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藍蘋),1929年春在濟南入山東實驗劇院,后來到上海發展,1934——1935年間,先后演了《都市風光》、《王老五》等電影,后來,藍蘋又獲得了主演《大雷雨》女主角的機會。她在第一次公演《娜拉》時演了女主角娜拉一角,由趙丹、金山和魏鶴齡這些大明星配合演出,獲得了成功,藍蘋于是在上海也贏得了聲譽。這次她演《大雷雨》的主角,又是趙丹、鄭君里和舒繡文等大明星給她配戲,使她演的角色更加出彩,聲譽倍增。但遺憾的是,她在銀幕上卻是一籌莫展,進了聯華這樣的大制片公司,只有演配角的份兒,如《狼山喋血記》中演獵夫之妻,戲分不重。幾位電影大導演說,藍蘋沒有Cameraface,說她的臉不上鏡頭。
電通畫報第四期封面上的江青(藍萍)
《電通畫報》(半月刊,37×26cm),電通畫報社編,上海電通電影公司出品,1935年5月至11月共出版13期,編輯人員有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袁牧之、攝影藝術家吳印咸等。該刊以“影寫版”印刷技術印制,比同時代普通雜志的圖片清晰許多�!峨娡ó媹蟆穬热萆婕皬V泛,文字和圖片相當豐富,如經典影片《桃李劫》、《風云兒女》、《自由神》、《都市風光》……等,編、導、演、攝、錄、美、評、腳本等應有盡有,尤以刊登電影插曲《義勇軍進行曲》而著名,無疑是我國上世紀30年代電影期刊的佼佼者,是中國電影史料精品中的精品。
《電通畫報》第九期 江青(藍萍)素描
《電通畫報》因前后刊有江青(當時藝名藍萍)出演影片的劇照、生活照、漫畫和文字二十多則,與“文藝旗手”江青“形象”大相徑庭,導致《電通畫報》在“文革”初期引來一系列的殺身之禍:1966年6月,“文革”浩劫初始,江青指派北京“紅衛兵”赴上海抄家,其中電影界和收藏界是重災區。在北京“紅衛兵”隊伍中,江青暗地穿插“文革專案組”要員,專門查抄印有對“文藝旗手”身事不利的早年出版物,其中指名點姓的就有《電通畫報》。種種的荒唐、殘酷、與無辜,令許多人蒙難�!峨娡ó媹蟆烦蔀檎劇翱鄙兊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