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女子是幽長雨巷中走出的小家碧玉。旗袍至于江南女子有著婉約之韻致。清秀矜持的氣質搭配端莊典雅的旗袍,更加凸顯江南水鄉的風情與柔情。蘇州旗袍女子的印象來源于戴望舒的“雨巷”這首詩詮釋了江南女子的幽怨之美與江南青石小巷的唯美,在搭配江南特有的油紙傘與大紅燈籠和小橋流水人家、青磚白墻,這樣的美景給人無限的遐想與向往。江南的蘇州女子竟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如果再搭配上旗袍,這真的是一幅油畫般夢幻景象。
江蘇省有兩個著名的地方都盛產江南美女——揚州和蘇州,此二地的美女都以眉清目秀、體態婀娜聞名,蘇州女子更是肌膚白皙、凝脂葇胰。俗話說得好,“一白遮百丑”,即使不是麗質天成的姑娘都會給你一種拂面楊柳的清新感覺。蘇州不盛產絕代佳人,上天仿佛遵循了“均貧富”的原則,給大多數蘇州女子畫上了幾分姿色,滿城春色,讓你坐擁花叢。
蘇州女子平均身高只有 160公分,身材勻稱、體形纖細,這樣的身材按理說是不適合穿旗袍的,但我們經常看到蘇州評彈中一女子身著貼身素色旗袍、手撫一支琵琶,竟有一種脫俗的美感。其實很簡單,蘇州女子舉止優雅、氣質大方,正好彌補了體形偏瘦的不足,把旗袍襯托得典雅舒適。
“吳儂軟語”被譽為“鳥語”,是中國最費解的方言之一。因為神秘,便勾起了大家的好奇,一聽之下,果然和蘇州的甜點一樣香糯可人,如沐春風。蘇州女子從小就被調教得端莊得體,“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拂風”的審美標準更是祖母輩的老人教育孫女的老生常談,口吐白蓮、舉止嫻靜的小女子給人的感覺嗲嗲的、媚媚的,伴其左右卻絲毫不覺得矯揉做作,便可知這般溫柔已是融入骨髓、化入血液般自然。
揚州地處江淮平原的南部,一般人也把它歸入江南地區。隋煬帝下江南,也對揚州美女贊不絕口,揚州女子身材小巧、五官精致,這點絕不在蘇州女子之下。但蘇州氣候比揚州溫潤得多,蘇州女子的皮膚也比揚州女子的細致白皙,再添上一口吳儂軟語,更無愧“江南美女”的美譽。
上海女人永遠走在流行的最前列,再奇異的飾品都能搭配出一番海上風情來。與上海毗鄰的蘇州永遠都比上海慢半拍,穿上同樣時髦衣服的蘇州女子自然無法演繹出一派摩登氣派來。但身著素衣的江南風韻卻是上海女子怎么修練都趕不上的,從悠長纏綿的園林小徑緩緩走近的旗袍女子低眉一笑卻能讓你恍惚間墮入夢幻仙境。
來自巍巍皇都北京的女子是大家閨秀,猶如怒放的牡丹,一身貴氣絢麗逼人。而蘇州女子只是后院里靜靜地繡著鴛鴦、癡癡地念著情郎的小家碧玉,紛紛繞繞的政治風云與她們絕緣。
杭州是真正的江南,杭州自古美女、才女輩出,如齊著名的詩妓蘇小小,才女朱淑真都出自杭州。百里挑一的女子自然是冷艷高貴、不可方物的。蘇州女子才貌雖不如杭州女子久負盛名,但她們更加溫婉清新、我見猶憐。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