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和偉、王麗坤、沙溢、蘇巖等主演的心理諜戰劇《青盲》在各個衛視的播出已經接近尾聲,網絡點擊率飆升的同時,收視也穩居衛視前三甲。相比于以往諜戰劇主打男性觀眾,該劇懸疑刺激的營救和糾結壓抑的情感也贏得女觀眾的青睞,一時形成了“男人看智斗,女人看愛情”的“男女同吃”局面。劇中,張海峰、王玲雨、徐行良的“三角戀”令女觀眾虐心,而張海峰為完成任務利用王玲雨對自己的癡情也關照當下,引發了公眾對“功利性情感”的思考。
女觀眾熱衷情感戲 癡心王麗坤被指“傻女人”
以往諜戰劇,基本上都是男觀眾在追捧,女觀眾對此不太感冒。然而正在四大衛視熱播的諜戰劇《青盲》卻改變了這種情況。該劇出品人馬中駿表示:“以情感戲作為諜戰劇中的重要一條線,這是以往諜戰戲很少有的。當初做這部戲,我們就綜合考慮到男女觀眾的欣賞喜好,希望能做到諜戰劇‘男女通吃’,從目前的收視反饋看,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正如馬中駿所說,《青盲》播出后,懸疑刺激的獄中營救和糾結壓抑的亂世情感不僅備受男觀眾追捧,也贏得了女觀眾的罕見青睞,多重看點下該劇被網友總結為“男人看智斗,女人看愛情。”劇中,于和偉、王麗坤、沙溢的“三角戀”令女觀眾虐心。于和偉飾演的我黨特工張海峰和王麗坤飾演的國民黨軍醫王玲雨十年前本是一對恩愛情侶,然而因為任務需要,張海峰卻在婚禮現場拋棄王玲雨,致使其十年里都活在痛苦中。十年后,王玲雨與張海峰在白山館再次相遇,她沉睡的情感再度被喚醒,一方面糾結于舊愛和十年陪伴自己的徐行良(沙溢飾)之間;另一方面又余情未了,即便知道張海峰在利用自己,她也多次提供幫助,希望重溫舊夢。對此,有女觀眾感嘆“癡心的王玲雨就是個傻女人,太可悲了。從頭到尾,她都是感情的犧牲品。”還有女觀眾恨其不爭“王玲雨很傻很天真,明知道自己被張海峰利用,還心甘情愿,讓我說你什么好呢?典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你怎么就不長記性呢?”
于和偉救人仍被批 “功利性情感”照進現實
這邊廂觀眾對王玲雨既同情又氣惱,那邊廂對張海峰也是愛恨交織,情緒復雜。“張海峰主動入獄救人,勇氣可嘉,營救過程中表現出的高智商也令人嘆服。但他為完成任務,利用王玲雨對自己的感情,就太功利,太不男人了。”還有女觀眾感同身受,痛批張海峰是英雄外表下的感情騙子。“救人想別的辦法啊!怎么能在心愛的女人身上打主意。欺騙感情,傷害女友換來的成功,你就心安理得?這樣的英雄我們不歡迎。”
觀眾之所以對張海峰、王玲雨又愛又恨,歸根結底在于公眾對“功利性愛情”的不齒。平心而論,盡管張海峰利用王玲雨,是為了犧牲個人情感,盡快救出“小貓”,情有可原,但大義背后,利用情感達到某種目的總是不正確,不道德的。張海峰為完成任務,接近舊愛,再聯系當下現實,這何嘗不是社會一些“功利性情感”的反映? 出品人馬中駿表示,現在的人普遍有一種不安全感,是因為復雜社會中人心難辨,人們往往急功近利,缺乏信任感。“當下利用愛情,婚姻騙財產、騙戶口、贏升遷;利用親情、友情搏出位,賺取名譽和地位或復仇的現象的確客觀存在。在某些人眼里,愛情、親情、友情已經成了籌碼和跳板,都是可以被利用的。”
馬中駿認為,帶有目的性的情感,是不純潔,不道德的,這種‘情感陰謀’于人于己都是種傷害。“久而久之,人們會活在謊言和假象中,承受被愚弄的痛苦并由此自發懷疑來自他人情感的動機,人際的和睦、社會的和諧也就無從談起。如果說為了救人,張海峰對王玲雨是善意的謊言,那生活中的‘功利性情感’則是真實的趨利,不可原諒。我希望觀眾看過《青盲》后能認識到這點:人與人應該坦誠相對,情感上少一點功利性,多一些真情實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