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那些婀娜多姿的“旗袍劇”或古典、或雅致、或妖嬈、或艷麗,宛如一幅中國畫,只是靜默不語,都能講述出劇本的九曲回腸。諸多旗袍裝的女演員也就此成就了經(jīng)典,成為觀眾心中不可磨滅的熒屏形象。下面隨小編一同來盤點熒屏的八大香艷“旗袍劇“。…
在電影電視中,旗袍的韻致猶如女人的氣質和劇本的味道一樣,成為深諳進角色和故事靈魂深處的表達。而旗袍又帶有中國文化的符號,給古色古香的熒屏增色不少,既考驗了造型師設計師的造詣,也凸顯了導演的品味。而諸多旗袍裝的女演員也就此成就了經(jīng)典,成為觀眾心中不可磨滅的熒屏形象。那些婀娜多姿的“旗袍劇”或古典、或雅致、或妖嬈、或艷麗,宛如一幅中國畫,只是靜默不語,都能講述出劇本的九曲回腸。
《花樣年華》 在懷舊的角落,依然會有很多人記得《花樣年華》中
張曼玉的23件旗袍。那綠葉配藍紅紫色花樣的旗袍,加上若隱若現(xiàn)的燈光,長廊上的艷紅窗幔,曖昧不清的倒影,旗袍和光影、氣質與主題便在一片靜止中散落開來。張曼玉本身的婀娜妙曼、冷香端凝的女子,在古典碎花、黑白條紋、淡綠相間、灰白格子中出脫出來,襯托出角色時而憂郁、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大度、時而清新、時而性感一面。每一件旗袍都代表著女主角的心情,張曼玉不停的換旗袍,換不掉的是身上女人柔美成熟的氣息。再加上美術指導張叔平的場景設計,導演王家衛(wèi)的鏡頭設置,讓故事不動聲色地艷驚四座。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有兩個版本,費穆和田壯壯。雖然從表現(xiàn)小城的手法不同,但是從新舊兩個角度詮釋了另類頹廢。舊版的殘垣斷壁,水墨畫般的旗袍點綴,新版的精致的旗 袍卷發(fā),細膩的花格門窗,新綠鵝黃的春天景色,更為詩情畫意。雖然比不上現(xiàn)代的精心雕琢,華美布景,但是這出小城之春卻在不經(jīng)意間,將旗袍的意象和女主人 公玉紋的一顰一笑留進觀眾內心。端莊的周玉紋,著舊式旗袍,燙高貴卷發(fā),舉止素雅,淡淡的旗袍風韻,淡淡的小城故事。一疊一掩地展開,倒似舊戲文里咿咿呀 呀,不徐不急的敘述,更是舊日中國的味道。
《紙醉金迷》 由高希希導演的《紙醉金迷》同片名一樣,將脂粉氣彌漫了熒屏。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在陪都重慶,
陳好主演的女大學生田佩芝由于生活所迫,最終墮落成一個交際花的坎坷一生。而陳好將清純的大學生、艱辛的家庭主婦、風情萬種的交際花等多種角色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陳好的艷麗配上旗袍紅酒的點綴,被贊有張曼玉的“旗袍風情”。為了演好該劇,陳好也付出了許多努力。先是自掏腰包,不辭辛苦地幾度飛到上海做旗袍,為了再現(xiàn)三十年代珠圓玉潤的效果,不惜形象增肥十余斤。劇中各種旗袍形象,陳好將氣質拿捏得到位。
《傾城之戀》 陳數(shù)的旗袍裝更增添了時光的韻味和質感,在《傾城之戀》中,陳數(shù)將淡淡的婉約和精致由內而外帶進了角色中。有評論說“她將內斂而極富張力的演技發(fā)揮到極限。一顰一笑、時喜時憂中展現(xiàn)出成熟女性在情感和內心上的爭斗,很有內涵和感染力”。有觀眾稱她是“穿旗袍最美的中國女演員”,陳數(shù)飾演的白流蘇嫵媚之余,更多了聰穎與智慧。
《色戒》 張愛玲的《色戒》用文字鮮活出舊上海的煙霧繚繞、麻將桌的嬉笑喧鬧、暗藏的風起云涌。而李安用光影詮釋了形色兼?zhèn)涞膹统鸸适隆km然該影片從上映始就因尺度問題掀起了軒然大波,但是從電影主題來看,李安用他獨到的見解為原著注入靈魂。
湯唯在《色戒》中的蛻變讓人們看到了她的潛力,湯唯無論是演一個害羞的年輕女孩、或是后來的一個專業(yè)且風情萬種的色誘者,都非常稱職。《色戒》中27件旗袍打破了《花樣年華》的記錄,而新生代演員湯唯在生與死、愛與恨中用形、神表現(xiàn)出了另類妖嬈。李安用旗袍樣式和料子的更換,點出湯唯飾演的角色面對環(huán)境的百變,而湯唯的眉間眼神配合旗袍,竟給旗袍增色了不少妖媚與蠱惑,實屬難得。
電視劇版《旗袍》同樣根據(jù)張愛玲的《色戒》改編,但比李安的《色戒》少了些許風塵味,片名則直接改為了旗袍這一意象,可見旗袍對于凸顯主題起到了一種象征性的作用。舊上海風情、滬上名媛風采、汪偽特務機關和日本特務機關的兇殘陰險等等在劇情中一一展現(xiàn)。而馬蘇的各種旗袍裝扮多了幾分艷麗張揚。《旗袍》制片方特意聘請了國內頂尖的服裝設計師,出重金縫制了100余套精美旗袍,連慈禧太后穿過的龍袍也被復原。馬蘇每一集戲中都將換上不同的旗袍出場,場面著實華麗。相同的故事,不同的改編,透過旗袍,《色戒》中顯得晦暗香艷,《旗袍》中顯得華麗向上。
在電影《金陵十三衩》中的冷艷旗袍造型,在灰暗的戰(zhàn)爭背景上,運用視覺語言的反差,創(chuàng)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劇效果。張藝謀便在這艷與暗的對比中,把美好撕碎了給人看。令觀眾記憶猶新的是在主題歌娓娓道來的《秦淮景》中,十三位風塵女子彈著琵琶鶯鶯燕燕走出來的場景,美艷不可方物。然而,就是在這美艷之間,戰(zhàn)爭的殘酷、侵略者的殘暴、生命的無奈、犧牲的高貴便凸現(xiàn)出來。旗袍,屬于中國人的印象美,在影片中展示了美艷與毀滅。
《愛情悠悠藥草香》與表現(xiàn)國仇家恨的大背景不同,民國愛情劇《愛情悠悠藥草香》側重于表現(xiàn)宅門爭斗,在造型上,電影《金陵十三衩》造型團隊在電視劇《愛情悠悠藥草香》中續(xù)寫“旗袍絕技”,但是這次的造型明顯走的是大家女子風范,素雅大氣,氣質逼人。而且同樣是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集體旗袍裝”,劇中六大美女角色由分別由婁藝瀟、宣萱、倪虹潔、金銘、仝曉燕、孫雅飾演,在劇中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人物性格,或淡雅、或艷麗、或張揚、或穩(wěn)重的旗袍造型量身定做。
聲明:《張曼玉陳好湯唯 盤點熒屏八大香艷“旗袍劇”》一文由傾城網(wǎng)(www.420040.com)網(wǎng)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fā)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67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