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靠衣裳馬靠鞍。上海人在衣著打扮方面的講究令其他城市的居民望塵莫及。如同“吃在廣州”的說法一樣,“穿在上海”構成了這個都市有別于其他地方的地域象征。上海旗袍,在那聲色各異的老上海弄堂中,似乎此物只應這里有。是那個時代上海女人的一個標志。…
人靠衣裳馬靠鞍。上海人在衣著打扮方面的講究令其他城市的居民望塵莫及。如同“吃在廣州”的說法一樣,“穿在上海”構成了這個都市有別于其他地方的地域象征。
香港世聯顧問集團的董事長林乃仁,曾擔任新天地的公關顧問。新天地動遷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林乃仁去那里的石庫門調查,他問一個老太太住戶愿不愿意搬走,老太太說愿意去住樓,可還是有一些留戀的,畢竟住了一輩子,曾在這里結婚生子。林乃仁和老太太聊了半個小時。老太太希望林乃仁能給她拍個照,但要他等一會。當老太太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換了一身鮮艷的旗袍,發髻梳得一絲不亂,唇上還涂了淡淡的口紅。讓人感嘆“這就是上海”。
老婆婆的海派旗袍是上海女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是那個時代上海女人的一個標志。上海旗袍,在那聲色各異的老上海弄堂中,似乎此物只應這里有。
旗袍,顧名思義是旗人發明的,也就是原先的滿洲女人的傳統服裝。不過,當時滿洲女人是不會穿得如此招搖開放的,那時的滿洲女服與中原女服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長袍大袖而且呈直線式,即胸、肩、腰、臀完全平直,絕不會刻意表現身材,展示曲線。不管當時的滿人如何荒蠻,畢竟,那還是個封建的年代,不由得女人如此表現身體的婀娜多姿,否則就是非禮。
旗袍脫胎于北方,但旗袍成為一大標志的,卻是在上海。如果一張招貼畫上畫一個濃妝長發的美女,一般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批認,這就是舊上海的明星、舞女、交際花。這也反映出上海在當時處于思想解放的前沿。
1921年,上海一批女中學生率先穿起了長袍。初興的式樣是一種藍布旗袍,袍身寬松,廓形平直,袍長及踝,領、襟、擺等處不施鑲滾,袖口微喇,看上去嚴冷方正。這種式樣的服裝一走上街頭,就引起了城市女性的極大興趣并競相仿效。誰都不會想到,女學生的長袍就此引發了一場女裝服飾革命。
從那時起,海派旗袍在承接傳統的同時,也開始吸收時尚,改良創新。受女學生“文明新裝”的影響,海派旗袍以簡潔、精致、細窄的剪裁最為常見,線條處理則大量使用女裝洋服連衣裙的造型方法,這些造型修正使旗袍更加稱身合體。
30年代是上海女裝最為華美、繁盛的時期,海派旗袍作為主要的流行女裝,取代上衣下裙的女性標配成為了當時最常用的時裝。式樣變化多樣,質地做工考究,讓它成為無數女性的摯愛。這其中,上海灘的名媛太太們可謂功不可沒。
30年代的上海是上流社會名媛、太太們的樂園,她們的奢華生活和追趕時髦的做派,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后的。當時,名媛、太太們大多熱衷于游泳、打高爾夫,學習飛行術、騎馬。由于崇尚西式服裝的合體和便利,海派旗袍在結構上也開始更加偏向于西式服裝的構成方法,變得長而緊身和高衩。
傳統旗袍也在上海這一開放、進取、包容的大環境的影響下,也慢慢演變成為一種中西合璧式服裝,不斷創新、不斷變化,以玲瓏突兀的女性美為榮。此時女性的典型裝扮是燙發、長襪、高跟鞋和修長的海派旗袍,呈現出女性精致玲瓏、開放活潑的形象。
說到那個時代的上海旗袍,李安的《色戒》和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不得不提。
有心人仔細計算過,
湯唯在《色·戒》里前前后后共換了27件旗袍,讓人看得嘆為觀止,已打破當年《花樣年華》中
張曼玉換了23件旗袍的紀錄。有評論說,王家衛《花樣年華》里的旗袍符合他頹廢浪漫的格調,而李安在《色·戒》中不是故意玩氣氛,而是透過旗袍的樣式與質料,點出女主角湯唯所面對環境的改變。
這是一款最為常用的旗袍,整體的裁剪中規中矩,大大的提高了適穿度,這款旗袍勝在色彩的選擇,以及面料上選用了中國水墨畫手法描繪的花卉圖案設計。更能襯托出《色戒》劇中王佳芝雖以色相誘內心卻具有清新雅致的高潔氣質。
看過《花樣年華》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個身著旗袍的張曼玉,從頭到尾被花團錦簇的旗袍密密實實的包裹著,影片中張曼玉換了二十多套旗袍,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她時而憂郁,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著女主角的心情,張曼玉不停的換旗袍,換不掉的是身上女人柔美成熟的氣息。
旗袍遇到張曼玉,六十年代的香港恍惚之間移了魂。借助旗袍演繹了另外一種風情。從容優雅的神態、冷艷高貴的氣質、凹凸有致的身材、憂郁孤獨的心情,她在影片中完美地呈現了一個時代上海女人的魅力。
上海的風情少不了上海女人,上海女人的風韻少不了旗袍。旗袍是這個城市最貼身的美麗。穿越了百年歷史的海派旗袍不但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美充分顯示出來,更促進了女性思想解放,成為了一股強大的強大的文化推動力。
如今,上海街頭仍保留著一些定制海派旗袍的專業服裝店,但光顧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中年和老年女性。真正的年輕顧客少之又少,人們似乎已經對蘊藏著歷史年輪味道的海派旗袍逐漸失去了興趣。
偶爾有迷戀舊上海三、四十年代風情的年輕人想要做上一襲正宗、漂亮的的海派旗袍,也會被店里高昂的價格嚇得退縮。而如何能夠將這帶有濃厚上海風情的海派旗袍傳承下去,光靠幾家專業定制的旗袍作坊是遠遠不夠的。
聲明:《看懂上海:旗袍,屬于上海的美麗》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309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