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極其羨慕甚至是嫉妒《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擁有著無數款美麗絕倫且做工精細的旗袍。以前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里面有很多的情節記得不是很清楚,惟獨記得張曼玉穿著一件素雅的格子旗袍緩緩的走上陰暗的閣樓,順著木制的樓梯拾級而上,搖曳出若隱若現的萬種風情。
于是,從那時起,就悄悄的喜歡上了旗袍。覺得只有穿了旗袍的女子才叫女人。于是,暗自幻想著,假若時光倒轉,多想做回民國的女子。著一襲旗袍,穿出小家碧玉的柔美與溫婉如水。在花樣的年華里,喜也默默,憂也默默。
在蘇州,一到夏天,就有一種時尚在大街小巷里流轉。那就是旗袍。似乎古城蘇州的女子特別的偏愛旗袍,情有獨鐘,而且蘇州女孩子玲瓏嬌俏的身材也非常的適合旗袍。看那些身穿旗袍的女子,一個個華麗嬌小的身影,如此的生動嫵媚。記得那天傍晚和好友在十全街小轉,看見街邊的店面里幾乎全是旗袍。款款優雅嫻靜的婀娜旗袍,形成了夏日里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
有人說,旗袍是一種休閑與古樸、時尚與典雅結合得恰到好處的服裝,“有文化的東西在里面,不容輕視”。穿上的時候,女人不自覺地就會優雅起來,在不動聲色中就會流露出一種獨特的魅力。而且穿旗袍的時候,心情一定要恬淡、舒展、明媚。這樣穿起來才溫婉嫻雅,才能穿出旗袍的味道來。
是的,穿旗袍的女子如同一本精致的線裝書。天生就有著一種吐氣如蘭的氤氳之美,仿佛刻畫著唐詩宋詞的古典底蘊。
心里總有著這樣的想象:四月江南,蒙蒙的煙雨中,嬌弱的江南女子身著碎花旗袍,撐著油紙傘,在小鎮的某個巷口與他相遇,然后他們會十指糾纏,共撐著那把濕漉漉的油紙傘,徜徉流連在爬滿青苔藤蘿的江南風景之中。風繾綣地吹過他們的臉龐,遠處依稀有茉莉梔子的香氣飄來。
穿旗袍的女子也是喜歡蓮花的吧。某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白云朵朵,天空蔚藍,池中的蓮正含羞的盛放著,人,比花兒卻更為嬌艷。她們劃著小舟穿行在蓮塘里,輕盈淺笑,恬淡質樸,宛若小巧的蓮花一般,綻放在那一大片襲人的綠色中。
又或許,夏日的午后,有蟬在窗前的柳樹上嘶鳴。院子里,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穿了旗袍的女子,穿過狹長的走廊,閑推軒窗,輕搖團扇,憑欄遠望。夢里牽掛的他啊,何時才能出現在自己的視線里?“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別事誰家院”。就這樣無端的傷感著,就這樣無端的嘆息著。就這樣無端的擁有著許多的心事。
旗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穿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旗袍穿得精致婉約。不能太胖,亦不能太瘦。對于旗袍,自己一直是默默的喜歡,因為纖弱的緣故,從來不敢鼓起勇氣去穿。
直到那天,和朋友無意中路過一家小店,驚鴻一瞥看見了一件令我怦然心動的旗袍。月白的底色上點綴著幾朵淡藍與嫩黃相間的小花,那些花,完全是采用原始的手工蘇繡制作而成。我一下就愣在那里,這不是我尋覓已久的嗎?真有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緊張的穿上之后,才發現幾乎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般。讓我欣喜若狂!鏡子里的自己,竟也是這般的嫵媚生動起來。
于是,不禁又想起了那個令自己喜歡的男子。假若,能在他的面前穿上心儀的旗袍,哪怕只有一次,此生便也足矣了啊!
偶爾與旗袍同行,穿梭在喧囂紛擾的塵世中。淡然的,干凈的,悠閑的,如一闋花間清詞。在月光很美的晚上,安靜的看瓣瓣梨花,落滿雙肩。
幸好,沒有錯過,我在心底暗自歡喜著。旗袍,在我最美麗的時候,讓我擁有了一份如水,婉約的情懷。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