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玉、范冰冰這對搭檔再度合作的懸疑愛情片《二次曝光》,仍舊以李玉導演最擅長的80后女性內心成長史為主題,保留原有的個人風格,以一個精神分裂狀態的女子內心自我重建過程的故事,表達了李玉導演毫不掩飾的商業追求。
類型混搭,誠意可嘉
作為已經有自己獨特風格,也憑借《蘋果》、《觀音山》獲得觀眾認可的成熟導演,李玉此次執導《二次曝光》,可以說是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影片前半段詭異卻又真實的懸疑電影風格,有著標準驚悚片的氛圍。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李玉導演并沒有延著這條類型片之路繼續發展下去,在影片中段,借用精神分析法迅速把前半段詭譎的敘事拉回到她習慣的松散型個人化敘事當中。
雖然可以感知導演想要通過影片前半段的虛幻與后半段的真實,形成鮮明對比,來達到她全新的敘事風格表述,但是前后兩段在風格和劇情上巨大的轉折,還是令不少觀眾感覺吃不消。此外,影片信息量太過龐雜,故事主線之外的寓意深刻,但是難免容易搶走主線的風采,觀眾接受度有限。
“范爺”演出隱秘成長史
作為第三次與李玉導演合作的范冰冰,兩人之間的默契顯然已經超越一般演員與導演之間的關系。再加上整部影片完全從范冰冰飾演的“宋其”個人視角出發,范爺的強大氣場,個人演技都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范冰冰也幫助李玉,將這個有關中國80后女孩個人隱秘成長史的故事,完成到極致。兩人的相互成就可以說是《二次曝光》最引人注目的一點。
馮紹峰在片中分別飾演宋其幻想中和現實中的男友,兩種有著細微差別的性格,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個人親和力起到很大作用,角色令人信服。稍微可惜的是,作為男一號,在影片后半段缺席了將近半個多小時,角色性格和作用難免有點斷裂,這也是影響觀眾觀感的一個重點。
《二次曝光》中的內外景、道具與角色的空間關系十分合襯,水與鏡子是貫穿全片的標志,它們實際都透著現實與虛幻的表里關系。片頭就是水穿漣漪,直點主題。水下代表記憶,是宋其最不愿面對的東西。每每接觸水,都會出現幻覺知難而退。撞死劉建后在河里清洗和謀殺閨蜜后的洗澡,都有一種“洗清罪惡”的象征。李玉對水與心理的表現在《觀音山》MV中已有涉及,在《二》中它被再度放大。用水來象征疆界與組織的泯滅。水在精神分析學中具同等意義,象征人之初與世界合二為一的“汪洋式”愛欲狀態和異化的個體間對失去整體的緬懷。許多心理片都會以鏡子作為雙重人格的暗示。如果說水有種“隱藏”關系,那么鏡子則是“對照”關系,它被用來強調現實與虛幻的相互作用。鏡子比水更直觀,也更能讓觀眾理解角色的雙重性。
母親慘死的童年陰影在宋其心中形成一種無法抹去的夢魘。戀兄則是被壓抑的欲望+偽裝起來的滿足。她成年后的“選擇性失憶”與“妄想癥”既修復了創傷又填補了心靈。起初對劉東只是暗戀,后逐漸發展為意淫和愈加真實的妄想中,最終演變為既是同事又是情侶的“醫生劉東”。這樣就能形影不離,從此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
閨蜜要出國,她的精神寄托再度沒了著落,因而要再憑假想拯救心靈。童年創傷的潛意識轉嫁到不自覺的妄想中。母親的咎由自取作為一種威脅彌漫其中,進一步把“賢妻良母”角色否定,將“不忠”安排在假想的閨蜜與男友之間,以“弒母”作出發點,既有自身成長的意義,也有抬高父權壓倒母權的話音。因為故事上對生父養父都予以同情,將母親的欺騙一語道破。宋其在為一病患做咨詢時,她說:“女孩都是心疼媽媽的”,這話其實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女性歷來以“媽媽”當作角色楷模,她用“弒母”超越媽媽,絕對不要變成媽媽,更絕對不要繼承她的地位。因此,該角色在小西身上“借尸還魂”。
之后,其身份再度變成受害者形象,并把一切錯誤歸咎于自己。編劇設計養父車禍的情節,為后來宋其與生父的立場認同打下伏筆,養父逝去的戲碼正好迎合了心理學上的“重建父親”,以生父取代養父。生父病故后,宋其希望他還活著,所以幻想他時時刻刻陪伴著自己,也對應了生父那句“將來時時刻刻帶著他”。要從愛與失落中解脫,不論是愛情或是家庭,工作是唯一的避難所。宋其表面上是個咨詢師,而實際上是個不折不扣的病患,使之恰當地混淆了創傷與治愈。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