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女人活著如香燭,盡管燭光微弱,盡管滴落的燭淚會吞噬掉原本的曼妙,卻甘愿安靜地、寸寸緩緩地燃盡;有的女人活著如煙花,極盡歡娛,拼命絢爛,就算眨眼間消散,也必讓所有人為她而仰視。伊麗莎白.泰勒無疑是后者。
伊麗莎白.泰勒的作品,我只看過一部,那部最著名卻又有著票房毒藥之稱的影片——《埃及艷后》。當時,我年紀尚小,熒幕上那個美艷絕倫、勝芳無比的美國麗人讓我第一次對感官的“美”有了那么強烈的認知。她可以不說不笑,僅僅是微微揚起的眉梢,便可以驚為天人。
影片中泰勒的演技并沒有給我帶來所謂的心靈撞擊,但這并不影響她是當之無愧的奧斯卡影后。我想,總歸有人因為這部電影而無比羨慕過她,在這樣一部倍受爭議的影片中扮演了一位絕世女王,無論此后得到的評論是好是壞;她在影片之外獲得了愛情,無論接下來的婚姻是短是長。
作為美國電影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艷星,伊麗莎白.泰勒與瑪麗蓮.夢露的人生軌跡完全不同,前者的一生撲朔迷離,而泰勒,卻可謂傳奇。好萊塢從來就不乏所謂的super star,但泰勒卻能將本該并不如戲的人生演繹至瘋魔。
伊麗莎白.泰勒傳奇的私生活與她的事業和個人名利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甚至一度成為她維持事業的一大砝碼。她的私生活如電影般曝露于眾目睽睽之下;她很容易與男演員因戲生情;她像不落幕的連續劇一樣扮演著不同人的太太……無論是對于她在聚光燈下暴露無遺的事業態度,還是看似瘋狂的愛情立場,都讓世人唏噓不已,赤裸裸的直白,同樣讓人過猶不及。有人說,在這個浮光掠影的圈子里,抓住目光與焦點是何其重要,與其被消費,不如懂得去利用,我想,這一定是對泰勒的誤讀。每個人對待愛情與婚姻的想法是毫無正反的絕對,只是因人而異。泰勒習慣性地與她所愛的人結婚,或許她只在乎愛情如煙花般綻放的瞬間是如此耀眼,而忽略了它的短暫以及隕落后留下的漆黑夜空。
“我一生愛過7個男人,有過八次婚姻。上帝給了我美貌、聲名、成功和財富,所以沒有給我幸福。”
聽聞此句,我內心深處為之一慟。這個女人看似如此驕傲,霸氣外露,對身邊不友好的目光不屑一顧,卻終究抵不住對自己坎坷情路的難以釋懷。世間有哪個女人不渴望一份天長地久、至死不渝的愛情,但老天卻只肯給你最多九分的幸福,而單單欠奉一分的圓滿。安妮寶貝說,“人的生命應該是豐盛而有缺陷的,那缺陷,才是靈魂的出口”。然而,古往今來,能夠信馬由韁的覺者總是少數,“香格里拉”在佛語中的譯釋象征著“適度”,生活在凡塵俗世的我們,在各色貪念與縱情之中又如何能夠真正領悟。
適夜,我隱隱約約地猜想,當全世界都被泰勒如煙花般霎時綻放的光芒所折服時,她內心深處或許也在期許著,有什么東西能像自己一生所酷愛的珠寶一樣——永久流傳。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