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雪花,她是百合。你們因為某些原因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又因為某些外力因素或者內在因素而相識相聚在一起。你們一起吃飯一起上學,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你們之間有著各式各樣的密語,一句簡單的話能讓你們倆哈哈大笑,而別人卻毫不知道你們笑的緣由。你們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買衣服,喜好相當,卻也各有差異。她愛朋克,你愛日式,似各不相干,但站在一起,你們卻那么和諧。
你們是姐妹。
她有了喜歡的男人,在那個男生經過的路上偷偷指給你看。你心頭很不是滋味,她心頭有了別的好,還會繼續對你剖心剖肺么?你還可以在午夜打電話給她,告訴你現在睡不著么?
你覺得所有的男人都配不上她。她的學識她的美麗她的溫柔,是該有怎樣的男人才能消受得起。你甚至嫉妒那個男人,他搶走了你最好的朋友,午夜電話的良伴,周末逛街的鐵桿。
姐妹,姐妹,這個詞語,男人是無法理解其中所有的含義的。
電影,尤其是文藝片,從來不是拍給所有人看的。
正如《雪花秘扇》,男人看不懂,女人卻看出傷痕。
這部拍得并不那么完美的電影,卻似我心頭的一顆石頭,早已磨得滾圓,卻在此時此地,突然磨蹭到了心頭,亙在那里,不痛,但癢。
女子之間的感情本就不如男人那么簡單。世間有同人女YY 男子之愛,卻很少有男人YY女子之欲。或有,也都游走邊緣。
的確,女子對待男子的愛就已復雜萬分,更何況女子與女子。
女人大多以為自己無情無義,一旦陷入感情,受傷的總是她。女子重情,古來皆是。女子于義,歷史上也不少見。
古代女子,生于閨閣,長于庭院,閨中密友不少,卻時間短暫,一到18,父母便迫不及待將她出嫁。不日,閨中好友都天南海北地嫁了,雪花在哪里?百合在哪里?或許幾年都見不上一面。
夫家規矩森嚴,女子沒了可訴之友,平時可見之人,也難得有幾個。紙筆傳情,一年可來往幾封書信?
女子重情,經年不滅。
幾年不見的朋友再次相逢,眼角皺紋已起,鬢發見少了些許光澤。當年那張青春的臉上,到處看得見時間和淚痕的印跡。見面時,卻只輕輕一笑,所有的時光都回復過 來。夜晚躺在床上,說一個晚上的悄悄話,說到情動處,輕輕嘆一聲:哎……早晨起來,卻是背對相臥。你的肌膚,只留給男人碰觸。與她,無關肉體,心卻無比接 近。
聽過一個故事。三個關系很好的女孩子,還在上學,愛看瓊瑤,心中充滿了各種美夢。其中一個女孩說,我將來要生個女兒,名字里要有個“黛”字。 在她心里,“黛”字最美了。第二個女孩說,我將來的女兒,名字里要有個“詩”。在她心里,“詩”字最美了。第三個女孩說,我將來的女兒,名字里要有個 “蝶”。在她心里,“蝶”字最美了。多年之后,三人見面,早已不是青春年少。其中兩人歷經感情挫折,已對“愛情婚姻”生怕,另一個則結了婚,日子和和美 美,丈夫姓戴,她給她的女子取名:戴詩蝶。
那個已為人母的女孩子,永遠記得她們年少時的美夢。
雪花希望百合過上好日子,百合卻不想拖累雪花。絕交的書信扇子是一道圍墻,橫亙在她們之間。女子心,太敏感。她渴望她過得好,她卻覺得愧對于她,與她無法相配,更不想拖累于她。但在災難面前,不分貴賤,相濡以沫的,還是她們。
在現代,這樣的故事同樣天天上演。
只是改換了頭面,改變了容顏。手機、電話、網絡、交通,世界變得無限小,心卻依舊沒變。
我是她的雪花,她是我的百合。再又有她,她是我的雪花,我是她的百合。
無關愛情,無關蕾絲,只有心頭相偎,靈魂永好。
我并不喜歡外國人筆下的中國,總是充斥著一股神秘主義的味道。哎,其實中國人看中國人自己的故事何其簡單,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大串讓外國人無法理解的故事。古 時候的小腳,刺繡,幽深的房間,青燈,河邊的洗衣婦,窄窄的木樓梯擦得錚亮……哪個不是如詩歌般悠揚。只是我們的思想早被洗滌了一遍又一遍,看到這兒女情 長,倒覺得生疏了。反而覺得穿得破衣爛布后現代服飾,說著滿口網絡詞匯的“古代人”才是當時人的本色。
電影中充斥著法國作家的文藝腔,中國人是斷說不出如此直白而文藝的句子的。湖南江永的女書本已是文化孑遺, 究其歷史,是當時女性囿于無法讀書,而自我發明的一種文字,可以說是一種無聲的反抗,有點女權的味道。
影片的兩段故事涇渭分明。古代部分,雖壓抑但色彩艷麗,雪花的妝容和衣服,均采用鮮艷色系。百合生活雖清苦,一身青布衣服也鮮艷異常。這或許就是外國人對中 國古代的印象吧!現代部分則用了灰色調,從衣服到妝容,都是現代流行的國際灰。片中人物語言雜陳,普通話、英語、上海話、韓語,各種語言雜陳,與其他國內 導演相比,并不顯得矯揉造作,導演試圖描繪現代中國大都市場景的野心一覽無余。最后雪花和百合身著艷麗的古代服飾,端坐于現代灰色都市大廈之中,這種感覺 更為強烈。
傳統與國際的碰撞,一個法國作家,一個華裔導演,一群中國觀眾,五味雜陳。
兩條線交錯敘述,其中現代線又夾雜回憶性敘述,顯得紛繁復雜,但讓觀眾游離戲外,久久無法入戲。這讓人想起張之亮的《自梳》,連敘述方式都那么相似。兩個男性導演,卻導了一部女性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的電影,說來相當有意思。
無 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雪花秘扇》里的兩段故事都有點浮于表面的喧嘩。女人心思細密,易更重情義,影片中兩個女性之間的友誼狀態進入得太快,讓觀眾,包括女 觀眾無法一下子能深入其中。雪花和百合之間的友誼為何如此親密?尼娜和索非亞之間是否有些超越了友誼的界限?但那又似乎還沒達到蕾絲邊的地步。
撇開這些外在的因素,但看故事本身,我想,每個女生都會有相似的感受。你是雪花她是百合,你們結為“老同”,世代友好。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