”即“布爾”的諧音)為其藝名。當年,她在夏衍、田漢、阿英和鄭伯奇等人控制的“電通股份有限公司”中,與袁牧之主演《桃李劫》一片而一舉成名。陳波兒與袁牧之在影片中是一對“銀幕情人”,后來在生活中他們也終成眷屬,結成了一對令人羨慕的人生伴侶。1938年陳波兒去了延安,從此投身革命。解放后,她曾擔任中央電影局藝術委員會副主席兼藝術處長。她的命運應該是三位“作家明星”中最幸運的一個。

再來說說王瑩

王瑩原名俞志華,1931年生于安徽蕪湖,后由于不愿做童養(yǎng)媳,逃到湖南長沙,改名王克勤投身大革命。大革命失敗后逃亡上海,結識了夏衍等人,改名王瑩。當年她曾就讀于上海復旦大學和上海藝術大學。1932年上海共產(chǎn)黨領導的電影小組成立后,王瑩被介紹到明星影片公司當演員。她曾主演過《女性的吶喊》等影片。1934年赴日本留學,次年歸國后主演《自由神》一片,從而奠定了她在三十年代影壇的地位。最后讓王瑩蜚聲影壇的是她主演了夏衍的話劇《賽金花》之后。

從三十年代開始,王瑩不僅是一位蜚聲影壇的明星,而且還發(fā)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散文、詩歌和小說。其遺作《寶姑》和《兩種美國人》等長篇小說,至今仍然是廣大讀者喜愛的作品。王瑩死于1974年,其原因是當年與江青爭演《賽金花》一劇,由此而種下了禍根。

在這三位“作家明星”中,王瑩的命運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慘的——命運最慘的就是與她和陳波兒齊名的另一位“作家明星”艾霞。

艾霞是三位“作家明星”中最具才華,且最年輕的一位。而她的人生遭遇又是三位“作家明星”中最曲折和最悲慘的一個。

艾霞原名嚴以南,又名詩佛。1912年生于福建廈門,很早就隨經(jīng)商的父親來到北京定居、求學。她聰慧伶俐,尤好讀書,閱讀不少古典文學作品。在北平時,她還通過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而接受了民主思想的熏陶。她少年時曾就讀于北平圣心女校。在校時她性格開朗,追求女性的平等和自由。女校畢業(yè)后與表哥早戀,并生下一個孩子。當時她還只有15歲。所以她的戀愛和婚姻自然遭到了她所處的時代和封建家庭的反對和卑視,讓她一開始就感到人生的渺茫和作為一位女性的悲哀。更不幸的是,曾經(jīng)與她山盟海誓的表哥,也就是她的孩子的父親,在她最需要溫情和支持的時候竟拋棄了她。使這位年僅16歲的“少女媽媽”,就經(jīng)受了一個女人半輩子甚至一生的苦難。

后來,艾霞幾乎是懷著一種絕望的心情,告別了北平這個傷心的城市和給她以苦難的封建家庭,隨著一位叫楊耐梅的女子流落到了東方大都市上海,希望能開始一種新的生活。到上海后她就改名“艾霞”,期望她未來的日子能像染紅天際的朝霞一樣,從此開始她另一種人生。

但是,一位年僅16歲的弱女子,在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在舉目無親的舊上海灘,哪里能找到她安身立命的地方。帶她去上海的楊耐梅后來雖然發(fā)達了,但當時也是自顧不暇,哪有能力去幫助她呢!所以艾霞一到上海,就幾乎是陷入了一種走投無路的絕境之中。

一天晚上,無奈之中的艾霞冒昧地來到當時的華劇影片公司,去找剛剛結識的蔡楚生幫忙。蔡楚生當時也是一個“無名之輩”,從汕頭流落到上海不久,只是在公司里做做臨時演員,干干場記、置景的雜務。但是,蔡楚生卻是一位熱血青年,他看到這么一位面容憔悴、孤立無援的弱女子來求助于自己,便憑著一副俠肝義膽為她奔走。最后,蔡楚生通過自己的廣東同鄉(xiāng)、當時上海灘大名鼎鼎的明星影片公司的大老板鄭正秋的關系,才把艾霞介紹到南國劇社去了。

由于艾霞從小愛好戲劇、電影,在北平圣心女校時多次出演過話劇,加上又有良好的先天素質(zhì),經(jīng)過面試后,終于讓她成了南國劇社的一名簽約演員。從此,她的藝術天賦便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演技也得到了磨礪和提高。后來,艾霞又正式加入了左翼戲劇家聯(lián)盟和中國電影文化協(xié)會,在夏衍等人的領導下,從事進步戲劇、電影活動。

當年上海電影界黨小組為了加強左翼創(chuàng)作力量,把艾霞、王瑩、鄭君里和沈西苓等人介紹到明星影片公司。在明星影片公司,艾霞的藝術天賦和表演才能立即引起了公司的重視,從而得到了重用。在1932年到1933年的兩年中,她先后在《舊仇新恨》、《戰(zhàn)地歷險記》、《春蠶》、《豐年》等七八部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尤其是在《春蠶》一片中飾演“荷花”這一角色,讓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奠定了她在上海影壇的地位。

當時,艾霞不僅是一位有藝術才華的電影演員,而且還是一位頗具才情的作家和編劇。在明星公司期間,她自編自演的《現(xiàn)代一女性》,讓人們把她同當時電影界的王瑩、陳波兒一起,贊譽為“作家明星”。報界撰文說“而自任編劇兼主演,集二者于一身的女演員,在中國電影歷史上,恐以艾霞為發(fā)端”。從此艾霞便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普遍關注,獲得了“作家明星”的美譽。

在《現(xiàn)代一女性》一片獲成功之后,艾霞又準備把丁玲的小說《法網(wǎng)》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當時,丁玲是一位進步作家,正身陷囹圄,關在國民黨的監(jiān)獄里。要改編這樣一位作家的小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冒險精神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這時的艾霞,已經(jīng)不是一個剛從北平封建家庭中出逃、徒有美好理想的弱女子。在上海的這幾年中,她不僅成長為一位負有盛名的女明星,而且還是一位很有前途的作家;同時,她還是一位有思想、有覺悟的新女性。于是,她的進步舉動,也便成了當時上海灘一些黃色小報攻擊的“花邊新聞”。她的行蹤,經(jīng)常受到一些小報記者無聊的跟蹤盯梢和捕風捉影;她的名字,也經(jīng)常無端地出現(xiàn)在那些無孔不入的小報上,往往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

然而就在這時,又有一位聲稱愿與她結為“生死之戀”的姓林的“白馬王子”趁虛而入,騙取了她的錢財和感情。那個姓林的不僅是一個有婦之夫,而且是當時上海灘一位玩弄女性的老手。艾霞的好友王瑩聽到這個傳聞后,幾次找她長談,希望她能追求純潔、真摯的愛情。但是艾霞她卻聽不進去,并執(zhí)拗地說:“戀愛的滋味是辣的,不是甜的。林先生已答應我,他要和原來的妻子離婚,和我結婚,并保證只愛我一個人。我相信他!”

可是,就在艾霞沉醉于婚前的美夢之時,那個玩弄女性的姓林的流氓卻暗中又與另一個女人打得火熱,經(jīng)常類大庭廣眾出雙入對,儼然夫妻。得知真相后,艾霞頓時像掉進了無底深淵,身心受到了極大刺激。她痛心疾首地對王瑩說:“我最愛的人,便是最欺騙我的人��!”沒過多久,這位姓林的“白馬王子”很快就成了她的“表哥第二”——在玩弄了她純潔的感情之后,又把艾霞無情地拋棄了。

艾霞畢竟是一個三十年代的女子,在這內(nèi)外交困的打擊下,她的精神崩潰了�,F(xiàn)實讓她又一次感到絕望。她覺得這個社會到處是陷阱是陰謀,沒有一塊能讓她生存的凈土。帶著這種絕望,在1934年2月12日那個寒冷的夜晚,年僅22歲艾霞便選擇了她最后的“出路”——吞食了過量的生鴉片后,結束了她那短暫的一生。

艾霞是帶著“滿足”死去的。在臨終前的一瞬間,她幾乎是含著淚水微笑著對周圍的人說:“人生是痛苦的,現(xiàn)在我很滿足。”

艾霞死后,明星影片公司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德高望重的公司大老板鄭正秋在追悼會上沉重地說:“艾霞的死,有人以為她是自殺,她實在是被他殺。至于殺死她的兇手,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整個社會,整個制度。”

鄭正秋的這番話真可謂是擲地有聲。要知道,當時即使是在艾霞飲恨自殺之后,她的死因,也還成了上海灘那些小報造謠的好材料。

在艾霞的追悼會上,有一副對聯(lián)公正地評價了她的一生,并且表達了上海電影界對她的肯定和懷念——

文苑銀壇永留佳作

香花芻酒同奠芳魂

當時,上�!峨娪爱媹蟆吩�1934年第9期上專門開辟了一個《艾霞女士哀悼特輯》,刊登了艾霞的詩作手跡和所她親手描繪的兩幅油畫,讓廣大觀眾再一次睹物思人,為她的熠熠才華和坎坷人生而惋惜。同時,當時上海一家進步的報紙上還刊登了一首長詩,標題是《憶艾霞》,其中有兩節(jié)這樣寫道:

周遭是矛盾的襲擊,

回答卻是無際的沉默;

我沒有笑過自己的笑,

我要死,死是快活。

讓欺騙編一個網(wǎng),

讓欺騙殉了她的葬,

我不相信死是一種解脫,

依然是一種欺騙

——你知道不?

“作家明星”艾霞短暫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她的故事并沒有結束。正是她的死,釀成了下一個悲劇——讓另一位“天才影星”阮玲玉再一次飲恨自殺。

于是艾霞的死,便成了阮玲玉自殺的“因”。

真所謂:莫道人情多冷暖,總有知音慰芳魂。

二、“天才影星”阮玲玉擔綱主演《神女》一舉成名之后,很快走向事業(yè)的巔峰,成為三十年代一代巨星;不料主演《新女性》一片卻為她招來殺身之禍,讓有“南國影后”之稱的李綺年再度為她殉情而亡。

艾霞逝世一年后,上海著名劇作家孫師毅以艾霞獨特的一生為藍本,很快就編寫出了影片《新女性》的劇本,由上海聯(lián)華影片公司于1935年攝制完成并公映。該片通過女演員“韋明”的悲慘身世,勇敢地揭示了舊中國正直的知識女性被壓迫、被污辱的命運,無情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社會的腐朽與罪惡。《新女性》一片既是對艾霞的再一次追憶,也是對時代的譴責和對正義的呼喚。

《新女性》一片女主角“韋明”的飾演者就是當時被譽為“天才影星”的阮玲玉。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新女性》一片剛剛上演不久,就遭到當時反動勢力的封殺,阮玲玉也受到了人身迫害。于是她不得不深感“人言可畏”而只有步艾霞之后塵,不久之后也便自殺身亡,從而上演了三十年代上海影壇的又一出悲劇。

阮玲玉,一個直到今天還讓許多影迷都不陌生的名字。

她之所以讓人不陌生,并不僅僅是她是一位天才演員,是我國三十年代蜚聲影壇的一代明星;也不僅僅是由于她的死太“輝煌”了——而是因為她的一生實在是太悲慘了!

阮玲玉,乳名鳳根,學名阮玉英,祖籍廣東中山縣。1910年生于上海。

阮玲玉一生下來就注定了她的不幸。她的父親過早地死于貧窮和疾病。5歲時,她就隨母親幫人做傭人。

由于她自幼天資聰穎,母親便節(jié)衣縮食,在她該入學的年齡就送她上學讀書。中學時,她就讀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在16歲那年,她母親被東家解雇了。這時,阮玲玉中學還沒有畢業(yè),便不得不輟學謀生。一天,她看到報紙上有一則明星影片公司的廣告,招聘《掛名的夫妻》一片的女主角。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阮玲玉竟貿(mào)然前去應聘。因為她沒有工作,她要自謀生計,既要供養(yǎng)自己,又要供養(yǎng)母親。

誰知阮玲玉這種冒險的舉動竟然獲得成功——雖然在第一次試鏡時,面對那些大導演、大明星,站在聚光燈下的她不知所措,失敗了。但是,獨具慧眼的明星影片公司的大老板鄭正秋,卻看出了阮玲玉是一棵不可多得的“悲劇苗子”,于是,破例讓她再試一次。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驗,加上自己先天的悟性,這一次阮玲玉果然成功了。從此,她便成了明星影片公司的一名正式演員。

阮玲玉在明星影片公司,因主演《掛名的夫妻》一片而一舉成名之后,又接連主演了4 部電影。但是,由于在這些影片中她所演的角色與她的“戲路”不對,很難發(fā)揮她的藝術特長,因此她顯得很不得志,整天郁郁寡歡。特別是在演《白云塔》一片時,她既不喜歡自己飾演的這個反派女角“綠姬”,又與她配戲的朱飛無法默契。朱飛當時是明星影片公司的當紅小生,風頭正勁,自然不把剛出道不久的阮玲瓏玉放在眼里。在與她對臺詞時,居然以“銀幕情人”自居,經(jīng)常在水銀燈下胡說八道,亂說一通,讓阮玲玉無論如何也進入不了角色。氣得公司總經(jīng)理張石川大發(fā)雷霆。

可是,朱飛不但不知錯改過,反而遷怒于阮玲玉。第二天拍戲時,他干脆剃了個大光頭以示抗議。張石川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只好來一個揮淚斬馬謖——當場解雇了這個有恃無恐的“風流小生”。而阮玲玉也由此被張石川冷落在一邊。

1928年,阮玲玉轉(zhuǎn)入大中華百合公司。在一年多的時間內(nèi),她先后主演了5部影片。但因這些影片內(nèi)容無聊,格調(diào)低下,阮玲玉的才情又得不到發(fā)揮,因此仍然終日不得開心顏。這對于一位事業(yè)上有追求的藝術家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一年后,阮玲玉再次跳槽,轉(zhuǎn)入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在這里,她終于遇到了知人善用的孫瑜、卜萬倉、蔡楚生和吳永剛等導演,才讓她的藝術天賦得到了最大的發(fā)揮,從而成為聯(lián)華公司的頭牌明星。尤其是導演吳永剛,讓她擔綱主演《神女》一片,最終讓她脫穎而出,名聲大噪。

《神女》是吳永剛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電影。該片反映了一位城市下層婦女為生計所迫滄為娼妓,最后成為殺人犯的悲慘遭遇。劇本中女主人公的不幸,深深地打動了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的老板,決定開拍,并由吳永剛執(zhí)導。吳永剛第一當導演,就毫不猶豫地起用阮玲玉飾演劇中的女主角。阮玲玉果然不負眾望,以她出色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那位善良而又不幸的慈母的形象。在拍攝過程中,阮玲玉的演技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有一次在拍戲之前,她的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前來看她,兩人談得正投機時,導演過來告訴她,下面是她的戲了,叫她準備一下,去醞釀一下情緒,不要進入不了角色。因為下面拍攝的將是一幕淚流滿面的場景,這與阮玲玉當時興奮的心境反差很大。但是,阮玲玉卻笑著說:“不要緊,開始吧!”

當她站到特定的場景中,面對水銀燈和攝影機時,隨著導演的一聲“開始”,她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根據(jù)劇情的要求,讓真誠的淚水在臉上流淌著。

阮玲玉成功的表演,打動了所有在場的人。許多人甚至隨著阮玲玉的哭泣在低聲地抽咽和流淚。阮玲玉的演技深深地感動了導演吳永剛。事后,他風趣地稱阮玲玉為“感光快片”。

1934年下半年,《神女》封鏡上映,在上海灘轟動一時。時年二十七歲的吳永剛也由此一炮走紅,躋身于名導的行列。值得一提的是,直到半個世紀后的1982年,首次規(guī)模宏大的“中國電影回顧展”先后在意大利的都靈、米蘭和羅馬三個城市舉行時,這部歷盡滄桑的黑白無聲片《神女》,再次引起轟動,顯示出了永恒的藝術魅力。

阮玲玉在聯(lián)華公司短短的幾年中,先后接連主演了《故都春夢》、《野草閑花》、《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香雪�!�、《神女》和《新女性》等18部影片,幾乎片片叫座。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她前后總共拍攝了29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舊時代各個階層的婦女形象,贏得了廣大觀眾的矚目。1933年,在由《明星日報》發(fā)起的電影皇后評選中,雖然她的成功之作《神女》和《新女性》尚未問世,而她的得票率也只是僅次于當時紅極一時胡蝶而名列第二,由此可見她當時的影響之一斑。

《新女性》一片是阮玲玉成功的巔峰之作,但也是她藝術與人生的“絕唱”——正是這部影片,將才華橫溢的阮玲玉推向了生命的終極,把她逼上了自殺的絕路。

《新女性》中女主人公韋明,就是前文介紹的“作家明星”艾霞的化身。

艾霞自殺后,電影界的進步人士無不義憤填膺,深為她的不幸感到憤怒和悲哀。當時,正在拍攝《漁光曲》的蔡楚生,便請他的好友孫師毅執(zhí)筆,以艾霞的生平為題材,寫成了電影劇本《新女性》。劇本完成后,蔡楚生親自執(zhí)導,邀請阮玲玉飾演劇中的女主角韋明。影片通過韋明的悲慘身世,深刻揭露了舊中國正直女性被迫害、被侮辱的命運。阮玲玉出色的表演,震怒了反動派當局和當時的惡勢力。“軟性電影”的主將們也對《新女性》恨之入骨。于是,一場封殺《新女性》的圍剿在十里洋場的舊上海拉開了序幕。幾股反動勢力狼狽為奸,聯(lián)手出擊,欲置《新女性》及其主創(chuàng)人員于死地。他們在上海爵祿飯店包了一個房間,進行策劃和密謀:其一,唆使反動的“新聞記者工會”出面抗議,以影片侮辱了新聞記者為由,要求出品《新女性》的聯(lián)華公司公開登報道歉,不準影片再次上映,如要上映,必須進行大量的剪輯和刪改;其二,指使《明報》記者老滕,在報上接二連三地發(fā)表攻擊辱罵孫師毅和蔡楚生的文章,企圖要把孫、蔡二人罵出上海電影界。

當時,聯(lián)華公司的老板羅明佑擔心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影響自己公司的聲譽和生意,不顧公司員工的反對,連忙表示“一切照辦”。但是,孫師毅和蔡楚生這兩位在上海灘電影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根本不理這一套。他們不僅不屈服,反而橫眉冷對,在當時上海的幾家進步報紙上,撰文進行反擊,繼續(xù)為艾霞鳴不平。爵祿飯店的一伙人見怒罵不倒孫、楚二人,就把攻擊的矛頭轉(zhuǎn)向《新女性》的主角扮演者阮玲玉,抓住阮玲玉不幸的身世和失敗的婚姻大做文章。

阮玲玉在事業(yè)上雖然輝煌有成,但她的婚姻卻是一場悲劇。她的前夫張達民,就是她母親為之傭工的張家小少爺。此人吃喝嫖賭流氓成性,利用主子的身份和淫威,逼迫阮玲玉和自己同居后,仍然劣根不改,不務正業(yè)。阮玲玉出名之后,張達民更是變本加厲,抓住阮玲玉這棵搖錢樹揮霍無度,幾乎把阮玲玉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揮霍一空。阮玲玉生性柔弱,加上又是一位“公眾人物”,不想和他鬧得天翻地覆,總希望他能浪子回頭,竟三番五次地托人給找工作。但是,由于張達民一味的胡來,三次飯碗都讓自己給弄砸了。這時的張達民不但有所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地露出一副無賴的嘴臉,天天纏著阮玲玉要錢花。有幾次甚至在公開場合或是追到攝影棚里,也不顧阮玲玉的身份和面子,弄得她下不了臺,十分難堪。更令人難忍的是,張達民除了向阮玲玉要錢之外,還動輒即發(fā)淫威,對阮玲玉施以拳腳,極盡侮辱之能事。阮玲玉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曾兩次吞服過大量的鴉片和安眠藥,幸虧被人發(fā)現(xiàn)早才救活過來。阮玲玉從此對張達民徹底失望了,最后不得不和他辦理了離婚手續(xù)。

阮玲玉離婚之后,并沒有獲得自由和解脫。當時,上海灘的一位情場老手唐季珊又向她張開了陰謀的網(wǎng)。

說到唐季珊,當年的上海灘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唐季珊是一位茶葉商人,很是有錢。家中除了有妻室之外,還養(yǎng)了幾位情人,是一位玩弄女性的風月老手。1925年,上海新世界游樂場仿效某些西方國家的作法,在中國第一次舉辦電影皇后大選活動。當時,紅影星張織云因主演《空谷蘭》而名噪一時,于是在這場大選中,登上了我國第一屆“影后”的寶座。就是這位茶葉商人唐季珊,不曉得玩弄了什么伎倆,讓剛剛榮登首屆影后寶座的張織云,竟與著名的大導演卜萬倉勞燕分飛,轉(zhuǎn)而投入了他的懷抱。唐季珊騙得影后張織云同自己結婚之后,便進一步把她騙到美國,說是要帶她到好萊塢拍電影。誰知到了美國之后,這位第一次出洋的中國影后卻完全失去了自由。她完全失去了電影明星的身份,只能是以“唐太太”的身份出現(xiàn)在社交界,完全成了唐季珊的一只“花瓶”。結果,張織云只好失望而歸。

回國后,張織云又發(fā)現(xiàn)唐季珊不僅家有妻室,而且外面又有新歡,她才知道上當受騙,于是便同唐季珊大吵大鬧。唐季珊本來就沒有想同張織云白頭偕老,只不過是玩玩而已�,F(xiàn)在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便在1931年,將紅顏不再的電影皇后張織云一腳踹了,給了她一筆錢讓她移居香港。

張織云移居香港之后,唐季珊又盯上了在第二屆影后大選中,僅次于“影后”胡蝶的阮玲玉。這時,他又故伎重演,誘騙阮玲玉墮入了他的情網(wǎng),與她建立了同居關系。

阮玲玉與唐季珊同居之時,正是《新女性》遭到封殺之日。爵祿飯店的那伙人,立即唆使阮玲玉的前夫張達民去法院告狀,否定他與阮玲玉結束婚姻關系的法律公證,狀告阮玲玉與唐季珊私通。當時的上海特二法院地方刑庭也與這股反動勢力串通一氣,編造了阮玲玉與唐季珊通奸卷逃的假案。于是,上海灘的無聊小報逮住這個機會,群起而攻之,連篇累牘地炒爆阮玲玉的花邊新聞,找阮玲玉大算“風月賬”,弄得所有的輿論幾乎一邊倒,使阮玲玉一夜之間成了一個傷風敗俗的壞女人。

然而,就在阮玲玉正需要保護之時,唐季珊不但不挺身而出,為其直言辯誣,反而遷怒于阮玲玉,對阮玲玉一反常態(tài),落井下石,喜怒無常,極盡凌辱之能事。

面對兩位惡棍的糾纏和來自社會的強大的惡勢力,阮玲玉別無選擇,只有再一次選擇以死來抗爭。于是她就選擇了1935年3月8日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結束了自己年僅25的生命,含恨離開了人間。

臨終之前,阮玲玉留下了一紙遺書。她在遺書中寫道——

我現(xiàn)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于張達民沒有一樣對他不住的地方……想之又想,惟有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阮玲玉之死,終于喚醒的社會的良知,激起了社會各界的公憤。

當阮玲玉的遺體移置上海萬國殯儀館后,每日前來吊唁者人山人海,膠州路上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交通阻塞。成千上萬的影迷和中外友人前來瞻仰遺容,送來花藍花圈。有影迷主動地前來為她守靈,幫她料理后事。當時甚至有一位素不相識的美國老太太,也特地派人送來花圈,表示她對這位中國女性的尊重。在為阮玲玉舉行追悼會的那一天,自動前來吊唁的文藝界人士及上海市民竟達十萬之眾。英租界巡捕房不得不派出大批巡捕,到場維持秩序。

3月14日,阮玲玉的靈柩運往聯(lián)義山莊安葬,前來送葬的隊伍長達十余里。其中有許多人甚至是專程從南京、杭州趕來的。當時從萬國殯儀館到聯(lián)義山莊的20里長的路上,靈車過處,萬人空巷,沿途夾道致哀者多達30萬人。當時駐上海的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事后撰文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葬禮”。該報在報道這一新聞時,還配有一幅插圖:送葬的行列中有一位大漢,身穿龍袍,頭扎白布。意思是:如果中國還有皇帝,也會來參加葬禮的。

美國《洛杉磯報》報道這次葬禮的題目是《三十萬群眾送中國女明星之喪》。該文說:“仰慕阮女士才藝而專程前往瞻謁遺容者逾十萬,悲壯熱烈之情形,較范倫鐵諾死時,有過之而無不及。此種情形在中國當屬空前。”

阮玲玉生前所在的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為她寫下的悼詞是——

粵秀之英,珠江之靈。漠漠藝海,燦燦銀星。

溫其如玉,磨而不磷。為弱者強,為屈者伸。

噫彼巾幗,舍生成仁。銜哀作誄,式昭德音。

25歲的阮玲玉舍生成仁后,魯迅先生也義憤地寫下了一篇《人言可畏》的雜文,為“無權無勇的阮玲玉”鳴不平,譴責那些黃色小報“對強者是弱者,但對更弱者它卻是強者,所以有時忍氣吞聲,有時仍可耀武揚威。于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其發(fā)揚余威的材料。因為她有名,卻無力。”該文又說:“叫她奮斗嗎?她沒有機關報,怎么奮斗;有冤無頭,有怨無主,和誰奮斗呢?”

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心中悲憤之一斑。

讓世人感到更可恨的是,阮玲玉死后,曾經(jīng)直接迫害阮玲玉的兩位兇手并沒有由此而罷休。張達民和唐季珊兩位惡棍還想借尸還魂,發(fā)一筆死人財。

當時張達民見阮玲玉影響之大,便立即靈機一動,在上海游說月明影片公司,擬拍一部《誰之過》的影片,企圖現(xiàn)身說法,既為自己開脫罪責,又想撈一筆錢財。結果劇本一時無法定稿,遂成泡影。誰知張達民賊心不死,三年之后,他又跑到香港世界影片公司,毛遂自薦,要自編自演與阮玲玉“戀愛”經(jīng)過的愛情片,片名初定為《阮玲玉》,后改為《情淚》。內(nèi)容當然是詆毀死者,為自己開脫。結果,影片拍成之后,香港、廣州和南洋所有的影院全部拒映,又一次讓他的美夢成空。張達民也在一片譴責聲中,竟在35歲時一命嗚呼。

和張達民有異曲同工的另一個惡棍唐季珊在阮玲玉死后,立即搖身一變,則扮演起一個“情種”的角色,也想大撈一把。阮玲玉死后,唐季珊竟然在自己辦的昆山農(nóng)場里為阮玲玉立起了牌位,供奉起一幅阮玲玉的玉照,牌位前每天香火不斷。凡是前去買茶葉的顧客,都被他領去緬懷瞻仰,他還能當眾擠出幾滴淚水,宣傳他與阮玲玉的“恩愛”,以此抬高身價,招徠顧客。不過唐季珊的這種表演,只不過是給人增添了一種笑料而已。

不過,天才影星阮玲玉隕落之后,追憶、緬懷她的還是大有人在。從阮玲玉自殺到出殯的那一個星期內(nèi),為阮玲玉而以身殉情的影迷就有幾十人之多。僅在三月八日這一天,上海就有三名少女為阮玲玉而自殺。她們在遺書上不約而同地寫道:“阮玲玉死了,我們活著還有意思?”據(jù)說在整個喪事期間,僅上海一地,就有五名少女為此而自而盡。

除此之外,紹興的一位影迷夏陳氏聽說阮玲玉自殺的死訊后,也服毒而亡;還有杭州聯(lián)華影院的女招待張英美,也為阮玲玉之死而服毒自盡。

除了廣大的觀眾和影迷之外,當時影藝圈中為阮玲玉而以身殉情者也不乏其人。特別是在事隔14年之后的1949年,竟有一位事業(yè)有成的影星,還為阮玲玉殉情而亡——此人就是被世人譽為“阮玲玉第二”的“南國影后”李綺年。

阮玲玉之死,再次上演了一出影壇紅顏劫。

真所謂:“天才影星”再遭劫,“人言可畏”警后人。

三、有“阮玲玉第二”之稱的“南國影后”李綺年在《人言可畏》一片中的精彩表演讓阮玲玉“又回到了人間”,然而相同的人生經(jīng)歷卻讓她再一次上演了一出三十年代影壇紅顏劫。

李綺年這個名字,對今天內(nèi)地的電影觀眾來說,實在是一個相當陌生的名字。但是,當年在香港和南洋一帶粵語片流行的地方,李綺年的名字幾乎是如日中天,比當年電影皇后胡蝶女士的名聲還要大。

1936年,由李綺年和粵語片“白馬王子”吳楚帆聯(lián)袂主演的《生命線》一片推出之后,讓她一夜之間走向了事業(yè)的巔峰。一時間,她立即成了南中國和東南亞等地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她也由此同吳楚帆分別登上了“南國影后”和“粵語影帝”的寶座,成為三十年代影壇的風云人物。

李綺年于1914年生于廣東,長在香港,原名李楚卿。從小就是一位天真活潑、美麗嬌媚的姑娘。她在中小學時代,就是阮玲玉的崇拜者。只要是阮玲玉主演的影片,她每一部都要看上七八遍。在她的閨房深處,掛滿了阮玲玉的劇照。她從小就夢想自己將來有一天,能像阮玲玉那樣成為一名電影明星。

據(jù)說她在17歲那年,偷偷地約了兩位女友,瞞著父母從香港搭船來到上海,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得到一張阮玲玉親筆簽名的照片。那次上海之行的目的是否如愿以償,已經(jīng)無從考據(jù)了。但是,這一舉動卻成了她后來離家出走的直接契機。從上�;氐较愀壑�,她那擔驚受怕了好幾天的父親終于轉(zhuǎn)憂為怒,一怒之下,將她房中張貼的阮玲玉的劇照全部付之一炬,燒了個精光。他擔心女兒全由此走火入魔。誰知父親的這種做法卻適得其反——李綺年一氣之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沖出家門遠走高飛,并且一走杳如黃鶴,不給家里半點音信。

李綺年離家出走之后,流落到了澳門,生活沒有了著落,便在街頭流浪。一天,一位姓莊的富商去澳門福隆新街嫖妓,在燈光朦朧的街頭,發(fā)現(xiàn)了這位青春美貌的流浪女,于是不再朝燈紅酒綠的妓院走去,而是走向了這位少女,以請傭人為由,將李綺年帶回家中。到了家中之后,這位富商才直言相告,說要納她為妾。當時李綺年正值窮途潦倒,生計沒有著落,便半推半就勉強答應了。誰知這位富商家中已是妻妾成群,而他又是一個非常“懼內(nèi)”男人。家中那些妻妾見他又帶回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便一致反對。姓莊的也別無良策,好在手中有錢,第二天便尋了一幢小洋樓,另筑“香巢”,把李綺年安排在這幢小洋樓里養(yǎng)了起來。

從此,李綺年衣食不愁。但是,這種生活并不是她的初衷。何況這位姓莊的懾于眾妻妾的淫威,又不敢給她名份。李綺年也不愿長期做這種人不人鬼不鬼的“黑市夫人”,于是,便在尋找機會,飛出這“金絲籠”。一天,她在街上閑逛,偶爾發(fā)現(xiàn)香港大觀影片公司招聘新演員的廣告。李綺年心里一動,心想多年的夙愿總算等到了機會。回到小洋樓之后,她便手忙腳亂地收拾了一番,然后便不辭而別地逃回了香港,到大觀影片公司應試去了。

面試的這一天,來了許多妙齡少女。但是主考的關文清和趙樹燊卻發(fā)現(xiàn)這位應試的女孩不僅身材窈窕,容貌姣好,而且酷似阮玲玉再世。同時,在表演一些小品時,李綺年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又完全是阮玲玉的風格。這兩位主考官心里又驚又喜,便不約而同地給她打了高分。就這樣,李綺年就輕而易舉地進了大觀影片公司,與公司簽訂了一份三年的合約,并將“李楚卿”改名為李綺年,成了大觀影片公司的一名正式演員。

李綺年進入大觀影片公司時,正是1935年年初,離阮玲玉在上海自殺剛剛不久,“阮玲玉熱”正在波及香港影藝圈。因此,大觀影片公司十分器重這位“阮玲玉第二”。經(jīng)過很短的速成培訓后,公司就讓李綺年擔綱主演粵語片《昨日之歌》。

《昨日之歌》很快封鏡面市,一經(jīng)推出,果然不同凡響,在南中國和東南亞引起了轟動。李綺年也由此一炮走紅,成了名副其實的“阮玲玉第二”。也正是在這時,李綺年的父母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昨日之歌》影片中的主角李綺年,正是自己離家出走多年的女兒李楚卿。兩位老人真是驚喜交集,連忙趕到大觀影片公司尋找自己的女兒。三人見面之后,先哭后笑,一家人又熱熱鬧鬧地大團圓了。這一傳奇的新聞,一時成了香港、澳門多家報紙的熱門話題。

誰知新聞媒體的這一炒爆,卻馬上給李綺年帶來了一連串的麻煩。由于李綺年當年在澳門流浪了幾年,自然免不了和一些男士有些瓜葛。如今成了大紅大紫的明星,那些男士自然不甘寂寞,于是就打電話的打電話,寫信的寫信,要認這位昔日“情人”;有的甚至在報紙上撰文曝光,對其起先訛詐要挾。頓時鬧得滿城風雨,路人皆知。各種小報上的那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花邊新聞”,讓李綺年在澳門幾年的私生活一下子暴露無遺。一時間,在港、九、澳三島,甚至在東南亞一帶,李綺年的名字盡人皆知。不過,當時的這些流言蜚語還只是給李綺年造成了一些小小的麻煩,而更大的麻煩還在后頭——

幾天以后,李綺年收到了一封來信。這信就是那位姓莊的富商親筆寫來的。姓莊的在信中說,自從李綺年逃走之后,他一直在明查暗訪,不期今天終于真相大白。他幾乎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李綺年在十天之內(nèi),立即來澳門,與他履行同居的合同。他還在信中對李綺年說,他已經(jīng)請好了律師,如果李綺年不如期赴澳,他將訴諸公堂。

李綺年收到這封信之后,自然是不予以理睬。誰知幾天之后,大觀影片公司真的收到了澳門律師樓的一封公函。其中除了要求李綺年如期赴澳履行與莊某的合約之外,還提供了一份莊某的證詞。那位不知羞恥的莊某在證詞中,除了把李綺年有關女性的隱私都暴露了之外,甚至連李綺年那最隱秘的部位長有一顆紅痣之類的話都寫上了。公函最后稱,如果李綺年女士不接受公函中的條款,那么律師樓將接受莊先生的委托,在不日之內(nèi),會將這份證詞公諸于報端……

剛剛出道走紅的李綺年,面對這種惡毒的要挾,幾乎是悲痛欲絕。她說,自己剛剛成了“阮玲玉第二”,沒有想到這位莊某,竟急忙跳出來扮演“張達民第二”。當時她真想一死了之。

所幸運的是有一天,一位朋友給她透露了她一個消息,說莊某的無恥行徑已經(jīng)遭到了他所有的妻妾及子女的強烈反對,莊某已經(jīng)取消了原來的打算。李綺年一聽才轉(zhuǎn)憂為喜。果然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對方真的再也沒有動靜了。這件事最后終于是不了了之。

最讓李綺年高興的是,大觀影片公司并沒有因為李綺年隱私的曝光而冷落她,反而要重用她,決定由她和有粵語片“白馬王子”之稱的吳楚帆,聯(lián)袂主演公司的重頭戲《生命線》。

1935年年底,《生命線》隆重推出。李綺年果然不負眾望,以成功的演技讓《生命線》再次引起轟動。她也由此一舉登上了“南國影后”的寶座。

1936年,香港名導關文清根據(jù)阮玲玉的生平,編寫了一部《人言可畏》的劇本,由李綺年提綱主演片中和主要人物阮玲玉。這時的李綺年無論是聲望、演技還是人生體驗,都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結果在《人言可畏》一片中,她利用酷似阮玲玉“形似”的優(yōu)勢,加上自己從少女時代開始就對阮玲玉“追星”的多年的揣摩,終于把阮玲玉這位“悲劇皇后”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催人淚下。影片上映后,許多觀眾差不多都是淚流滿面地走出劇院。當時影評界一致公認,李綺年的表演“活化了阮玲玉,仿佛讓她又回到了人間”。

從此,李綺年在香港一帶粵語片流行區(qū)聲譽鵲起,如日中天,名聲超過了當年的一代“影后”胡蝶,成為當之無愧的“南國影后”。這時,李綺年同樣為自己的成功感到自慰,因為只有到了這時,總算可以告慰一代明星阮玲玉的在天之靈,讓自己多年的追求和崇尚終于好夢成真。

在大觀影片公司期間,李綺年先后主演了《摩登新娘》、《山東響馬》、《風流小姐》、《太平洋風云》、《女戰(zhàn)士》、《女中丈夫》和《火中的上�!返仁嗖坑捌�,幾乎是片片叫座。與大觀影片公司的合同到期后,她又被上海藝華公司的老板嚴春堂以重金“挖”到上海。這時,二戰(zhàn)的戰(zhàn)火即將蔓延到南中國和東南亞,李綺年在藝華公司主演了《女皇帝》、《梁紅玉》、《風流寡婦》、《天長地久》和《賊美人》等六部影片后,上海就淪陷了,成為“孤島”。

上海淪陷以后,李綺年堅決不與敵偽合作,退出了影壇。這時,她拉起了一個話劇班子,靠演話劇為生。雖然生活日漸窮困潦倒,但她卻表現(xiàn)了中國電影演員“時窮節(jié)仍現(xiàn)”的高貴民族氣節(jié)。不過,這時的李綺年還有一個人生的精神支柱,就是她這時終于找到了一位真心相愛的戀人。她的這位戀人叫林修文,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的堂侄。由于林修文受到堂叔林覺民的影響和教誨,同樣是一位胸懷大志的熱血青年。當時李綺年流落澳門時,就與林修文一見鐘情,山盟海誓。抗戰(zhàn)爆發(fā)后,林修文在李綺年的支持下棄文從軍,以叔父林覺民為榜樣走上了抗日前線。在臨行前夕,他寫了一首《詠志》詩贈李綺年,詩曰:

從軍報國不負卿,殺敵疆場抗倭軍。
但愿凱旋結連理,偕赴黃崗祭叔靈。

李綺年讀詩后甚為感動,也為自己的意中人感到自豪。她想,這也許是自己比崇敬的偶像阮玲玉幸運的地方。她為此感到幸福。當時林修文雖然遠在抗日前線英勇殺敵,卻與李綺年時有書信往來,鼓勵她在“孤島”勇敢地活下去,迎接他凱旋歸來,同她喜結連理的那一天。

誰知抗戰(zhàn)勝利前夕的一天,突然噩耗傳來,林修文不幸戰(zhàn)死沙場,倒在槍林彈雨之中。李綺年的精神受此重創(chuàng)之后,幾乎是一蹶不振,對生活失去了勇氣和希望。

然而就在這時,一位名叫黎化的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在李綺年最需要安慰和溫暖的時刻,他主動地扮演出“騎士”的角色。為了排遣精神的空虛和寂寞,李綺年便很快同黎化結了婚�;楹�,李綺年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黎化,不僅是一位對自己覬覦多年的色狼,而且還是一位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的男人,又是一個“張達民第二”。

這時的李綺年對人生徹底地失望了。1949年,她帶領劇團到越南、柬埔寨一帶演出。由于事業(yè)上的失望和生活上的絕望,李綺年完全喪失了生活的勇氣,于是,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里,在金邊的一家旅館里,她最后一次仿效阮玲玉,吞食了大量的安眠藥,結束了自己年僅35歲的生命。

臨終前,李綺年給世人留下了一份發(fā)人深省遺言。她在遺言中說:

我的一生就像我崇拜的阮玲玉一樣苦,就連最后嫁的丈夫也像阮玲玉的丈夫張達民!……

“南國影后”李綺年的一生結束了,她的故事也結束了。在她短暫的一生中,觀眾不僅隨時都可以找到阮玲玉的影子,同時也能找到舊中國所有不幸的女明星的影子。李綺年以自己短暫的一生,不僅演繹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坎坷的一生,同時也演繹了自己的不幸。

真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生死連環(huán)有知音。

從“作家明星”艾霞,到“天才影星”阮玲玉,再到“南國影后”李綺年三個人的生死連環(huán),為當代觀眾展示了一條舊中國女明星不幸的人生之旅。“自古紅顏多薄命”,然而舊中國的那些女明星們尤為命薄。

63
發(fā)表評論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熱評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青草久青草高清在线播放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 国产区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成人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久视频 | 国产一级毛片国语版 | 国产爱视频 | 国产在视频 | 国产一级簧片 | 久久成年视频 | 国产二区三区毛片 | 九七色伦|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 国产人妖ts在线视频播放 |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午夜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久草导航 | 国产一区亚洲 | 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老金 | 国产精品30p| 久久com |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最新 | 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读大二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 久久精品伊人波多野结 | 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不卡 |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 国产网站免费 |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网 | 成人资源影音先锋久久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