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繼《木蘭詩篇》、《白毛女》之后,著名歌唱家譚晶將于10月10日和11日再登國家大劇院,參加大型史詩音樂劇《文成公主》的兩場首演。今日,劇組首度曝光該劇目前為止唯一的一組劇照。…




繼《木蘭詩篇》、《白毛女》之后,著名歌唱家
譚晶將于10月10日和11日再登國家大劇院,參加大型史詩音樂劇《
文成公主》的兩場首演。今日,劇組首度曝光該劇目前為止唯一的一組劇照。
大愛無疆 給你直指人心的震撼
《文成公主》由西藏自治區區委和區政府、拉薩市委市政府、西藏自治區委宣傳部主辦,拉薩布達拉旅游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水盛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承辦,是為建設好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努力推動西藏特別是拉薩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而重磅打造的大型史詩音樂劇。
《文成公主》集合了中國頂尖的藝術團隊,總導演梅帥元先生是中國實景山水演出創始人,曾經執導了《印象·劉三姐》、《天門狐仙》、《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多部大型實景演出作品。編劇張仁勝,導演嚴文龍,音樂總監張驍等均參與過多部大型實景演出作品的創作,受到廣泛好評。
作為新時代中國歌壇的領軍人物,譚晶的歌聲融匯民族、通俗、美聲的三種唱法之美,舞臺形象端莊大氣,難得的是還具有豐富舞臺劇表演經驗,因此成為這部史詩音樂劇主演的不二人選。在此次發布的劇照中,譚晶頭部微仰、雙手合什,面部充滿詳和與寧靜,具備鮮明漢族特色與藏族特點的服飾和諧的披掛在“和諧女神”身上,大氣之中又透著一股和氣。而在劇組早前發布的海報當中,譚晶身著藏族最高級別的新娘服飾,屹立在日月山下黃色的油菜花之中,面向東方,遠眺長安……其“天下沒有遠方,人間都是故鄉”的宣傳語不僅昭示出漢藏同宗、民族大團結的和諧氣氛,更帶給觀者直指人心的溫暖與震撼。
“西藏有著神奇壯美的人文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這一切都為《文成公主》奠定了大氣、厚重的底色。這次整體藝術風格是大氣厚重之中兼具細膩柔美,與文成公主胸懷天下的博大胸懷相輔相成,與她心系蒼生的大愛精神相得益彰。可以說,大美是大愛的外在表現,而大愛是大美的內涵和靈魂。”總導演梅帥元介紹說。
鐘愛“文成” 譚晶詮釋中華女性美麗傳奇
該劇首次從藏族人民的視角出發,融入藏族藝術元素,并運用高科技視聽手段表現文成公主。故事主線是關于一個美麗善良、堅毅勇敢的少女情感跋涉和信仰征程的故事,文成公主將個人的愛情、命運與人類大愛合而為一,將人性與神性完美融合,最終完成精神的涅槃,成就了一位偉大女性的美麗傳奇,譜寫出漢藏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壯麗詩篇。
劇中還借鑒了很多藏族的民間傳說:文成公主摔碎日月寶鏡,寶鏡碎成兩半,變成日月山;文成公主思鄉情切,淚水匯聚倒淌成河;松贊干布為了幫助文成公主排解寂寞,召來五彩花神翩翩起舞;行進途中遭遇雪崩,釋迦牟尼佛像顯靈,劈開雪山,救出文成公主等。
除此之外,該劇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濃烈醇厚的情感沖擊:既有文成公主對父母的眷戀之情,對故土難舍難離的思鄉之情,也有對松贊干布的深愛之情,對藏族人民的真摯熱愛之情,對天下蒼生的體恤悲憫之情……
如此蕩氣回腸的大愛故事,以及富有張力的人物形象,讓譚晶對文成公主“癡心”不已,拿到劇本之后,一有空閑就會習慣性地“心中走戲”,這個習慣一直伴隨她至今,比如有一次正與好友笑談,忽然手撫頭發,似乎在抓住一只聞香而來的蜜蜂,從此被朋友笑稱“戲癡”。
“‘文成公主’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譚晶說。
一直以來,譚晶對于藏族文化都情有獨鐘,她的成名曲《在那東山頂上》在西藏地區廣為流傳,贏得了“天籟之聲”的美譽,同時她也將藏族原生態音樂唱響了全世界。此次演出《文成公主》,不僅讓她得以再續前緣,充分演繹藏族文化,更豐富了她不斷增加的舞臺劇表演種類。
10月10日和11日,譚晶即將帶著對“前輩”的景仰之情登上國家大劇院,用古今交融的方式,向全世界觀眾詮釋一個不一樣的“文成公主”……
聲明:《“文成公主”曝劇照 譚晶10日亮相國家大劇院》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63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