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女子,僅僅只有三名:她們分別是宋美齡、奇俊峰、巴云英。而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奇俊峰結局卻很悲慘,讀來讓人惋惜。同時,她的被殺事件,也反映出國民黨當時政權腐敗到何種程度;要不是新中國后立案為她還冤,奇俊峰還不知道要在地下郁悶多久。
出生于蒙古貴族家庭,父親因為反對封建王公制度失敗被流放而病死,這樣的特殊身份讓奇俊峰從小便有了堅定的革命決心。被姑母養大的她,不但隨了姑父的漢姓,還在他們的撮合下于十九歲那年嫁給了當時一個旗的旗長為福晉。好景不長,紛亂的權利之爭讓草原不能平靜,她的“石王”兩年后便積疾而去。童年失去父親,婚后不久失去丈夫,這樣的坎坷經歷并未打垮這個堅強的女子。
其他旗長欺負她一個女人家,就經常來鬧事或是蠱惑人心。好在,挺著大肚子的奇俊峰親自前往面見傅作義,請求支持。人心都是肉長的,面對此等女中豪杰,了解事情前后真相的傅作義自然決定力挺她。于是,奇俊峰不但沒有被奸人趕下臺,還團結了整個旗部并順利掌權成為新的掌舵人。
抗日在即,奇俊峰迅速召集本旗軍政官員,明確宣布如下施政綱領:(一)堅決接受綏遠省政府的領導;(二)團結一致,提防親日派挑撥離間;(三)減輕百姓負擔,不允許向牧民亂行攤派;(四)軍隊要嚴守紀律,嚴禁搶奪民財和侮辱婦女。四條施政綱領一經公布,立即受到全旗百姓和各界愛國人士的一致擁護和支持。
戰場上,奇俊峰再次證明了身為奇女子的模范,國民黨《中央日報》一篇名為“第一個從日偽占領區投向抗日陣營的蒙旗王公”文,讓她一時間在全國聞名。之后的年月,她不但擴充了自己的部隊,多次取得抗日的局部勝利,還被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任命為少將。興許是那些過往的回憶,讓奇俊峰不但擁有女子的慈愛,更有男子的彪悍。戰場上見真本事,她的地位在蒙古各部也越來越顯赫。
奇俊峰膽量驚人,對震耳欲聾的隆隆槍炮聲毫無畏懼,面對日偽軍大軍壓境的氣勢也鎮定自若,指揮若定。女王的勇敢和鎮定讓部下們十分佩服,在女王的鼓舞下,戰士們個個勇猛異常。她的部隊驍勇善戰的美名不脛而走,成為傅作義部下一支抗戰勁旅。在五原、包頭的多次戰役中,屢立戰功,對抗擊日軍起到了很大作用。
于是,蔣介石在重慶召見奇俊峰,當場宣布奇俊峰由少將軍銜晉升為中將軍銜。蔣介石對這位抗日女英雄很重視,這次召見竟破例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晚間蔣介石夫婦還在官邸與奇俊峰一行共進了晚餐。同時,《中央日報》詳盡報道了蔣介石夫婦召見奇俊峰的盛況和奇俊峰一行在重慶參加的各項活動,奇俊峰的人生輝煌也達到了頂峰。
可惜的是,回到蒙古準備安度剩余時光的奇俊峰,最終倒在了自己人的血泊下。因為抗戰中的英勇表現,她順利重新執掌蒙古旗長一職,這也遭到了許多小人的嫉妒。也許是被眼前的和平景象給蒙蔽了,在一次郊外出行中突如其來的部下叛變,讓這位叱咤草原的女英雄和其幼子一同遇害。當時,她年僅32歲...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