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其淵源追溯到古代對日神虔誠的膜拜。
太陽象征永恒、光明、生機、繁盛、溫暖和希望。
中國紅是中國人的魂,尚紅習俗的演變,記載著中國人的心路歷程,經過世代承啟、沉淀、深化和揚棄,傳統精髓逐漸嬗變為中國文化的底色,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積極入世情結,象征著熱忱、奮進、團結的民族品格。
中國紅吸納了朝陽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擷了晚霞最絢麗迷人的光芒;蒸騰著熊熊烈火的極溫;凝聚著血液最濃稠活躍的成分;糅進了相思豆最細膩的情感;浸染了楓葉最成熟的晚秋意象……
中國紅(又稱絳色)是三原色中的大紅,以此為主色調衍生出中國紅系列:嬌嫩的榴紅、深沉的棗紅、華貴的朱砂紅、樸濁的陶土紅、滄桑的鐵銹紅、鮮亮的櫻桃紅、明妍的胭脂紅、羞澀的緋紅和暖暖的橘紅。
中國紅與青花藍、琉璃黃、國槐綠、長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構成一道繽紛的中國傳統色彩風景線。
中國紅以史詩般的雄渾豪放;行云流水般的抒情寫意;張揚而不夸張,含蓄而不隱晦;既陽剛粗獷又陰柔圓潤;以大俗而大雅的審美情趣,用千變萬化的手筆,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盡情描畫,把祈福迎祥的民族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紅意味著平安、吉祥、喜慶、福祿、康壽、尊貴、和諧、團圓、成功、忠誠、勇敢、興旺、浪漫、性感、熱烈、濃郁、委婉;意味著百事順遂、驅病除災、逢兇化吉、棄惡揚善……
中國紅氤氳著古色古香的秦漢氣息;延續著盛世氣派的唐宋遺風;沿襲著燦爛輝煌的魏晉脈絡;流轉著獨領風騷的元明清神韻。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盤成一個錯綜復雜的中國結,高度概括著龍的傳人生生不息的歷史。
從朱門紅墻到紅木箱柜;從孩子的貼身肚兜到以中國紅為主題的婚禮;從本命年的腰帶、佩玉的流蘇到壽星的壽服壽桃;從添丁進口時門楣上掛的紅布條到孩子滿月時做的“滿月圓”;從舞龍燈的繡球到鑼鼓嗩吶的飾物;從深閨女兒的紅頭繩、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綢;從開張大吉的剪彩到恭賀新禧的賀卡;從銘刻著權力的印泥到記錄著功勛的錦旗;從過年過節懸掛的燈籠到家家戶戶張貼的春聯、倒福和窗花,從“壓肚腰”的壓歲紅包到除舊迎新的爆竹;從聞名遐邇的“紅、綠、黃”唐三彩到景德鎮最負盛名的“祭紅”瓷……
中國紅就這樣以農耕文化為依托,以家族意識為核心,經過多少代潛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國人的靈魂,成為當之無愧的安身立命的護身符,鎮守著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
中國紅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用夢想編織中國結。“結”諧音“吉”,用這種無聲的語言寄托對未來的希望,表達了對團圓、親密、溫馨、和諧的人生境界的企盼。中國結的繩與“神”諧音,希望借助“神”力把心愿凝聚在一個個難解難分的結里,留住夢想中的天堂。寓意“四季安康”、“祥和美滿”、“年年有余”、“紅紅火火”、“一路順風”等造型多樣、美侖美奐、色彩艷麗的如意結、吉祥結、蝴蝶結、盤長結,拓展著有限的生活空間;散見于衣食住行的各種器物的裝飾:玉器、陶瓷、銀器、扇墜、煙袋桿、窗簾、幃幔、項鏈、耳環、腰帶、鞋帶;充分發揮藝術化的想象,把粗糙的生活打磨得锃亮可鑒。
用浪漫打造中國情。三生石畔受天地精華、得雨露滋養而脫胎轉世的“絳珠草”,是愿為愛情淚盡而亡的癡情形象;可遇而不可求的“紅顏知己”,令人如沐春風,卻永遠若即若離地“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及;浪漫無極的“舉案齊眉”、“紅袖添香”,“幾度試香纖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的風情醉人魂魄;還有心心相印“剪燭西窗”的情調;“朱唇一點桃花殷”的櫻桃小口和楚楚動人的“紅酥手”;身著旗袍,香羅小扇在握的窈窕淑女;已經固化為獨具東方魅力的“中國紅”,更是中國男人崇尚的雋永意象和浪漫幻想。
用生命上釉中國瓷。祭紅的故事是可歌可泣的,折射出中國人勤勞勇敢,為追求完美理想不惜犧牲生命的的勇氣和境界。大紅色釉中國紅瓷始于唐代,“高峰出現在明初的瓷都景德鎮。景德鎮曾經流傳著一個動人的祭紅的故事,相傳為了燒出一種紅色大瓶,一名工匠的女兒不惜跳進火海,由此燒制出的祭紅成為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紅瓷。它色彩凝重,高貴肅穆,宛如雨后初晴時天空的一片紅霞。”(《中國紅百年重生記》陳峰)。
用紫砂壺沏品中國味。紫而不姹,紅而不嫣的紫砂壺,從它問世起,就與悠久的茶文化結下不解之緣。自古茶禪一味,因茶悟禪,因禪悟心。因循傳統的茶客壺朋們,在反復把玩品味、養壺養性的過程中,把紫砂壺磨挲出透著靈氣和仙氣的“雅光”,沏泡的茗香愈加恬淡悠長,因而得悟玄妙的生命哲學而拈花一笑。修煉著“歸絢爛于平淡,去粉飾而見率真”的真性,品味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閑云野鶴般的曠達和田園牧歌式的悠閑。
用絲綢傳送中國風。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象一條彩帶,歷經世代滄桑,越過無數艱險,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通過這條古道,中國人的智慧結晶如四大發明、絲綢、茶葉、瓷器等傳送到世界各國;同時引入中亞的駿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樂、醫藥;西亞的樂器、金銀器制作、天文學、數學;美洲的棉花、煙草等。
古老儒雅的中國紅轟轟烈烈地走到了今天,肩負著復興傳統國粹民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促進東西方色彩交匯與融合的重任。蘊含著東方哲理的中國紅,以其無可替代的輝煌角色,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本土走向國際,不辱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稱號。
中國紅,當象國旗的顏色,在華夏大地上高高飄揚!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