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樣的愛情誓言,可不是光靠嘴巴說說的,還要體現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上,于是,情侶裝乃現。如今的情侶裝非常流行,其內在核心元素(款式、顏色、輔飾)已延伸至服裝文化的各個領域,影響不可謂不巨。
近讀《唐書》,偶然發現,唐玄宗楊玉環夫婦也穿情侶裝,想想真叫個新鮮。如《新唐書李石傳》里有這樣的爆料:“吾聞禁中有金鳥錦袍二,昔玄宗幸溫泉與楊貴妃衣之。”同樣的顏色(金鳥),同樣的款式(錦袍),不是情侶裝是什么?所不同的是,他們的情侶裝似乎沒有區分性別:在唐代,錦袍顯然是男裝。
楊玉環為何要穿男裝?除了愛情的緣故之外,大概跟流行時尚有關。
唐代女人的時髦之一,就是愛穿男裝。《中華古今注》記載:“至天寶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內外一體也。”另外,《舊唐書輿服志》也說:“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可見當時女著男裝已經蔚然成風。無論是居家作客,還是出行游玩,無論是主人,還是奴婢,都穿著與男人同樣的服裝,女性的柔美在粗獷而又英武的男裝襯托下,越發地顯得“中華兒女多奇志”了。由此也可斷定,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對于唐代女性著裝的華美嫵媚之詮釋,多少有些不合史實。
女人嘛,天性愛追逐時髦,不是時髦的始作俑者,就是時髦的忠實粉絲,一般情況下,不會再出現第三種角色。楊玉環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何種角色?趙炎以為,她應該屬于后者--趕時髦耳。因為早在高宗李治主政時期,這種風尚已經流行開來。《新唐書五行志》里提到:“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于帝前。帝與后笑曰‘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小太平的少女時代,唐玄宗恐怕還未出生,更別說楊玉環了。
當然,唐代大多數女性著男裝,其初衷并無情侶裝的概念,更無意識追求情侶裝諸元素。但筆者有理由相信,唐玄宗楊玉環夫婦同穿“金鳥錦袍”,可能已經蘊含了“朝朝暮暮情”、“君王看不足”等情感因子,是楊玉環在趕時髦的同時,有意識地變換裝扮,從“云鬢花顏金步搖”到“不愛紅妝愛男裝”,這一變換中的新鮮感,也足以承歡求“專夜”了。
就這個角度來看,唐玄宗楊玉環夫婦極有可能是中國情侶裝的祖師爺和祖師婆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