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綺圖片登雜志
女人25歲這個當口,在許多人眼中有著截然不同的解釋。
新陳代謝開始逐漸延緩,皮膚、身段都不能再咎由自取,必須細心呵護起來。
但與此同時,心智卻日趨完善,更懂得如何獲取美,展現(xiàn)美。
張雨綺正正好好站在了這個分水嶺。之前,她以青春美貌橫掃娛樂圈,而此時她已步入婚姻,在表演上突飛猛進,一個燦爛美好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她站在那里,存在感無法忽視。她用超越年紀的堅定站入了公眾視野,她的時代正在到來,而這個25歲的女王說,我很好。一切都好。
紐約,9月14日,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ilc Library)內(nèi)人聲鼎沸,一場時裝秀就要開始。作為四大時裝周的起始地,這個城市里已經(jīng)聚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明星、雜志編輯、買手和時髦人士。
爭奇斗妍在所難免。尤其在當下這個信息發(fā)達年代,若曝光恰好,瞬間就能被推向時尚界前端,享受無盡風光與矚目。
攝影師們早已做好準備,長焦鏡頭齊刷刷列齊。
突然間,在他們面前晃過一個影子。黑色曳地長裙,環(huán)著金色窄腰帶,高挑身段,濃密黑發(fā)結(jié)成一個優(yōu)雅的髻——無意間側(cè)身,小面孔像是揉進了寶石磨碎的粉,閃閃發(fā)光。
她徑直走到前排位置,端端正正坐定,目不斜視,有種渾然天成的氣派。
網(wǎng)站時尚版的新聞報道,“張雨綺高調(diào)現(xiàn)身紐約時裝周”,副標題還帶了一行:“大秀‘鴿子蛋’婚戒,幸福女王氣勢難擋”。
這天,張雨綺滿25歲零1個月多一點,剛剛結(jié)婚,兩部擔綱主演的大制作電影即將上檔。似乎就在一個瞬間,愛情婚姻與事業(yè),甚至還有時尚圈的青睞,所有這些女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統(tǒng)統(tǒng)被她抓在手里。
世面青春美貌又聰慧的女子不在少數(shù),憑什么唯獨她能悉數(shù)收進,樣樣得意?
有些法寶秘訣,現(xiàn)在了解也為時不晚,必須分享給全天下的好姑娘們。
鈍感力
我們自然先聊到了《白鹿原》這部電影。它由長篇同名小說改編,是張雨綺從影以來人物張力最豐富的一部戲,經(jīng)歷了整整大半年的拍攝。她飾演的女主角田小娥,風情美麗,敢愛敢恨,在大時代背景下?lián)碛袠O致精彩的生命。
廣闊的陜西農(nóng)村,風云年代,情欲糾纏不清……種種前提令人們對張雨綺出演這個角色的能力產(chǎn)生質(zhì)疑,在此之前,她出演的電影都節(jié)奏輕快,沒有太多負累。
“在拍片過程中最吃苦的部分是什么?”
“沒什么啊……”她苦苦思索,“天氣不太好。我們還在海拉爾拍了一段時間,特別冷,凍得要命,還有就是上廁所比較麻煩。但演戲不都這樣嗎?說出來好像也沒什么大意思。其他的……可能也就是學陜西話吧。要是說不好,人家觀眾不認啊。”
在正式開拍之前,張雨綺和劇組其他演員一起專門在當?shù)剞r(nóng)村體驗生活,把日常對話全都改成了陜西話。“我特別喜歡這種感覺,下地割草干活啊,吃當?shù)剞r(nóng)民吃的食物啊,就會更自然地貼近他們。我需要這種醞釀過程,感受得越多,才會表演得越自然。我覺得我沒有那種天生敏感的天賦,就得‘笨’著來。”
在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里,認為人們擁有一定的“鈍感力”才會更幸福,例如不要為某種情緒沉溺太久,或是對合作或感情伙伴需要更多包容。而作為演員,張雨綺還賦予這種能力另外的新穎解釋。在《白鹿原》的原著小說里,情欲作為人類與生俱來表達的天性,從頭到尾貫穿全線。于是外界都對此充滿好奇——究竟年輕的張雨綺能表現(xiàn)好這一切嗎?在放得開與放不開之間到底有什么標準?
“在我心里,這些事沒那么復雜。”張雨綺笑道,她巧妙地運用高跟鞋當例子。“尺度本身取決于導演和原著,就像《女人不壞》中我特別不能接受穿高跟鞋這件事。對我來說,穿高跟鞋的尺度遠比《白鹿原》要大多了。”一番話說得舉重若輕,大將之風隱隱欲現(xiàn)。
溫柔生活
在很久以前,曾經(jīng)聽過張雨綺談到新居裝修。當時她還單身,一說起鍋碗瓢盆就滔滔不絕,還跟我們討論了半天關(guān)于請木匠回家打家具的事情。誰知一轉(zhuǎn)眼已嫁為人婦。這回據(jù)說家里特別添置了古董鋼琴,琴鍵是反著來的——皆因王全安喜歡巴赫,而這種琴彈巴赫最合適。
“在某些層面上,他就是個孩子。比如衣服來來回回就那么幾件,給他買好的,也穿,可過兩天就拋到腦后了。”聽起來小主婦正在全權(quán)掌握著家里的各種事物,“他老是熬夜、飲食不規(guī)律。胖點兒倒無所謂,我覺得特別可愛,但也怕影響健康,有時候跟在屁股后頭多說兩句,不許抽煙了,不許吃腰花,膽固醇太高!”
除了張雨綺在適應(yīng)婚姻生活,王全安也一起進入了某種以前不曾接觸的狀態(tài)——“因為我,他被跟拍的機會變多了。原本是在生活中大大咧咧的人,現(xiàn)在被媒體關(guān)注,變得沒那么自由了。”說到這兒,她微微嘆了口氣,“我很希望他能回到自己的生活里,但同時也相信他能適應(yīng)現(xiàn)在的生活。”在種種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背后,牽繞著對家庭這個兩人共同體的依賴與付出,這種發(fā)現(xiàn)讓張雨綺對男女相處有了全新認知。“雖然我做飯還不行,有時候挺難吃的,但對方卻愿意把它都吃下去。你知道當你的付出得到回應(yīng)時,就是最理想的感情狀態(tài)。我也一直提醒自己要做到這樣。”
推開這25歲女郎的心門,我們赫然發(fā)現(xiàn)比想象廣闊太多的視野。所謂黃金時代,不在于是否一帆風順,而是在遇到各種想象不到的荊棘時,她可以憑著自己的勇氣、珍惜和順勢而為的智慧,在跌倒也甩甩手繼續(xù)爬起來前進,大步奔向更燦爛的希望。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