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悶騷”兩個字來形容寶姐姐,實在是最恰當不過。盡管“悶騷”這個詞并非褒義,甚至還有點兒近似于“假正經(jīng)”的意思。但是,它以一種蟄伏在面紗之后的低調(diào)姿態(tài),維護著寶姐姐的溫柔敦厚,品格端方。
紅樓群芳之中,寶釵是出了名的冷美人。然而,這只是“悶騷”一族最經(jīng)典的常用表情罷了。
寶釵
她抽到的花簽上寫著:“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詩句,此句引自唐代羅隱的《牡丹花》詩:“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羅隱此詩對牡丹頗有微詞,首句即譏諷牡丹似乎與東風另有難解的因緣。雪芹借此暗示讀者,這樣寫寶釵,實際只是一種“障眼法”。不信你看,書中第七回寫道,寶釵自胎里就帶來一股熱毒。這是什么意思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暗示寶釵“外表冷漠,內(nèi)心火熱”,而必須靠吃“冷香丸”方能抑制內(nèi)心的躁動。你再看看那冷香丸的配方,居然要用一年四季的雨雪霜露來給咱們的寶姐姐降溫解毒,可見其“悶騷”的程度實在是非同尋常!書中關于藥方那段文字,實際上就是隱喻寶釵必須年年月月、時時刻刻都要循規(guī)蹈矩,才能壓住先天的“熱毒”,維持端莊賢淑的大家閨秀風范。不過,再怎么掩飾,還是會露出蛛絲馬跡的。
寶釵的第一次“露餡兒”是在寶玉挨打之后,她比黛玉去探望得還要早,而且眼睛明顯有哭過的痕跡。當然,她用手上托著的一丸藥,為自己找了一個很合適的借口。不過,情急之下仍然說出了心疼寶玉的話,說了半句又咽回去,自悔說的話急了,“不覺紅了臉,低下頭來,只管弄衣帶,那一種嬌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讀到這里才知道,原來她是暗戀寶玉的,只是一直不肯露出來罷了。還有一次就更加明顯。第四十二回,寶釵聽見黛玉說酒令時,引用了《西廂記》、《牡丹亭》中的詞句,便現(xiàn)身說法,將心比心地規(guī)勸黛玉。弄得黛玉感動不已,甚至放下自尊心來傾訴對寶釵的感激和羨慕之情。可是,到了事隔不久的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的時候,我們的寶姐姐看了《蒲東寺懷古》和《梅花觀懷古》兩首之后,竟然眼睜睜地說:“后兩首卻無考,我們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兩首為是。”而實際上,她自己七、八歲時就讀過《西廂記》、《牡丹亭》。前后對比之下,其“悶騷”本質(zhì)暴露無疑!
說到底,“悶騷”也沒有什么不好的。纖手并無借此貶低“艷冠群芳”的花中牡丹寶姐姐之意,其實,在那個年代,又有幾個恪守封建道德的女子不“悶騷”呢? 真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啊!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