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當代旗袍展,是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與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聯合策劃主辦的,旨在展現海派旗袍在城市生活中的印跡,探討海派旗袍的精神所在與城市精神關系的展覽。該展覽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目標,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2012年與2013年名為“衣襲華美——百年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覽為藍本,以中國時尚產業的原創力量和新生力量為支撐,挖掘、扶持原創設計力量,整合上海旗袍高級定制中心的品牌資源,力圖使旗袍不僅僅停留在博物館內或者舞臺上,而是以新姿態展現在市民面前,讓更多人感受來自東方服飾文化的魅力。21世紀的新海派旗袍,演繹的是海派旗袍不斷追求變化的精神,體現海派旗袍的當代性與城市性。
本次展覽特別攜手6位中國當代知名設計師(排名不分先后)祁剛、武學凱、俞湘琦、蕭菲、凌雅麗和翟晏辛,顛覆傳統旗袍的固有概念和形式,創作具有當代審美情趣的服裝作品。
展覽得到了靜安區旅游局、靜安區商務委員會的鼎力支持,將于7月8日至23日在靜安嘉里中心北區一樓展出。
特邀當代設計師簡介(姓氏筆畫排序)
祁剛
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設計師,中國十大服裝設計師,曾獲上海國際時裝節“大師”勛章,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任委員,流行趨勢研究員。浙江森創服裝有限公司SCFASHION品牌藝術&設計總監。并成為明星、名流最追捧的設計師。
“讓自己的作品來說話
留下更多的設計
讓大家來想念你
我看到好看的東西 , 我就馬上記下來
來不及我就定格把它畫下來
設計的原創性和它的獨特性 , 是多么的重要”
武學凱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主任委員;上海服裝設計協會副秘書長;東華大學研究生校外導師;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理事;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頒發“金頂獎”;在巴黎盧浮宮舉辦“時尚中華”當代中國優秀時裝設計師作品發布會;代表中國首次參加米蘭時裝周“中國日”時裝發布;設計制作奧運會升旗手服裝獲“一等獎”;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原創設計大師工作室”稱號。
“傳承,很重要的一點是創新它不是復制
旗袍這么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很獨立的精神面貌
創意,有的時候不是可以去做什么
是在不經意間的一種發現
中國當代藝術影響著全球的藝術方向”
俞湘琦
長期從事紡織企業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設計、開發和研制,以及品牌的策劃和經營管理等;上海“新優美”服裝設計大賽最佳設計獎,上海國際服裝節“中華杯”服裝設計大賽銅獎。上海市“十佳優秀設計師”,上海市紡織系統文化名人稱號;2006年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湘琦工作室入駐上海世貿商城時尚設計谷,同時開辦“榭儷·尚海”高級定制工作室。
“當代旗袍最早是從上海開始的
我對上海的紡織業有很深的感情
我有一種使命感
希望拋磚引玉
讓更多的年輕設計師
在我們經典的旗袍上發揚光大”
蕭菲
CCTV時尚中國金牌設計師,法國時裝公會高級定制獎。2009年高級時裝定制品牌KingyiFaye誕生,短短三年之間,其時尚產業擴展到時裝、禮服、婚紗、高級定制系列以及珠寶。曾合作明星有范冰冰、濱崎步、黃圣依、金巧巧、茜拉等。
“創作永遠都是瘋狂的
我對美的東西會有自己一種特殊的定義
當我們打開衣柜
一定要挑一件最舒適的衣服
所以在面料上就會很苛求
設計上還是有旗袍的感覺
把這種美更好的相融合”
凌雅麗
上海十大原創設計大師工作室之“凌雅麗原創大師工作室”領銜設計師,上海市服裝研究所首席設計師,上海市科學與藝術學會理事,上海創意產業中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十大創意產業領軍人物”。2013年開創的定制品牌——Dragon & Ivory,設計風格以絕對的原創為主,圍繞設計師凌雅麗的特殊風格為靈魂,將夢幻一般的設計藝術融入服飾文化。
“我的旗袍很簡潔但是確實不一樣
這些圖形的曲線 , 必須要最美的
造型方式是一種立體的光影的
只抓住中國旗袍的感覺然后用我的方式
把圖案圖形設計變成了一個立體空間的感覺”
翟晏辛
全國新銳設計師大獎,中國第一位被邀請參加東京時裝節的設計師,世博會服裝設計主創人員,上海生活時尚頻道媒體首席嘉賓,大型舞臺劇《紅樓夢》服裝設計統籌,上海時裝周原創設計師大獎,《華人名流》時尚編輯,《品位》《時尚》等雜志特約時尚編輯。設計偏向歐美風格,但卻能從骨子里流露出強烈的中國民族情節,總是以創新設計及充滿個人哲學的藝術性而引人注目。
“中國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國家
她有融合不同的制作特色
我們用這個旗袍的感覺
盤扣、偏襟、領子、開叉、包邊
一些細節工藝在里面 , 取一到兩個點變化使用
像我們中國文化一樣經久不衰”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