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穿旗袍的風潮由來已久,從《花樣年華》的張曼玉,到《色·戒》的湯唯,再到《金陵十三釵》的倪妮她們,點燃起女性對旗袍的愛美之心。而在嘉興地區,之前也出現過“旗袍趴”等聚會,愛“民國范”的人并不在少數。進入4月,是做旗袍的高峰月,這樣的日子里,最適宜穿旗袍………

穿旗袍的風潮由來已久,從《花樣年華》的張曼玉,到《色·戒》的湯唯,再到《金陵十三釵》的倪妮她們,點燃起女性對旗袍的愛美之心。而在嘉興地區,之前也出現過“旗袍趴”等聚會,愛“民國范”的人并不在少數。進入4月,是做旗袍的高峰月,這樣的日子里,最適宜穿旗袍,不是很冷,可以露出腿來,不是很熱,旗袍貼身不嫌悶。
這個月接了上百單
來到勤儉路上的一家店面,朱慧芳和丈夫劉建網正在趕制一件新娘旗袍。大紅色的喜慶顏色,加之用金線繡出來的花朵,蕾絲外層,金邊修飾,紅艷艷、金燦燦,在日光燈下煞是好看。
“這是下個月一位新娘要穿的結婚禮服。”按照慣例,5月是結婚的大月,而新娘一般選擇的結婚禮服是一件西式白色婚紗加一件喜慶的旗袍,這也成了標配。雖然有很多嘉興新娘跑去蘇州購買禮服,但是沒時間跑遠路而且喜歡手縫禮服的新娘也不少。所以,每到4月的時候,朱慧芳和丈夫就忙得離不開縫紉機,“這個月已經接了上百單生意,有旗袍,也有西式禮服。”
而定做旗袍的,并一定是新娘子,很多新娘的媽媽、新郎的媽媽也會在婚禮上穿旗袍,既喜慶又端莊,“媽媽們來做旗袍,爸爸們來做唐裝,這樣的家庭現在很多。”因為選材、設計、打版、裁剪、縫紉等都是手工來做,朱慧芳夫妻倆一起動手,如果不是把自己逼緊一點,一天就只能做一件旗袍,“這樣的速度在4月是肯定不行的,這個月是不能停下手腳來了。”
喜愛穿旗袍的人,現在真是不少。不少白領,年紀到了40多歲,會嫌商場的衣服個性不強,但又要出席一些應酬的場合,她們就會選擇旗袍,可以平時穿著上班,又能出席應酬場合。朱慧芳有一個老主顧,是一位老師,50多歲,基本上每年都會來做一兩件旗袍,不是在春季就是在冬季,“她就是愛穿旗袍。”朱慧芳說。
中國人最適合穿旗袍
很多人覺得外國女性比較適合穿旗袍,胸大、腰細、臀部豐滿,能穿出很sex的感覺。“其實不是,最適合穿旗袍的是中國人。”朱慧芳給很多外國人做過旗袍,根據她的經驗,外國女性的腰太細、臀太大,兩者相差有30厘米以上,做出的旗袍其實并不貼身,反而是中國女性的身材,腰部和臀部相差15厘米左右,最適合穿旗袍,“我們需要腰部的曲線,但是臀部太翹,旗袍就會不合身。”
只要身材比例好,旗袍適合瘦的人也適合胖的人。“上次來了一個女顧客,她很胖,穿西式禮服不好看,就想看能不能穿旗袍。她雖然胖,但是身材比例挺好,穿旗袍很美。她辦公室的人看到了,到我這里做了7件旗袍。”朱慧芳說,對于身材比例不是很好的女性,其實可以穿兩件式的唐裝,也能做出旗袍的樣子來,“兩件式的旗袍裝可以修飾更多身材上的缺陷。”
老手藝漸行漸遠
嘉興市區做唐裝的店真不多,現在朱慧芳和丈夫都50多歲了,也在減少接單的數量,從過去做棉布旗袍,到現在旗袍只做蕾絲和錦緞的,而且他們不做來料加工,所有的衣料要在店內選擇,生意雖然會受影響,但是夫妻倆覺得這樣就足夠了。“做不動了,縫紉這個手藝,看看好像很輕松,其實很累的,我們的頸椎、肩膀、腰部都有病,而且線頭多,灰塵大。”
朱慧芳夫婦倆手藝不錯,除了旗袍,還做西式禮服、中山裝等,但是他們的手藝現在沒有人繼承,大人已經這么辛苦了,他們肯定不讓孩子接著做這個行當。“再做幾年,我們就不做了,回杭州去了。”朱慧芳和丈夫是杭州人,在嘉興做了10多年的裁縫,他們最終還是要回杭州老家去養老。
記者手記:
雖然旗袍的風潮一直沒有停歇過,但這仍然在小眾范圍內流行,很難起到一個帶動潮流的作用�?上У氖�,隨著老手藝人的歇業,一些傳統的手藝在慢慢消亡。雖然大家說,自然消亡的東西必然有消亡的理由,但是對于老傳統、老手藝,還是有保留的意義。我們無法預言幾年后會有怎樣的情景,但是現在趁著我們還能看到這些老手藝的背影,不如盡力保護吧!
聲明:《穿著旗袍婀娜多姿地走過這個春季》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67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