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4日晚,根據著名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說改編的滬語話劇《永遠的尹雪艷》在上海文化廣場首演,曾經百樂門歌舞升平的繁華,張叔平別出心裁做工精細用料考究的各色旗袍,還有在如今的上海街頭少有聽到原味正宗的上海話,《永遠的尹雪艷》以一個傳奇女子的傳奇經歷拉開了一幅精美…

5月4日晚,根據著名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說改編的滬語話劇《永遠的尹雪艷》在上海文化廣場首演,曾經百樂門歌舞升平的繁華,張叔平別出心裁做工精細用料考究的各色旗袍,還有在如今的上海街頭少有聽到原味正宗的上海話,《永遠的尹雪艷》以一個傳奇女子的傳奇經歷拉開了一幅精美絕倫的上海的歷史風情畫卷,展現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絕世風華和文化底蘊。
醉人的夜晚漫天星斗閃爍,一把低沉的女聲緩緩唱著“如果沒有你”,在全上海離天最近的地方——國際飯店頂層的云樓上,尹雪艷一身素白旗袍,輕搖一柄檀香扇,張口便是一聲嬌柔軟糯的上海話,迷倒一眾上海灘大亨,也迷倒了在場的觀眾。


那些年,上海的絕代風華
百樂門是上海的地標性建筑,《永遠的尹雪艷》大幕啟開伊始,映入人們眼簾的便是那矗立在舞臺上的輝煌宮殿,奢華璀璨的吊燈、婀娜搖曳的舞姿,瞬間便將觀眾帶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衣香鬢影,燈紅酒綠。
作為故事絕對的女主角,帶著幾分仙氣的尹雪艷以一襲低調奢華的銀白色旗袍亮相,當她款步走下臺階眼角微抬莞爾一笑,便毫無爭議地輕巧拿下“舞國皇后”的桂冠。而關于尹雪艷和她的那些傳奇,也從經理門童們誠惶誠恐的神色、太太小姐們略帶醋意的言談以及那些將其視為“夢想”的政界、商界大亨們眼神中,漸漸豐富和完整。黃麗婭的表演如白先勇期待的那樣舉重若輕,輕描淡寫間將尹雪艷的“說不清道不明”的魅力一展無遺。她穿梭在各色人等中,每到之處必然引來眾生矚目,然而她本身卻又那樣的素淡清雅,對于那些贊嘆或是非議、崇拜或是不屑,她甚至都懶得抬下眼角,偏偏她又永遠那樣青春貌美,像一條九尾狐那樣永生。黃麗婭表示,尹雪艷是上海的一種象征,骨子里有其他城市沒有的精神,尹雪艷是上海的尤物。
除了百樂門外,滬語話劇《永遠的尹雪艷》還再現了國際飯店云樓等頗具上海風情的標志性地點,令觀眾徜徉在上海的歷史畫卷中,直到走出劇場,仿佛呼吸到的也是當年的空氣。“有尹雪艷的地方,就是上海。”《永遠的尹雪艷》將上海的絕代風華全部投射在這個奇特的女子身上,在她素淡的旗袍上描畫出了一座無形的城市——上海。


那些年,上海的吳儂軟語
全劇演員除了要講一口標準的上海話外,一舉一動都要有標準的上海味。三位男主角:扮演徐壯圖的胡歌、王貴生的黃浩、洪處長的梁偉平、一出場,皆是西裝革履,發型油光可鑒,或手持雪茄,或戴一副金絲邊眼鏡,全是活脫脫一副上海大亨的形象。
劇中最讓人驚艷的當屬胡歌,這個游走在“仙劍”、“軒轅劍”等若干魔幻電視劇中的“大俠”,在褪去了壞壞酷酷的耍帥、無厘頭式的搞笑后,多了份“上海男人”的內斂、婉約和擔當。從在百樂門初遇尹雪艷時的情竇初開,到臺北再相逢時的笑談自若,徐壯圖自血氣方剛的愣頭青到睿智熟男的演變,也正是胡歌作為影視劇當紅明星,屹立影視界仍然如日中天的奧秘所在。更讓人驚訝的是,在經過短期集訓后,胡歌這個“上海俊男”的家鄉話也是突飛猛進,臺上他和“老上海”們對話已然是“無縫嫁接”,全然沒有“八零后”上海話的疙里疙瘩。而他在演技上的多變和爆發力也讓觀眾連連喝彩!
當然,除了胡歌,表現極具顛覆性黃浩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個每晚在新聞坊中準時露臉的好男人,搖身一變就成了臺上斜叼雪茄、說話結巴、卻又揮金如土的王貴生。號稱要把尹雪艷用水晶鏈子牽回家的他,可謂是美人裙下臣中第一個甘愿為其犧牲的男人,出場雖然只有短短兩場戲,卻讓人對這個粗俗卻真情的男人多了一份不舍。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四位上海麻將太太,身穿精致的旗袍,玻璃絲襪高跟鞋,麻將桌上從來就管不住自己那張嘴,東家長西家短。一桌麻將從上海打到臺北,嘰嘰喳喳的上海話也從上海說到了臺北,時而令人忍俊,時而令人唏噓。那一份文化上的鄉愁,也從當年綿延牽連到今天,成為引發觀眾內心共鳴的情結和魅力。

那些年,上海的衣食住行
或許百樂門至今仍是外來者對上海的第一印象,但《永遠的尹雪艷》并沒有僅僅只是重現上海的地標性建筑,而是連上海的標志性吃喝也有所涉及。全劇的時間地點跨度很大,從上海到臺北,尹雪艷和一眾上海太太把上海的吃喝玩樂都帶到了臺北——她們打著麻將,討論著晚上的飯局,黃金蝦、醉蟹、熗蝦……一道道菜名報上來,已經饞倒了不少上海觀眾,還有老半齋、德興館、王寶和這些如今依然鼎鼎有名的上海菜館,光說名字就令劇場里彌漫起了濃濃的上海味道。
在滬語話劇《永遠的尹雪艷》中,最為觀眾所津津樂道的應該就是張叔平設計的旗袍了。在白先勇的原著中,“九尾狐”尹雪艷始終身著素白旗袍,與其他舞女的香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她迷倒一眾上海大亨小開的原因。劇中,黃麗婭扮演的尹雪艷一出場便艷壓群芳,一身銀白色旗袍,手搖檀香扇,裊裊婷婷地走來……
整場演出中,尹雪艷換了好幾套旗袍,但基本上以素白為主,每一套都看得人心神動搖。可以說,張叔平的旗袍為黃麗婭增色不少。除了演員的旗袍外,劇中所有的道具也嚴格按照老上海風情定制,留聲機、桌椅等所有微小至細節的道具都處處體現出了上海的味道,令觀眾一窺當年上海人的衣食住行的品格和文化風韻。
聲明:《大型滬語話劇《永遠的尹雪艷》首輪演出圓滿成功》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8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