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的林黛玉
賈寶玉對林黛玉有激情,對薛寶釵有親情,對史湘云有溫情。可林黛玉在情場上為何敗給薛寶釵?
有人喜歡跟林黛玉類型的談戀愛,哪怕過把癮就死;有人更想娶薛寶釵那種女強人,不僅是賢內助,而且可以對外搞公關,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游刃有余。
一般情況下,林黛玉被公認為《紅樓夢》的女一號,偏偏有人想把薛寶釵推薦為大觀園的當家花旦。沒準有口味重的偏偏會垂涎于麻辣燙的王熙鳳呢。書里面的賈瑞(賈天祥)不就是嘛。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見熙鳳賈瑞起淫心》,第十一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天祥正照鳳月鑒》,寫到那個好色的男人如何因王熙鳳惹得欲火焚身,反誤了卿卿性命。
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林黛玉,薛寶釵,包括王熙鳳。豈止是羅卜青菜各有所愛,即使山珍海味,也各有所愛啊。給《紅樓》里的女人選美,每個讀者心目中都會列出各自的排行榜。誰奪第一名還真說不定呢。
別說時代變了,能頂半邊天的薛寶釵跟林黛玉有一拼,即使時代沒變,也有人會覺得妙玉在靜美含蓄方面更勝林黛玉一等。林黛玉心眼小,多愁善感,狀態也多變,跟林黛玉相處要會猜謎,時常猜度她內心真正的心思。而妙玉的心深似海,徹底沒有謎底的。你再怎么猜也猜不到邊兒。她想什么別說你猜不到,連她自己恐怕都不清楚。
《紅樓夢》的主打戲就是年輕人的愛情,這部書無形中增添了幾分青春與夢想的色彩,也就顯得加倍年輕了。賈寶玉與林黛玉似乎一直“拒絕長大”,《紅樓夢》不是通俗意義上的長大小說,更像一部“拒絕長大”的書,以堅守童話的寶玉與黛玉,表現青春的固執與叛變。他們寧愿死去或出家,也拒絕向成人社會,向成人社會的世俗法則投降。他們真的沒有長大,因為他們接受了“拒絕長大”所要支付的昂貴代價。
可讀者喜歡的,偏偏就是這真的長不大的寶玉與黛玉。如果他們長大了,像薛寶釵一樣成熟世故,就不是賈寶玉與林黛玉了。還會這么討人喜歡嗎?還會讓讀者哭,讓讀者擔心,讓讀者牽腸掛肚嗎?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林黛玉像薛寶釵一樣會討周圍人歡心,她就不可能討得讀者喜歡了。讀者喜歡的,正是那個一點不勢利,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林黛玉。那個與世俗社會的游戲規則格格不入的林黛玉。
雖然,對于她反抗的那一系列規則或潛規則,我們自己也不得不遵守,但我們還是會敬仰敢于拼個魚死網破的人。欣賞林黛玉的人,心疼林黛玉的人,還是有大希望的。
最心疼林黛玉的,莫過于賈寶玉了。賈寶玉對林黛玉的心疼,已非一般意義上的憐香惜玉,更來自于敬重。他敬重這個弱女子身上非同凡響的人格魅力。他甚至還從中源源不斷地汲取了勇氣。如果不曾遇見對方,他或她可能都很難如此頑強。偏偏還是遇見了。他或她相信自己并不是孤獨的,兩個孤獨加在一起,就不是孤獨,而是力量了。
賈寶玉與林黛玉,成為彼此精神上的惟一“援軍”。不管林黛玉生前還是死后,賈寶玉都堅定地站在林黛玉這邊!不惜與整個世界鬧翻。他不只是在捍衛林妹妹,也是在捍衛自己,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別人眼中的真,在他和林妹妹眼中是假的,別人眼中的假,在他和林妹妹眼中偏偏是真的。只要林妹妹認定了的,賈寶玉相信自己也不會看錯。
賈寶玉信任林黛玉正如信任自己,賈寶玉心疼林黛玉正如心疼自己。所以林黛玉受傷,他也受傷了。林黛玉死了,賈寶玉的心也死了。
大觀園內也有四大美女。只是選哪四位,以及如何排列名次,這是個問題。每個讀者可能會提供不同的答案。若按與男主人公賈寶玉的親密程度,乃至在全書中的出場率與重要性,前三名似乎約定俗成地應是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她們是賈寶玉心目中的女一號,女二號,女三號,也是比較吻合他擇偶條件的,既門當戶對又不乏好感的。
第四大美女最不好選。我本想選妙玉,又覺得妙玉太冷。黛玉雖冷,卻外冷內熱。妙玉冷到骨子里了,徹底是一位冷美人,眼神冷,表情冷,言語冷,更重要的是心態冷。賈寶玉那樣陽光型男孩也難走進她心底。
挑來撿去,我最后選了晴雯。她跟賈寶玉性格可能更相投,都屬于熱情似火的。晴雯算得上大觀園里最有個性,最有棱角的美女,愛憎分明,心口如一,不藏著不掖著,活得無比透明。《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那一回,是晴雯最出彩的戲。看來大觀園里早就有“野蠻女友”了。
拿我選的這《紅樓》四大美女,跟中國古代四大美女還可以比照著來評說。
黛玉體弱多病,神似于病美人西施。西施捧心是因為有先天性心臟病,黛玉心口疼是因為多愁善感,一種形而上的痛苦。可不是在東施效顰。西施與黛玉因為心病而浮現的滿面愁容,反而為自己增添了幾分悲凄之美、憂傷之美。
跟冷艷的西施相比,黛玉更是個悲觀主義者,還想到了在葬花的過程中掬一捧同情淚。
西施與黛玉像姐妹,薛寶釵的雍容華貴、豐滿大方,則有楊貴妃的勁兒。為人處事也長袖善舞、八面玲瓏。她應該算大觀園最全面發展的標準化美女,既有墨水,又有口才,既知書識禮,又通情達理。如果大觀園里實行應試教育,她一定能考上博士,屬于高智商、高學歷、高水平的知識女性。這樣的綜合素質若用來治國,當個女部長也沒問題。能在大觀園里春風得意的女性,原本就沒幾個,放在社會上也一定能混得好。不信就試試?
史湘云的氣質,有點像生于楚地的王昭君。屬于比較聽話的美女。這類美女在現代尤其普遍:從小聽父母的話,上學后聽老師的話,在單位里聽領導的話,結婚后聽老公的話。小鳥依人的美女,其實是最流行也最好相處的。她不像黛玉那么敏感多刺,又沒寶釵那么多心機,你既不用操心,又不用設防。
四大美女中還剩下一個貂蟬,就拿晴雯來打比方吧。屬于愛折騰的美女,要么折騰別人,要么折騰自己,在折騰中也同時折騰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魅力。有一股狐媚,有一種妖嬈,還不乏倔強與狠勁兒。無論貂蟬還是晴雯,在美女中都算比較另類的。她們偏中性一點,不是骨感美女,而是“骨氣”美女,敢想敢為,敢作敢當。
其實,《紅樓》里的尤三姐,也算這一路的。
晴雯終究只算“野蠻女友”,直來直去,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比較而言,跟林黛玉讀戀愛,才是最累的。晴雯的愛折騰,只在表面。林黛玉的愛折騰,藏在心里。你若愛她,情緒必將隨著她的多愁善感乃至記仇易怒而大起大落,忽而云里霧里,忽而冰天雪地。
不過,注定會有喜歡“被折騰“的男人,像賈寶玉那樣,被林妹妹的小心眼、小脾氣,小個性折磨得哭笑不得,卻又帶有“輕微受虐傾向”,對這類怪味美女上了癮,疼就是愛,愛就是疼。
受了林妹妹的罪,吃了晴雯的苦,再來看薛寶釵,她變得更可愛一些了。原先覺得她有點虛偽,后來弄明白了:適度的虛偽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她不僅從里到外不愛折騰別人,還總能巧妙地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折騰。真是高啊。她的春風滿面,不只保證自己在任何復雜環境里都能春風得意,還能使每位跟她相處的人都如沐春風,心里暖洋洋的。
寶釵的寬廣胸懷,心明眼亮和鎮定自若使大觀園里的勾心斗角、暗流旋渦,都對她不起作用。她視而不見、如履平地,不動聲色贏得自己需要的好運氣,好機會,卻又讓別人覺得這原本就該屬于她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總能要到自己想要的。
無論就人際關系還是品碑而言,薛寶釵都屬于大觀園里的“和諧號”美女,在《紅樓》四大美女中尤其技高一籌。
薛寶釵與林黛玉,恰如環肥燕瘦,各有韻味,薛寶釵是典型的大家閨秀,出自名門旺族,卻不把驕傲寫在臉上,而是寫在骨子里,充滿親和力,又讓你無法忽略她那隱隱約約的尊貴與大氣。林黛玉呢,則把江南的小家碧玉之美發揮到了極致,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籠罩著六朝煙水氣。
你選擇薛寶釵呢還是林黛玉,作為大觀園里的花魁?你偏愛山的富麗堂皇,還是嗜好水的虛無縹緲?
薛寶釵代表著務實的美女,林黛玉代表著務虛的美女。如果你是賈寶玉,是否會把《經樓夢》的故事改寫了?
林黛玉失去了賈寶玉,卻永久地擁有了賈寶玉的愛與懷念。只要賈寶玉還活著,林妹妹就仍然在他記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薛寶釵從現實的層面上得到了賈寶玉,卻得不到他的心,最終還是失去了賈寶玉。
薛寶釵站在世俗的一方,構成林黛玉的對立面。她們倆人,究竟誰得而誰失呢。誰得到了真而誰得到了假?誰得到了有而誰得到了無呢?還真不好輕易下結論的。
這關鍵要看讀者的立場與價值觀。是站在林黛玉一方,還是站在薛寶釵一方。
《紅樓夢》是一座情場,弱不禁風的林黛玉遇到強大的競爭對手,輸給了薛寶釵,但她分明又贏了。即使在她敗亡之后,賈寶玉還是毫不猶豫地站在她這一邊,站在死者這一邊。
薛寶釵好像是贏了,其實是輸了。賈寶玉的心不屬于她,還是站在林黛玉那一邊。薛寶釵能忽悠那么多活人,卻連一個死人都搶不過。她的戰利品名存實亡。
這就是強扭的瓜不甜的道理吧。
而林黛玉開出天然的花,雖凋落了,卻美,美不勝收。
林黛玉和賈寶玉身上,那種沖破世俗籬藩的浪漫讓人刮目相看。青春就是為愛而奉獻的,為夢想的失敗而準備的。雖九死其猶未悔,擁有這種勇敢青春的人極少,但一旦擁有了,就輸得起。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大觀園是多大或多小的情場?大觀園是大世界的小縮影,有官場的背景,有職場的規則,有賭場的風險,有戰場的勝負,《紅樓夢》卻不是官場小說,不是職場小說,不是賭場小說,不是戰場小說,是一部情場小說。可情場也不是一方凈土,也如戰場與賭場啊。
《紅樓夢》寫的是情場無情。《紅樓夢》本身就是一座無情的情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