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筆:亦稱湖穎,是"文房四寶"之一,被譽為"筆中之冠"。
湖筆之鄉善璉鎮,相傳秦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外衣)"發明了毛筆。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璉改良毛筆,采兔羊之毫,"納穎于管",制成后人所稱之"湖筆"。改制湖筆成功后,便將技藝傳給善璉百姓,使之當地幾乎家家出筆工,戶戶會制筆。2000多年的歷史,漢、晉、隋、唐、宋、元時期及當代筆工各領風騷,湖筆已深深融入了這塊土地。因此善璉建有蒙恬廟供之。
蒙恬去世后,善璉筆工不忘筆祖恩惠,捐銀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每當蒙恬和筆娘娘生日(相傳為農歷3月16日和9月16日)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千百年來,在善璉集會膜拜筆祖,企盼筆業興旺,這類民俗活動一直沿續著。
湖筆筆尖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并、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筆"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之精細,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湖州"王一品筆莊"是有200多年歷史的筆店,郭沫若在1961年曾賦詩"湖筆爭傳王一品,書來墨跡助堂堂,萼灘碧浪流新韻,空谷幽蘭送遠香。"郭老以空谷幽蘭比喻湖筆,高度贊揚湖筆的精美。
湖筆工藝精湛,制筆高手輩出。如今還向裝潢、微刻等領域拓展,顯示了湖州筆都的風采。
湖筆是毛筆中的珍品,自晉以來,筆工輩出,技藝相承。據史料記載,湖州的制筆能手輩出,古代筆工有:
仲璋,吳興人,宋代著名筆工。
馮應科,元初時湖州著名的筆工。
沈日新,元代湖州著名的筆工。
陸文寶,其所制的“御筆”,尤被視為精品。
陸繼翁,住南京從事制筆業。為陸文寶之子。
施文用,幾乎專造“御用筆”。
王古用,湖州人,在南京從事制筆業,名重一時。
到了現代,名筆工更多,如楊振華、茅美芳、沈平妹等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