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成和佟麗婭“因戲生情”,回頭再看看文章、陳建斌、沙溢、徐崢、鄧超、姜文……全靠“劇組戀情”抱得美人歸。知名資深情感專家、婚姻家庭咨詢師周小鵬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劇組生活的確是演員滋生愛情的最佳土壤。
相識:男方一見鐘情 女方日久生情
記者采訪多組有過“劇組戀情”的明星夫妻,提及自己的愛情故事,他們出奇地一致:男方初識女方時就有好感,但女方卻稱:“我們不是一見鐘情,而是日久生情。”
沙溢對記者說:“2009年,我去參加她主持的《胡可星感覺》,對她印象非常好。”而胡可則說:“我當時只感覺這個男人很會聊天,但真正進入曖昧階段,是幾個月后我倆一起去西安拍電視劇《闖蕩》。拍戲后一幫人經常一起出去吃飯、唱歌,通過幾個月的相處,也越發感覺到很投緣。”胡可說,《闖蕩》殺青后兩人回到北京,才將窗戶紙捅破,“一開始也有顧慮,兩人都是演員,在一起的時間少,面對的誘惑也比較多,但隨著了解的加深,我發現他是一個懂得承擔責任的男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終讓結婚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專家:男性認可女性只要幾分鐘
“明星和平常人戀愛模式都一樣,通常男性認可某個女性成為婚姻伴侶,只需要花費幾分鐘,而女性更具有‘被感動的特質’,她們認可日久生情的戀情模式,相信時間考驗一切的真理。”資深情感專家周小鵬解釋,有相同生活圈的男女,更容易產生感情,“快節奏生活讓現代人喪失許多交往機會,所以在生活背景相同的圈子中,更容易找到相近情感訴求的對象。”
相知:片場相互幫助利于產生愛情
“劇組就像一個小社會,兩三個月相處,基本你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片場通常遠離城市,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而且沒有生活中瑣事的牽絆,更容易產生愛情。”擔任多部偶像劇副導演的王峰對記者說。
馮遠征、梁丹妮相識于電影《豺狼入室》劇組,馮遠征飾演一個殺人犯,梁丹妮則扮演被他劫持的女人,“那時候我生了一場病,出水痘,基本上體無完膚,多虧梁丹妮的照顧和幫助,讓我心生好感。”昨日馮遠征透露,因為梁丹妮年齡比馮遠征稍大,當時知名度也比他高出很多,兩人感情曾遇到阻礙,“從戀愛到最后結婚,雙方的父母和朋友基本上沒有一個人贊成,我冷靜考慮后覺得婚姻是兩個人的將來,所有附加條件都不是問題,還是義無反顧求了婚。”
專家:角色、劇情也是催化劑
“劇組戀情,就跟辦公室戀情一樣,如果一方加入體貼和關心,就更讓對方感動。”不過周小鵬也表示,如果一個演員百分之百投入角色,將可能發生現實、戲劇分不清的狀況,“這也成為感情的催化劑,使當事人將戲中的情感移植到現實,這點在年輕演員身上更容易發生。”
相戀:一開始都是偷偷摸摸
提及“劇組戀情”對公眾的態度,明星們都刻意選擇低調。蔣勤勤、陳建斌是在山西拍攝《喬家大院》時產生戀情的,蔣勤勤昨日說:“我跟‘陳老師’(陳建斌)之間的事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是我們當時很不愿意看到的。”而陳建斌也說:“從頭到尾,我其實沒有對記者說任何關于感情的事,這些事太小,跟我的戲不能放在一起,如果我沒演喬致庸,我陳建斌不值一提,而愛情應該是自然的,在《喬家大院》‘大我’面前,我的感情只算是‘小我’。”
專家:隱瞞戀情是對抗“圍觀焦躁癥”
“大部分人在戀愛初期會選擇低調,熱戀期不希望被人說三道四,戀愛是件很自我的事。”周小鵬解釋,為了避免“被圍觀”后產生的焦躁癥,“他們寧愿先低調處理,等到穩定后再公布或一直隱瞞,對公眾人物來說,這都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現。”
相愛:被動選擇公開戀情
雖然想低調戀愛,但在外力的作用下,“劇組戀情”多以大白于天下收場。
陳思成、佟麗婭在《北京愛情故事》播出期間,就被傳出因戲生情,但兩人始終不承認,對此佟麗婭昨日解釋:“起初公司對公開戀情有意見,他們覺得女演員處于上升期,最好不要公布戀情,但我屬于不會說謊的人,有時候媒體問,我只能笑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倆一起看電影、逛街,墨鏡、口罩、帽子全副武裝,時間必須趕在零點、午夜人少的場次。連去外地工作,甚至要刻意錯開航班,這樣談戀愛實在太辛苦了。”佟麗婭說,陳思成對公開戀情一直沒有意見,最終自己實在扛不住偷摸戀愛,只能選擇微博高調宣布。
專家:公開是“劇組戀情”穩定化的表現
周小鵬解釋,躲避曝光讓明星心里承受巨大壓力,“而這種壓力,也考驗著感情的成熟度。此外明星公開戀情,也等同于一種承諾,有輿論的外力監督,也使感情更加穩定。”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