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五周年院慶宣傳片《女生日記》在網上受到熱捧。該宣傳片拋棄了成績匯報等“老套路”,而是以微電影的形式,借著一名女生在校期間的經歷詮釋了成長。該片被上傳到網上后,令網友叫好,稱其“不走尋常路”,業界則稱該片宣傳模式值得借鑒。…

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五周年院慶宣傳片《女生日記》在網上受到熱捧。該宣傳片拋棄了成績匯報等“老套路”,而是以微電影的形式,借著一名女生在校期間的經歷詮釋了成長。該片被上傳到網上后,令網友叫好,稱其“不走尋常路”,業界則稱該片宣傳模式值得借鑒。
《女生日記》時長8分多鐘,講述了2007級北大女生江小夏在校四年間的校園生活。從競聘學校藝術社團成功,到最后無奈退出;從與男友戀愛,到分手;從找兼職,到被老板罵走……一個個場景記錄著她的成長。最后,畢業時的她終于明白,“什么是時光?時光是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卻再也脫不下來”。
該片的導演是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片中的大部分成員也是北大學生。宣傳片中,未名湖、博雅塔、北大禮堂等北大標志性建筑不時出現,網友稱贊整部宣傳片風格唯美、內容感人,大眼睛、扎著兩個辮子的女主角也被不少網友評價為“清純”、“可愛”。
該視頻近日來被多家視頻網站轉發,在某一知名網站,單個視頻點擊量突破50萬。
“只有真實的經歷才能體現校園生活的苦與樂,贊一下”、“沒想到宣傳片可以這樣拍,驚喜!這樣的宣傳片會招來更多優秀的學子。”多位網友感嘆。
一名北大學生看完宣傳片后表示,故事算不上幽默,但是很真實,貼切,相信每個大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某知名企業企劃部費經理表示,“宣傳片的思路和模式值得借鑒�!杜沼洝纷呒t的主要原因是打動了人的內心,看起來不像宣傳片……不像宣傳片的宣傳,其實是最好的宣傳。”
講述
導演 拍攝前多次推翻劇本
昨日,《女生日記》的導演、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表示,去年7月,北大藝術學院建議他拍攝一部五周年院慶宣傳片。接到任務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摒棄獲了多少獎等表彰類宣傳片。
最初他想以詩電影的形式反映學院情況,但不是太滿意,他希望能從人物的角度入手;于是打算以攝影師的視角觀察學院生活,但感覺和北大的學生生活不貼近,又推翻了;第三次才將目標鎖定在一個懵懂的女生身上。
“因為以一個北大女生的視角更容易反映校園生活,也更容易貼進觀眾。片中細節多來自北大校園的真實經歷。”他說。從連續推翻主題到寫劇本等共用了三個多月時間,而確定主題后拍攝和剪輯只用了8天。
他介紹,女主角陳菁菁是北大經濟學院大二的學生,是從初選的十多個女主角中脫穎而出的,之前從沒演過戲,但她是當演員的料兒,演戲很投入,比如演哭戲,她很快就哭得一塌糊涂,拍完了還在哭。“對于她的未來,我一方面勸她學好本專業知識,一方面又為可能失去一個不錯的演員惋惜……但未來的路應當由她自己抉擇。”
主演 獲好評后卻陷入困惑
“我從來沒拍過戲,意外被選為主角后,很擔心將戲演砸,影響到宣傳片的質量……片子被放在網上后,受到網友好評,不少網友說我適合當演員。”影片女主角陳菁菁說,“這使我一度陷入困惑,我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內心幾度波折,是該將目標定位成演員,還是學好經濟學?我也不清楚。”
她表示,學校的舞臺很多,給學生的成長提供了無限可能。她希望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真正獨立找到自己的位置。
經典臺詞
什么是記憶,生物學中個體的解碼,儲存,檢索。
什么是大學,以多種不同觀點看待世界的專業群體。
什么是社會,社會是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社群。
什么是時光,時光是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卻再也脫不下來。
什么是美,從“知道”到“懂得”……
《女生日記》簡介
內容:故事講述了北大藝術學院07級本科女生江小夏的校園生活,從她進入藝術學院拿起專業課本開始,經歷了學習、表演、戀愛、親人去世、失戀、兼職、畢業等等。她一直在為演員、導演夢堅持著,并根據校園經歷總結人生……
長度:8分58秒
導演:陳宇(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影視藝術系教師)
主演:陳菁菁(北大經濟學院大二學生)
聲明:《北大藝術學院宣傳片《女生日記》網上走紅》一文由傾城網(www.420040.com)網友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果您對文章有異議,可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處理!
63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