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陽很重視旗袍的細節呈現,拼接部分看不到線頭,每一個盤扣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10月9日,成都市九眼橋附近的一間私人定制旗袍工作室里,“小老板”羅陽正埋頭裁剪布料,準備縫制旗袍。
羅陽最早接觸旗袍是在親戚的縫紉店里,他被旗袍之美完全迷住了。高中畢業后,羅陽考入四川師范大學服裝學院學服裝設計專業。大二下學期,羅陽拿出兼職賺來的2萬元錢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淘來縫紉機,買來布料、工具,開始了自己的“裁縫創業路”。起步并不順利。他一口氣做了十幾套“海派”旗袍,在微博和朋友圈做推廣,但9個多月時間都沒有接到一單生意。直到有一天,一位成都女孩在微博上看到了羅陽的旗袍樣式,一連訂做了兩件,羅陽的生意才算正式開張。
隨著客人的口口相傳,訂單逐漸多起來,羅陽又開始鉆研起如何精進手藝。以前他做的“海派”旗袍比較簡潔,把身材勾勒出來就行,而傳統的“京派”旗袍工藝細致,需要包邊、鑲邊和繡邊,對制衣者的手藝要求更高。為了掌握“京派”旗袍的制作工藝,羅陽四處尋找老師傅學藝,回來一針一針自己練習。
今年8月,羅陽創立了自己的旗袍品牌,組建了一個6人團隊,負責顧客接待、經營推廣、旗袍縫制等。不到兩個月,不僅吸引了江蘇、廣東等省的客戶,還接到了來自美國、英國、挪威等海外華人華僑的訂單。
許多人都好奇,一個大男孩為什么要選擇縫制旗袍為事業。羅陽總是笑嘻嘻地回答:旗袍最能展現女性的柔美,有一種特殊的氣質和韻味,太讓人著迷了。“我在制作中特意為旗袍添加了很多細節,希望把人們對于旗袍的注意力從身材轉移到氣質和內涵上來。”羅陽透露,下一步他打算拍一部關于旗袍的微電影,拍攝一些有個性的客人,講述她們與旗袍的緣分和故事。
羅陽為一位來店鋪里試衣樣的客人量尺寸
長時間站立工作,羅陽活動一下有些酸痛的頸椎
顧客上門試衣或取衣時,羅陽會免費為客人提供旗袍上身后的藝術造型指導,并為她們拍紀念照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