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娃娃的經(jīng)典造型,是由黃柳霜首創(chuàng)的。
黃柳霜出生在洛杉磯唐人街的花街,1905年1月3日,黃柳霜出生在洛杉磯唐人街的花街,為一黃姓華人移民的第三代,英文名字叫ANNA。
黃柳霜(左二)與梅蘭芳等在倫敦合影。美國黑人歌唱家羅伯遜(左一)、熊式一教授(右三)、余上沅(右一)
好萊塢惟一的華裔女明星,在好萊塢的演講臺上,許多著名影星眾星托月般簇?fù)碓谑Y夫人左右,惟獨沒有黃柳霜這位好萊塢惟一的華裔女明星的身影!
黃柳霜對中國女人所受的壓抑與委屈有太多的感受,黃柳霜為此十分失落。她確實想為報效祖國盡一份力!后來得知,恰恰是以蔣夫人為代表的“祖國”將她拒之門外。理由是,黃柳霜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館老板,黑幫和苦力組成的舊中國人形象。中國還有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他們才能代表新中國人形象。
17歲,黃柳霜出演了好萊塢首部彩色電影《海逝》(TheToll。{theSea),她飾演中國少女蓮花。黃柳霜以東方女性特有的生動細(xì)膩又含蓄的肢體語言演活了蓮花這樣一個無力與社會抗?fàn)幍闹袊尥蕖?/p>
楚楚動人的她獲得好評如潮,甚至搶奪了男主角的風(fēng)頭,連那些一貫持種族歧視有色眼鏡的影評人,都對黃柳霜的演技大為贊賞。
黃柳霜在《上海特快車》的劇照。她的一雙纖手,在好萊塢被公認(rèn)為“第一美手”。
一頭烏黑濃厚的“清水掛面”齊頸短發(fā),厚厚的額發(fā)直垂在一對睥睨著的神秘的單眼皮黑眼睛之上,高高的顴骨濃裝艷抹,再配兩片嫣紅的飽滿的嘴唇——這曾經(jīng)一度為西方世界驚為天人的東方美女,中國娃娃的經(jīng)典造型,是由黃柳霜首創(chuàng)的。
這樣的既定角色非但阻礙了她在演技上的進(jìn)展,更給她帶來來自華人社會的眾多譴責(zé)和負(fù)面評價,令她成為美國國會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的替罪羊。這對她是不公平的。
這也是為什么至今人們對她作為華人第一好萊塢女演員的功績甚少提起,甚至在對無聲電影時代的回顧中,都極少為她記上一筆的原因!連同為炎黃子孫的她的同胞,也對她曲解。
20歲不到,黃柳霜已參加了十幾部好萊塢片的拍攝。她美艷的中國娃娃形象和成熟的演技,或者還得拜謝當(dāng)時的默片時代對她的英語要求不太嚴(yán)格。
黃柳霜的從影生涯,不幸正值美國社會種族偏見最強(qiáng)烈的時代。
黃柳霜作為好萊塢第一個華人女明星,如果堅持要在好萊塢占一席之地,就只能屈從于按西方人的觀念塑造出的中國娃娃概念:艷麗暴露,軟弱及充滿屈辱感。
曾有一位華裔影評人如此評述黃柳霜的演出:“我看見黃柳霜在一群半裸的女人中扭著臀部,除此之外,就再沒任何演技可言。”
所謂的半裸,只是露露大腿而已。這在好萊塢片中純屬家常便飯,但對中國女演員,似乎就已為超過極限。中國當(dāng)時的國民黨當(dāng)局、影評人和觀眾,更把她視為以性感引誘西方人的低賤東方女性的代表。她出演的電影在中國遭到禁映。
黃柳霜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講不出!面對強(qiáng)硬的種族歧視,她扮演的充滿屈辱感的中國女子在每部電影中的結(jié)局總是死亡!以致當(dāng)1936年黃柳霜回到中國探訪家人時,中國媒體曾如此譏諷她——她的墓志銘上應(yīng)該寫上:這是她一千次的死亡!
黃柳霜不僅在電影方面有一定的建樹,在時尚造型方面,她也有自己獨特的品味。因此,她成為當(dāng)時很多女孩子競相模仿的對象,在歐洲掀起了一陣“中國娃娃”熱,她同時被時尚雜志評為過”全球最會穿著的女子”。
第一位闖進(jìn)好萊塢并登上亞裔女明星寶座的黃柳霜被西方人認(rèn)為她是中國東方美的典范,黃柳霜息影半個多世紀(jì)后成為大眾心目中的傳奇。
黃柳霜于1905年1月3日出生,廣東籍,是美國的第二代華人。她的父親是鐵路工,工程結(jié)束后在洛杉磯華埠外圍開了家洗衣店。
黃柳霜涉足銀幕時,美國電影還處于默片時代,據(jù)說她于1919年出演的第一部電影《紅燈籠》,被認(rèn)為有辱華裔而受到紐約華僑抗議,該片因此停止繼續(xù)放映。
1924年,19歲的黃柳霜被默片時期的大導(dǎo)演和大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挑中,在他的影片《月宮寶盒》中擔(dān)任角色,片中她穿著比基尼奴隸裝,死在范朋克刀下,性感又楚楚可憐,讓她一夕揚名國際。這部引起轟動的電影使黃柳霜迅速在好萊塢竄紅。
她的美麗和神秘氣質(zhì)符合西方長久以來對東方美女的想象,她扮演的角色也多數(shù)局限于重復(fù)這一固定形象。
在她星光最燦爛的年代,她在多部電影中扮演角色,留下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包括《海逝》、《唐人街繁華夢》、《龍的女兒》、《上�?燔嚒贰ⅰ段kU探知》、《上海女兒》等。
紐約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主辦的影展回顧了上述這些電影,此外還有記錄片《好萊塢派對》,以及黃柳霜1936年訪問上海的8分鐘新聞片段,當(dāng)時她在上海受到眾星捧月般的熱烈歡迎,其隆重有如迎接王室,她在好萊塢的成就令華人引起為榮。
黃柳霜一直對故鄉(xiāng)中國深為好奇,1936年她圓了回鄉(xiāng)夢。當(dāng)時黃柳霜已是有名氣的影星,不過由于銀幕角色的關(guān)系,中國對她并不是很歡迎。她在中國待了11個月,和胡蝶結(jié)為好友,但并沒有拍片。由于歐戰(zhàn)局勢不穩(wěn),她又回到美國,在二次大戰(zhàn)期間,她也積極為抗戰(zhàn)籌款,甚至拍了些宣傳片。
黃柳霜很年輕時便退出電影界,她于40年代初息影,1961去世。據(jù)悉,英國《星期日快報》評選出的“世界三百大美人”,黃柳霜排名241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