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死于神龍元年(公元705),享年83個春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女皇,是唯一戴上冕旒的女皇,也是個歷來就有爭議的歷史人物。許多有正統思想的封建禮教的文人,用惡毒的語言咒罵她,用淫穢的文字侮辱她。
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很少有人正確地等待她,公允地評價她。武則天本人,似乎也深深的意識到這點。因而,她不急于為自己樹碑立傳,而是以一個政治家的偉大胸懷與眼光,在自己墓前樹立起一塊“無字碑”。她認為,她的成敗功過,應由后人去評說。她也深信,人們會給她一個公正的評價。這是武則天難能可貴的一點,也是我深深佩服的一點。
劉曉慶飾演的武則天
這是古今中外歷史上一個奇絕的女子;這是一個在政治舞臺上縱橫馳騁半個世紀的女子;這是一個在封建專制時代使男人們跪倒在她的冕旒下任她擺布如偶的女子;這是一個鐵腕兇狠殺人如麻的女子;這是一個嫵媚艷麗絕代美貌的女子;這是一個權欲情欲都十分貪婪的女子。
對于武則天,我不敢妄加評論,只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美麗的武則天
用“美麗”二字來形容武則天,我覺得有點挺對不起她的。貴為太子的唐太宗李世民周圍美女如云,但他卻單單被武則天的超乎尋常的美所征服,嘴里不住地贊嘆:“美極了,美極了!”這是一句發自肺腑的評價,是一句真實的評價。武則天進宮時雖才14歲,但她卻出落的如同18的姑娘一樣亭亭玉立,顧盼生姿。她有著白皙細嫩的面頰,一雙秋水般勾人魂魄的眼睛,隆起的富有彈性的曲線分明的胸部,為她增添了幾分嫵媚,幾分性感……總之,在她面前,所有贊美女性的詞匯顯的那么貧乏,那么蒼白無力!讀此書時,我曾有一種困惑:武則天如此美麗,為何沒躋身于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列呢?
聰慧的武則天
美麗,只是武則天進入皇宮的一種渠道,但能讓她在皇宮中左右逢源逢兇化吉的,就在于她的聰明之處了。
唐太宗病危時,對如花似玉的武則天產生了一種不殺不行卻欲殺不能的矛盾心理。因此他試探武則天:“朕久病醫治無效,恐不久與人世,你服侍我這么久,怎忍心撇下你,朕死之后,你如何打算呢?”讀到此,我的心不禁一顫,為武則天的安危而擔心,因為我清楚古代有殉葬陪葬之說。武則天不愧是個聰明的女子,她極其動情的說:“妾蒙陛下恩寵,情愿削發為尼,長齋拜佛,為陛下祈禱長壽長生,以報陛下的恩寵。”唐時,有這種風俗,皇上死后凡被他召幸過的女人,除個別者,都要出家為尼。聰明的武則天,正是在絕望中巧妙的抓住了這根稻草,轉危為安,保住了性命。也正是這次轉機,使武則天在以后的日子里,步步為贏,登上了皇帝寶座,成為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一代女皇。
狠毒的武則天
說武則天狠毒,是因為她心狠手辣殺人如麻。一年多的尼姑生涯,使她意識到:女人不能把命運系在男人的手中。女人的嬌艷順從可以得到寵愛卻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用剛毅鐵腕控制住男人,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地位,取得至高無上的權利。因此,她進宮的第一步就是擊敗蕭淑妃和王皇后,奪得皇后寶座。為了達到目的,她不惜扼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來陷害王皇后,為了防止后患,她甚至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了王蕭二人,坐上了皇后的寶座。為了鞏固皇后的地位,她不動聲色的用一箭雙雕的辦法毒死了她的姐姐韓國夫人,侄女兒魏國夫人。當然,武則天的目的是謀取皇位,由皇后道女皇,她是踏著大唐朝廷王公貴族的尸體走上女皇寶座的,包括她自己扼殺的親生兒子的白骨。虎毒不食子,最毒婦人心。這就是武則天反常的不可思議的做法。但是在那個年代,在那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年代,武則天的做法還是可以讓人諒解的。
開明的武則天
武則天臨朝后,對于治國治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她提出了十二條治理國家的主張,歸納起來為三大方面:一是以第一條為代表的務本戒奢;二是以第七條為代表的杜讒納諫;三是以最后三條為代表的維護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這幾條頒布后,文武百官,人人懷德,給政壇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武則天不是個墨守成規的人,她的新觀念,新做法,新措施層出不窮。
應該說,武則天是個勇于改革的女性,是個開明的女改革家。
叛逆的武則天
“這是一個權欲情欲都十分貪婪的女子”當武則天在政治上日麗中天的時候,她卻感到異常的孤凄和空虛。當她在銅鏡面前卸妝的時候,亦或是月明星稀天街如水的夜晚,一種無名的寂寞籠罩心頭。自古宮中,妃嬪成群,美女如云,供皇帝一人享用。如今,一個女人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為什么不能有三宮六院,為什么不能有男妾成群呢?既然地位已與歷代帝王平等,那么宮中的私生活為什么就不能平等呢?武則天的叛逆就在于她敢藐視陳規舊俗,敢于沖破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在外面選拔男寵,陪她玩樂度過晚年。武則天的這種做法,不要說當時那些正統的文人接受不了,就是現在,恐怕有些人也難以接受。但她敢于向世俗挑戰的這份勇氣,實在令人欽佩,自嘆不如。
這就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