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宮廷劇《美人天下》中相當出彩的女主角賀蘭心兒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么?據編劇于正透露,歷史上的賀蘭心兒即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歷史上的賀蘭心兒
上官婉兒是陜州人,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后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后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對她的下筆千言贊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擔任一些文書佐理工作,逐漸參予撰擬詔書,參決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牘都由她先行過目,并加擬簽,武則天只要在上面批一個字就頒行天下,成了除武則天以外最具權柄的女人,這時她還只是個19歲的小姑娘。當年她母親懷她的時候夢見神人送來一桿大秤,占夢的說這預示著上官婉兒將掌握大權衡量天下大事,那時她家是罪臣孤子,誰也不信,想不到竟然成真,武則天掌政前后二十五年,上官婉兒始終追隨在她的身邊,據說上官婉兒額頭上的一道創傷還是她與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眉目調情時,武則天醋勁大發,一劍砍傷的。后來武則天把自己的侄子武三思配給上官婉兒,上官婉兒這年已經三十五歲,上官婉兒最愛的還是唐宗室諸王中的李逸,而李逸卻愛著武則天的業女武玄霜,最愛上官婉兒的又是長孫泰,長孫泰的妹妹恰好是李逸的妻子,這幾人都是朋友知交。真是尷尬人與尷尬事呀。
唐中宗即位后政權掌握在韋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養成了一副前怕狼、后怕虎的柔弱性格,而她的皇后韋后則一心想學婆婆武則天的樣子,勾結女兒安樂公主,妄圖把持朝綱。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武三思的妻子上官婉兒和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為了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對抗韋后和安樂公主。這本是有利的政治聯盟,一個男人卻使它迅速瓦解。
這個男人就是一只繡花枕頭式的美少年崔湜,由于上官婉兒的丈夫武三思生性鄙俗,整天沾花意草,于是孤零零的上官婉兒就把她的一縷癡情完全寄托偶然相識的崔湜身上,天天難舍難分,上官婉兒時時把崔湜召進宮中,就被長期在宮中出入的太平公主瞧見,太平公主在宮中年紀雖略大一些,但徐娘雖老,風韻猶存,她又生成有母親的風流性格,當時見崔湜玉一般的美男子,心中早已有意,便打發宮女瞞過上宮婉兒把他召進寢宮,太平公主欲念是十分大的,雖還同時愛幾位王子,但每天都要與崔湜私會幾次,終于被上官婉兒看出問題。一氣之下投入到韋后的勢力圖中,并把武三思也拉了過來,為韋后立下大功。
混在后宮,兩件東西最厲害:頭腦和姿色。上官婉兒一項也不缺。女人的姿色,像花兒一樣,太短了,不可靠。女人的頭腦,再聰慧又有什么用?一個圍著鍋臺轉的娘們兒,根本用不著思想。看來,腦子靈、模樣俏,遠遠不如嫁得好。婉兒進宮兩年之后,母親鄭氏就死了,沒人疼的孤兒,可怎么過?情竇初開,嬌艷嫵媚,總不能落花隨水,一天一天老去吧。這個聰明的姑娘,便開始物色生死相托的人了。她最先相中的是,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李顯。
唐高宗八子,武則天生了四個,分別是: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前兩個孩子早夭,沒成什么氣候。后兩個兄弟變成了母親的“政治玩偶”,今天立,明天廢。李顯、李旦都曾兩度登基,這也算封建帝王的特例吧。
上官婉兒瞅準了,便含情脈脈地倒在了李顯懷里,她不得不把“情感賭注”和“政治投資”捆綁在一起�;橐鍪琴,政治也是賭,可惜,皇天不佑,婉兒委身于一個著名的窩囊廢。李顯酷似李治,愚鈍、懦弱。尤其攤上武則天這樣的老娘,也只能充當傀儡。他自己都是泥菩薩,哪里還罩得住懷中人?公元684年,只當了兩個月皇帝的李顯被罷黜,遠戍鈞州、房州。上官婉兒的靠山轟然倒地。
李顯一走,婉兒卻閑不住了,女人的“楊花水性”逼著她還要“按既定方針辦”。再三斟酌,只能將寶押到女皇的親門近支上,很快,她又坐到了武三思的大腿上。此人是武則天的親侄子,據說,模樣英俊,很招人待見。《舊唐書·列傳》中記載:“三思略涉文史,性傾巧便僻,善事人。”對武三思,婉兒格外用心。畢竟,她不是鋼鐵之軀,依然有血有肉,剔除那些世俗的功利目的,她像所有情深意厚的女人那樣,甘愿站在愛人身邊,協助他步步高升。
戀愛中的女人,無一例外的瘋狂、愚蠢。上官婉兒這顆“情種”同樣昏了頭,她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明目張膽地替武三思頻開綠燈,甚至利用權位之便,大講武氏家族的好話。李唐的皇室成員,在她那兒遭受了明顯的貶抑。這就為上官婉兒的殺身大禍,埋下了伏筆。
武則天暮年,李顯又被召回長安,“老相好”上官婉兒趕緊跑來投懷送抱。她隨即被冊封為“昭容”。昭容,就是皇帝的小老婆。按《舊唐書》的說法,昭容的地位排在皇后(一人)、妃子(四人)之后,屬于“九嬪”之中的第二名。昭容也是有級別、拿工資的,上官婉兒不習慣養尊處優,她的差使還是內閣秘書長。畢竟主子換了,思路也得跟著變,本朝皇帝好打發,皇后卻不易對付。為了拉攏、巴結韋皇后,上官婉兒下了大本錢———她熟悉這個女人的風流本性,便赤裸裸地奉上了“性賄賂”。武三思被打成“色情禮包”,晉獻內廷。韋皇后心領神會,立刻眉開眼笑,照單全收了。
由于有上官婉兒和武三思的加入,韋后勢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權柄完全架空,太子李重俊實在看不過去,于是率兵攻入武三思府第,殺武三思及武崇訓父子。然后進入宮禁,準備再殺韋后、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臨危不亂。指揮禁衛軍憑險固守,再飛檄武三思舊部入宮保駕、平定了太子的兵變,這件事情之后不久,韋后母女就毒殺了唐中宗,以溫王重茂為少帝,韋皇后母女把持朝政,伊然就是武則天與太平公主當年狀況的重現。
太平公主一面與她們虛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牽制、滯緩她們勢力的發展,一方面暗中幫助她的侄兒李隆基。李隆基本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半豐,現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持。一場兵變,誅殺了韋后母女和上官婉兒,即位為唐玄宗。
上官婉兒死了,她的文學成就卻流傳下來,她的詩文創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風,力革南朝以來四六駢儷的章法,掙脫六朝余風,使文風為之大變。與其說開古文復興氣運的是韓愈、柳宗元,無寧說是上官婉兒已經早為盛唐的文學面貌繪出了清晰的藍圖。她的詩對唐詩的輝煌發展也有極大的啟導作用。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張說為她寫:“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云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上官婉兒)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