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無淚》中張檬飾演的海蘭珠
在后宮眾多后妃中,天生麗質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極惟獨鐘愛宸妃海蘭珠。天聰七年(1633年),哲哲皇后的母親科爾沁大妃偕同次妃(莊妃、宸妃的生母)來到沈陽朝見皇太極。
皇太極招待得極為熱情,雙方在盛宴言歡之際,提到了將海蘭珠送入宮中侍奉皇太極之事。皇太極早就聞知海蘭珠生得是天姿國色、月貌花容,且稟性賢淑文靜,不可多得,也很愿意將海蘭珠納入宮中,于是雙方定下了這門親事。第二年,海蘭珠由兄長吳克善陪同來沈陽與皇太極成婚。
婚后,海蘭珠倍受皇太極的恩寵,兩人是情投意合,相親相愛。皇太極將一腔柔情都付與了海蘭珠。在崇德元年冊封后妃時,海蘭珠被封為關睢宮宸妃,地位僅次于清寧宮皇后。
愛妃產子,皇太極大會群臣,盛筵賓客,同時頒發大赦令,釋放了許多囚犯。他的理論根據是“自古以來人君有誕子之慶,必頒大赦于國中,此古帝王之隆規”。
然而,前7個皇子誕生時,并未舉行什么大型慶典活動,也未大赦。之后,莊妃生第9子,麟處宮貴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辦理。由此可見,皇太極是將宸妃生的皇八子作為“儲君”來對待的。因寵愛宸妃而寵皇八子,也算是“愛屋及烏”吧。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宸妃生下了一個男孩,這是皇太極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異常高興,馬上宣布將皇八子定為皇儲,并破天荒地頒布了大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在金鑾殿、清寧宮等處大宴賓客,盛況空前。
誰料想,皇八子出生僅半年就突然夭折了。宸妃受不了這個沉重的打擊,從此郁郁寡歡,不思茶飯,身體逐漸虛弱下去。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極正在松錦戰場上指揮大軍對明軍展開攻擊,忽然傳來了宸妃病重的消息。皇太極吃了一驚,將軍務托給多爾袞等將領們,自己啟駕奔回沈陽。
十七日五鼓時分,皇太極的車駕剛進沈陽城門,就聽到了宸妃病逝的噩耗。皇太極的心幾乎碎了,來到宸妃的靈柩前,他痛悼離去了的心上人,禁不住掩面大哭起來。他下令,對宸妃的喪殮,一切都要從厚發送。宸妃死后,皇太極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
他為宸妃安排了各種各樣的祭奠活動,追封宸妃為“元妃”,謚號定為“敏惠恭和”。他屢次率領王公大臣們到宸妃殯所致奠,并且宣布在為宸妃發喪期間,免去朝賀儀式,停止國內的筵宴樂舞。膽敢違犯禁令的,地位再高的也要受到處罰。郡王阿達禮、輔國公扎哈納都因為在此期間尋歡作樂而被削去了爵位。
皇太極本人由于憂傷過度,有一次他竟忽然昏厥過去。宸妃去世后的第二年,松錦決戰結束了,清朝逐鹿中原、定鼎九州已成水到渠成之勢。可是,皇太極卻無法實現這一大業了。多年操勞軍務和四處征戰,已經耗盡了他的精力,對宸妃的思念與難解的憂傷,嚴重損害了皇太極的健康,以致他的身體日漸衰弱,甚至連日常朝政也“難以躬親辦理”。在宸妃去世兩年之后,皇太極也病入膏肓,死在清寧宮,享年52歲。
歷史記載皇太極是“無疾而崩”,年僅52歲怎么算是無疾而終呢?傳說與多爾袞有關,但史學界對他的死至今尚無定論,也許宸妃海蘭珠的早逝,是一個重要原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