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中,小時候的“六一”兒童節與大人們似乎沒有太大的關系,而純粹是孩子們自己的節日,根本不像現在,父母為了孩子,買禮物,帶孩子游玩,圍著孩子轉。
記憶中,小時候的“六一”兒童節往往有四個活動。
舉行加入少先隊宣誓儀式。那時候,學校發展少先隊員,通常是在“六一”這一天舉行宣誓儀式的,每年一次,已成慣例。記得我是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入隊的。一大早,我把母親頭天就洗的干干凈凈的白襯衫、藍褲子找出穿上。在我們那個時代,沒有統一的校服,然而,每逢重大節日、慶典儀式上,白襯衫、藍褲子、紅領巾,就一定是學校所能看到的一切。這一經典的時代服飾,已經成為我的童年記憶中一個標志性的符號,即使到了今天,無論校服如何變遷,紅色與白色,仍然是校服的基本色調。穿上這身“盛裝”,我就早早到了學校。入隊的儀式很是隆重,我們排成5排,在老師的帶領下宣誓。那一刻,我會心潮澎湃,會想到“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當一名女同學為自己系上嶄新的紅領巾時,自己激動得險些就哭了。
儀式之后,通常是文藝表演。我是學校合唱隊的隊員。那時候,我們最常唱的歌,是《學習雷鋒好榜樣》、《讓我們蕩起雙槳》、《紅星照我去戰斗》這類歌曲。我們的歌聲很整齊、很嘹亮、很深情。在我的記憶里,每逢這個時候,我就會乘著歌聲的翅膀,遨游在理想的天空,我會對自己說,快快長大,我們要成為祖國的棟梁。
“六一”兒童節最讓我們開心的,就是游戲環節了。“夾玻璃珠”、“找朋友”、“滾環”、“跳繩”,我們總是玩的不亦樂乎。事實上,很多游戲直到今天,依然在校園里玩。
發獎狀,在現在說來,就是表彰了。小時候我所得獎狀不多,記得是小學4年級時,我第一次拿回一張獎狀,那是參加全縣小學生拼音比賽得的,是第三名。除了獎狀,得到的獎品,是一本牛皮紙封面的筆記本。獎狀在我家的墻上貼了兩年多,直到母親要重新糊墻了,才依依不舍的看著它被覆蓋。而那本筆記本,則伴隨著我讀完了整個初中。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