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宋慶齡合影于天津日輪“北嶺丸”甲板 宋慶齡從美國畢業后,于1913年8月29日抵達橫濱,第二天就由父親和姐姐陪著去拜訪孫中山,這是宋慶齡長大成人后首次會晤她所仰幕的革命家。19年前,慶齡還在襁褓中時 “見過”孫中山,她當然完全記不起來孫的模樣。慶齡見到孫中山,極為興奮。她也加入 了父親與姐姐的行列,協助孫中山處理英文信件。1914年9月宋藹齡回上海與孔祥熙結婚,宋慶齡接替姐姐,做了孫中山的秘書。
孫是革命家,也風流多情,年歲的差距顯然無法阻止兩個人急速成長的愛苗,即使孫已有妻室、情人和三個子女。以《西行漫記》聞名的美國記者斯諾曾在三十年代問宋是如何愛上孫先生的。她答道:“我當時并不是愛上他,而是出于敬仰。我偷跑出去協助他工作,是發自少女浪漫的念頭——但這是一個好念頭。”宋慶齡一連寫了好幾封信給仍在美國求學的妹妹宋美齡,信中熱情地述說她為孫中山工作的愉快與期待。1915年6月,宋慶齡特地為她和孫中山的婚事返回上海征求父母的同意,宋家上下像遭遇大地震。宋嘉樹夫婦更是震怒驚駭,破口大罵孫中山,宋母淚眼婆娑地勸導慶齡說:孫已有妻室,兒子孫科比她還大,兩人年紀相差懸殊。意志堅定的慶齡始終不為所動,父親決定將慶齡軟禁在家。
孫中山的友人亦紛紛表示異議,稱他與年齡相差如同父女的宋慶齡結婚,“會折壽的”。孫卻道:“不,如能與她結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后悔。”1915年6月,孫中山將原配從澳門接到日本辦理離婚手續。10月的一個夜晚,宋慶齡在女傭的幫助下,爬窗逃走,私奔到日本。10月24日中午,孫到東京車站迎接她,第二天上午即在日本律師和田家中辦理結婚手續,孫49歲,宋22歲。當天下午在日本友人莊吉家舉辦婚禮,到場致賀的中國人只有少數幾人。孫的革命伙伴胡漢民勸他懸崖勒馬,孫拒和他們談“私事”。
宋嘉樹在女兒離家出走后,立即與妻子搭船追至日本攔阻,然生米已成熟飯。宋慶齡向斯諾回憶說:“我父親到了日本,對孫博士大罵一頓,我父親想要解除婚約,理由是我尚未成年,又未征得雙親同意,但他未能如愿,于是就和孫博士絕交,并與我脫離父女關系。”莊吉女兒的回憶是,宋嘉樹站在大門口,氣勢洶洶地吼道:“我要見搶走我女兒的總理!”莊吉夫婦很擔心出事,打算出去勸宋嘉樹。孫中山向他們說,這是他的事情,不讓他們出去。孫走到門口臺階上對宋嘉樹說道:“請問,找我有什么事?”暴怒的宋嘉樹突然叭的一聲跪在地上說:“我的不懂規矩的女兒,就托付給你了,請千萬多關照。”然后磕了三個頭就走了。
宋慶齡到了晚年提及當初違抗父命與孫結婚,說:“我愛父親,也愛孫文,今天想起來還難過,心中十分沉痛。”宋氏夫婦阻婚未成后,仍送了一套古家具和百子綢緞,給宋慶齡作嫁妝。這也許是天下父母心的投射。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孫宋婚姻也許大逆不道,宋家和孫中山的革命伙伴終究還是諒解了他們。政治情勢、政治利益和既成事實,都迫使持異議的人不得不接受這場劃時代的婚姻。曾為宋家姐妹作傳的美國作家露比亦認為:“宋嘉樹當了自已老朋友和同輩人的岳父而感到難堪,但他還是孫中山的老朋友,在政治上繼續和他共事。”
宋嘉樹于1918年5月3日因胃癌去世,終年52歲;13年后,夫人倪桂珍亦因癌癥病逝。1932年8月,宋家子女合葬父母親于上海萬國公墓內的宋家墓園。
“名門閨秀”倪桂珍的相貌和氣質遺傳給了她的三個女兒,“三姊妹”繼承了母親的美貌,也承享了父親的財富。
宋嘉樹開創了宋家王朝,孫中山與宋慶齡的聯姻則為這個朝代添加了耀世的政治光環。美國《內幕》雜志專欄作家約翰·根室曾經說,宋慶齡“無疑是宋家最重要的人物,因宋家的一切勢力皆是經她發展擴大,如她未和革命之父結婚,其余的姊妹和弟弟就不會有今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