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王志文、張國立領銜主演的商戰情感巨作《青瓷》自6月4日起登陸湖南衛視熱播。導演李駿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一一回答了《青瓷》自播出以來獲得的各界反饋,透露《青瓷》的臺詞追求莎士比亞式的華麗感,“雖然貼近現實,可不是講家長里短。”…

王志文、張國立領銜主演的商戰情感巨作《青瓷》自6月4日起登陸湖南衛視和樂視網及樂視TV3D云視頻超清機后,一方面作為湖南衛視救視押寶之作而備受矚目,另一方面則又因為開篇過于“高端”在普遍叫好聲中收視率意外遇冷,為此,導演李駿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一一回答了《青瓷》自播出以來獲得的各界反饋,透露《青瓷》的臺詞追求莎士比亞式的華麗感,“雖然貼近現實,可不是講家長里短。”
自信:《青瓷》已經成功在藝術創作和商業盈利上
《青瓷》原著來自浮石的小說,來自真實故事中的人物關系網錯綜復雜,讓這部打著“高智商”口號的商戰劇在播出后遇到了最大的難題--觀眾看不懂,也直接投射到這部電視劇的開播收視率上,導演李駿坦言自己并不在意收視率,對他而言,《青瓷》更像是一部藝術作品,能夠借這樣一部作品傳達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同時還能在商業角度盈利的話,《青瓷》就已經成功了。“《青瓷》的臺詞我追求一種莎士比亞式的華麗感,不要那么太生活化,因為我們雖然貼近現實,可不是講家長里短的,所以臺詞上稍稍帶一些雕琢會比較好。像劇中張國立談欲望那一段,就是典型。如果我原本就是沖大眾收視去的,我可以不拍《青瓷》這樣很多人反映‘看不懂’的劇,我大可以再去拍一部《落地請開手機》。”
自酌:舍孫紅雷選王志文 越是戲骨越不改動劇本
雖然并不在意收視率,但對《青瓷》的選角,導演李駿沒少費心。之所以和片方討論之后舍棄由孫紅雷擔任“張仲平”一角的原因并不是因為自己跟王志文是大學同學,交情深厚,而是考慮到張仲平的年齡、閱歷和氣質,“如果是一個氣質比較鋒芒外露的角色,那當然是紅雷更合適,但《青瓷》里的張仲平是個中年儒商,見人三分笑,這個人的氣質是內斂的,王志文老師更合適。”和張國立、李幼斌等眾多戲骨合作過的李駿認為越是能把握角色的人,越不會要求改動劇本,“王志文老師很早就做功課了,他的表演功力創造了張仲平,讓晦澀的語言通過他的表演為人所了解,這就是大腕之所以為大腕的地方。”
自省:《青瓷》冷中有暖 結局很理想化
一部《落地請開手機》,讓內地觀眾認識了導演李駿,也驚嘆于他個人色彩強烈的導演風格。但在《青瓷》開篇一場爛尾高樓豪賭人生的戲碼中,隱約可見《落地》中出現過的緊張感被處理得柔和了許多,而是將重心從現場緊迫感轉移到對人性的關注上。《青瓷》中張仲平、杜江等角色說謊成性,令不少觀眾認為《青瓷》不教好,李駿解釋道:“文藝作品有它的職責,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讓人們去思考,向人們傳達善良的內核。”李駿透露其實《青瓷》結局很理想化,像巴爾扎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一樣,《青瓷》冷中帶暖的大結局是一種自我反省和自我救贖,這也解讀了劇中涉及和探討的官商關系。
聲明:《《青瓷》真實但非家長里短 李駿贊王志文夠大腕》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65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