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蘭花的發源地,栽培歷史悠久,因它株形典雅、花姿優美、葉態脫俗、幽香四溢,故古代詩人畫家多為之吟詠揮毫。自古以來國蘭的欣賞是重其氣質,隨著歷史的以展,品種增多,時代不同,人們的品味也有了變化。若從鑒賞的角度來說,人們把它分為“花藝、葉藝和型藝(矮種奇葉類)”,但總的來說可以從“香、色、姿、形”四個方面來欣賞。
“香”可看品種優劣
“香”者是指蘭花的香氣,蘭香屬陣發性幽香,清新又深遠,有濃有淡。蘭香是評估和鑒定蘭花品種優劣的重要條件之一。清香優于異香和淡香;濃清香及濃香較清香佳;香氣持久者較短暫的好;無香者劣。蘭香濃淡與品種及株體壯瘦強及日照長短等有關,栽培在光照較足、溫度較高的則花香濃,反之則淡。蘭香并非神秘莫測,在前已述,它是來自蘭花蕊柱內芳香油酯腺體分泌出來揮發油。其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機物的酯類及內酯類,及萜類的烯醇、烯醛酮類等的混合物,使蘭花具有香氣和芬芳。
“色”有花色和葉色
“色”者,指葉色和花色。蘭順碧綠,瑩潤亮潔。由于葉色和斑紋的變異。當葉色出現金黃或銀白色的邊緣、線條、斑紋等,稱為“藝蘭”或“線藝品”。國蘭的葉藝變花萬千、多姿多采,但總的有人概括為復輪、縞、虎斑、蛇皮四大類。至于稀見的“葉藝”如出現玳瑁斑、矢 虎斑的價較貴。
至于花色,傳統上以素色(即純色)為上品,如素心蘭具有清淡素雅的氣質,為歷代文人名士所推崇。由于繁殖年代已久,多數品種數量已多,已不是珍稀。加上蘭花資源的縱深開發,艷色及奇花異種不斷涌現,使人們更為欣賞鮮艷奪目、對比鮮明或花色越繁復的艷色多彩的奇特品種,如粉紅色的桃姬和彩瓣素心的白玉,以及復色花、復輪花色等,其中以藍色和金黃色為珍稀色。
“姿”指花姿和葉姿
“姿”者。指葉姿和花姿。蘭葉疏密有致,婀娜多姿,有柔也剛,瀟灑自如,以不披斜、立而挺(即企劍)者為美。近期欣賞蘭葉的葉姿以矮、短為美,瘦高者差。70年代人們已發掘的矮種奇葉品種,其代表是矮、奇、藝三者俱全的珍品——“達摩蘭”、“觀音蘭”和“文山佳龍”等,它們是目前(至1995年)國蘭中售價最貴者。
鑒賞蘭花時,葉片短厚闊、葉面平滑者為矮種常品;若加上葉尾圓鈍或能成湯匙狀(即起兜)者為佳品;如再加上葉面脈有凸起粒狀或皺折明顯(即起蛤蚊皮或行龍)為上品;再出現線藝斑紋或外放奇花為珍品。
好花是一枝獨秀、亭亭玉立,花箭應高出葉面者叫“出架”,花數要多而均勻對稱,不疏不密者為佳。
“形”為花形和瓣形
“形”者,主要指花形和瓣形。對花朵形狀的欣賞,傳統上以“頂正肩平,捧心緊抱,唇舒鼻立,瓣不后反”為美。即開“一字肩”及唇舌闊短端正者為美,垂肩者差。花瓣通常是窄、長、尖、平,即所謂“竹葉瓣”。明清以來我國流行春蘭,已發掘出荷瓣、梅瓣、水仙瓣等短、寬、圓、兜的優美瓣型,這些瓣型出現在報歲蘭上為珍貴。清代至民國也開發了畸瓣型。由花朵的副瓣部分變異蝶瓣化而構成形似蝴蝶的蘭花叫“蝶花”,如報歲蘭的華光蝶。另外若由捧心部分變異蝶瓣化的蝶花,叫為“奇蝶”,如報歲蘭的邵氏奇蝶、四季蘭的復興奇蝶。這類蘭花都屬名貴。還有多瓣花,它由雙朵花連體孖生或多花連體共生的多外瓣、多捧心、多舌、多鼻、鼻頭裂變為小瓣或捧心卷縮硬化似多鼻及花中花等多種形狀。如昔年珍品雙花孖生的春蘭名蘭“綠云”,蝶花多花共生奇花的春蘭新品種“艷蝶”,及花中花的牡丹型報歲蘭“大屯麒麟”及“瑤池一品”,以新品種“瑤池一品”價較高。
近期又發掘了桃形、翼形、蛋形、玉簪頭形、瘦細形等奇特新瓣形。此外,尚有奇形怪狀的單花奇花,只要它具有美感、奇特、穩定者,均屬稀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