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眾多的后妃中,慈禧可能是緋聞最多的。她執掌了晚清48年,以至于影響了中國的近代格局。當我們一提到她,總覺得她是和武則天一樣的女人,漂亮、狡詐、狠毒、淫蕩...當咸豐皇帝駕崩以后,慈禧就逐漸開始權傾天下,當時的她年僅26歲,算是青年守寡,民間傳說她雖然身為當時清朝的執掌者,卻仍然難耐空房寂寞,于是她也像唐代的武則天那樣,不免借助聲色消遣,甚至養了專供自己淫樂的“男寵”。
楊小樓
慈禧從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享盡了尊榮富貴。她一直追求權欲和享受,在生活上也是奢侈靡費,揮霍無度。凡是享樂的事情,如美食華服、戲劇紙牌、游山玩水、美容延壽、書法攝影等等,她都無所不好。慈禧在后宮尤其喜歡聽戲,唱戲。清宮中本有由太監們組成的“西苑戲班”,演技還不錯,可慈禧就是看不上眼,借口他們音色干澀,讓大總管李蓮英引見名伶入宮獻藝。戲唱完之后,總會留一人住在內宮,名為說戲,實為宣淫。據傳,當時的著名武生楊小樓就格外受其恩寵,特意給他起了小名喚作“三元”,常常給予“特賞”,而且一賞就是兩份,宮內宮外皆傳這段風流韻事,后來楊小樓害怕禍及己身,跑到北京西便門外白云觀當了道士。慈禧聞之,仍然念念不忘,一再傳他入宮唱戲,楊小樓只好佯裝瘋癲,才躲過了慈禧的糾纏。
總管太監李蓮英明白慈禧的饑渴,為了供其淫樂,便在宮內設置暗房,不斷挑選俊俏伶人入內,慈禧一概欣納不拒,由此也就離不開這位大內總管,親賜李蓮英二品頂戴,以示恩寵。慈禧的男寵并不僅僅限于名伶,社會上年齡英俊的男子她也喜歡,據清末學者文延式《聞塵偶記》載:光緒七年(1881年),李蓮英把琉璃廠一位姓白的美男子引入宮內,受到慈禧的喜愛,不久即有身孕。這事被慈安太后查知,認為總算抓住了慈禧的把柄,想好好整治一下,以肅宮規。慈安秘密傳來禮部要員,想要借此除掉慈禧。此人深知慈禧的手段,奉勸慈安務必謹慎行事。事隔不久,慈安就暴斃宮中,慈禧有孕一事也就再沒有人提說了。
除去這個姓白的男子外,據說慈禧還看上了一位名叫姚保生的御醫。此人年過五旬,長身俊偉,談吐儒雅,多次被召到儲秀宮為其“診脈”。起初,慈禧隔著紗帳,只把玉腕露在外面,后來索性除去這些瑣禮,不僅言語隨便,而且還能上床。由此宮中起了風聲,引出不少緋聞。
其實,這些傳說與事實并不符合。慈禧自小生長京城,確實愛聽京戲,但當時的王公大臣甚至包括光緒皇帝都對京戲著迷。這些人看戲,淡然不能像平常百姓那樣去鉆戲園子,只能讓戲班進宮。許多名角如譚鑫培,陳德霖,王瑤卿等,常常入宮演戲,時稱“內延供奉”這種“供奉”不是白盡義務,內務府會按月發給錢,糧;如果遇上慈禧高興,還會給些特賞,像戒指,玉件,朝珠,絲帶等,有時還給“紅包”,內有100兩銀子。
經常入宮演戲的“供奉”中,確有名須生譚鑫培的義子,武生楊小樓。他扮相俊美,嗓音洪亮,地功扎實,而且人又年輕,確實很討慈禧喜歡,但慈禧喜歡的是楊小樓的演技。楊小樓出演的《長坂坡》,《連環套》,《落馬潮》等“八大拿”戲,幾乎是慈禧百看不厭的劇目。“楊小樓”這個名字為藝名,他的“三元”之名并非慈禧所賜,而是他的原名,不大為人所知。楊小樓有時拿雙份“特賞”,并非慈禧所賜,而是代義父譚鑫培領取。
至于《聞塵偶記》所言,本來記載的就是世間傳言,說慈禧是害怕“淫行”敗露而將慈安害死,只是一種難以證實的傳言。而御醫姚保生是光緒六年至八年其間因慈禧多病而遍召天下名醫中的一位,他為慈禧治病出力較多而所得賜賞也多,一些御醫出于妒意而故意散步他的壞話。慈禧當時是重病之人,姚保生即使渾身是膽,當時也不敢和慈禧做茍且之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