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群是學越劇出身,作為茅威濤的愛徒,她曾經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力捧的臺柱,這位戲曲小生轉行進入演藝圈以后,塑造的角色也多是一些氣場強大、敢愛敢恨的大女人,諸如《步步驚心》里的八福晉、《太祖秘史》里的孟古、《楊貴妃秘史》里的謝阿蠻,也因為古裝形象深入人心,所以當她以利落短發,簡潔又時尚的造型出現在攝影棚時,要定晴看仔細再反應幾秒才能認得出來。她的外表依舊英氣逼人,但偶爾透露出來的南方女子的軟糯一面,似乎更加吸引人。
我就是那只笨鳥
我知道很多人可以邊化妝邊采訪,我做不到,可我又怕你們誤會我,覺得我矯情,其實我心里邊特著急,特怕耽誤你的時間,但是一堆人在身邊,我真沒辦法跟你聊,我做事不能一心二用,必須要專注,因為我是挺笨的一個人。在劇組,別的演員現場看一下劇本就能拍戲,我不行,我要提前很長時間去準備,先理解人物再去背臺詞,我的腦筋跟不上,速度很慢。小學老師講的笨鳥先飛,我牢牢的記了幾十年,我就是那只笨鳥。現在我每年給自己定一個指標,必須要看足30本書。我太了解自己了,因為沒有別人聰明,就想拼命的多學一點東西。我什么書都看,歷史、哲學、小說、散文、傳記,甚至道教的書。我上學的時候其實不愛看書,因為學校是應試教育,學完背完那些知識大多都拋到腦后了,但我覺得真正能留下的,其實是你思考過的東西。
因為相信自己,所以一意孤行
我人生里的幾次重大選擇,在當時看都是我自己在一意孤行。第一次是違背父母意愿去考藝校,因為我的文化課成績很好,家人希望我考大學,他們覺得農村能出一個大學生是很榮耀的事,但我卻背著他們自己跑去了杭州,那年我才13歲;第二次選擇是離開小百花越劇團,來北京闖蕩影視圈,家人朋友師長都不同意,他們覺得那么好的平臺,那么穩定的工作,怎么能說放棄就放棄,但我還是堅持已見只身一人北上;第三次就是離開公司自組工作室,因為我對自己的事業有很多想法,對自己的要求也比現在要高,比如我想接一些現代戲,改變大家對我的印象,我也想在幕后制作這一塊有所施展,這些想法必須你自己去做才可能實現。
相比前幾次的選擇,這一次其實是最困難的,因為以前你只需要過一關,來北京以后,就有公司的庇護,事事都被安排好,不用自己操心,但自己做工作室,每一個選擇,要走的每一步都是關卡,我現在的感覺有點像剛出校門的學生面對社會,特別的陌生和迷茫,有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但沒關系,只要方向在,我相信自己不管走多少步,都能到達那里。
我心里住著大小兩個女人
很多人看我的戲,覺得我是一個大女人,氣場特別強大,我是有這一面,因為以前學戲曲的時候,我演的就是小生,所以在工作狀態呈現出來的會是比較中性的感覺。而我又出生在一個小縣城,我的上邊還有兩個姐姐,爸媽生我的時候一心期盼能是一個男孩兒,結果當然是失望的,所以他們把我扔了三四次,因為沒有人要才又給撿回來,其中有一次風雪交加,我在雪地里扛了一整夜,第二天他們去看,我依然活生生的躺在那里,我覺得這種與生俱來的頑強生命力,決定了我骨子里一定是一個很堅韌的人。但我小時候就有公主情結,喜歡留長頭發,喜歡穿小碎花、小蕾絲的衣服,我心里面是有那種小女人情懷的,但只有很熟悉的人才能看到這一面。
愛情就是希望
在朋友圈里,我算是比較會照顧人的人,跟我以前演小生有關系,跟女孩兒相處就老把自己當男生,想著要讓著她們,照顧她們,盡量讓她們覺得舒服。可是作為閨蜜的話,我又不是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因為我不夠細膩,處理事情的想法會特別簡單、直線條,比如她們感情上受挫,我基本都是給她們一個大方向,比如你要相信未來會好,比如“愛情”這兩字本身就是希望。但我沒有辦法跟她們一起碎碎念的去分析那些是非對錯,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這樣的人,我腦子里有一個過濾器,不好的就忘記,我不想活在過去,我只活在未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