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叫“牡丹紅”的旗袍樣片就擺在我面前。簡潔典雅的款式,柔軟溫潤的面料,自然流暢的曲線,在模特的完美演繹下,大氣如國花,直逼我的視網膜。這款旗袍的設計師,就是北京紅館女子手工作坊的設計總監——鄧麗元。
鄧麗元(Daisy),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元元。一個簡單直率,做事認真負責的女子。
2003年,還在北京服裝學院功讀服裝設計與藝術專業的她,就對中國古典服飾的設計元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校學習期間,她研讀了大量關于紡織、編織、刺繡、剪花、漿染的書籍,為后來的創業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2005年,鄧麗元畢業后,進入一家中國著名的老字號絲綢莊,從事服裝設計。在這里,她接觸了一線的旗袍制作工藝,也開始狂熱的迷上了旗袍,迷上了流傳千百年的中國女紅手工藝術。也正是在這里,鄧麗元開始把自己對服飾美的理解,變成了一件件漂亮的實物。看到一件達載著自己夢想的漂亮旗袍誕生時,就像孕育了一個可愛的寶寶,她享受著一個設計師獨有的喜悅與快感。她想擁有一片更廣闊的天地,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冬天的北京格外冷,鄧麗元毅然放棄了已經熟悉的工作。在從事服裝行業三十多年的母親的支持下,她們在北京西城區的一間小平房里,創立了紅館,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她們沒有錢做實物展示,所以只能把設計圖發在淘寶網上;為了做一件旗袍,她和母親背著厚厚的面料本和設計圖分頭跑遍北京;有的顧客覺得單看設計圖不放心,她就陪著顧客一家一家逛商場,挑選顧客滿意的款式,找個公共衛生間或角落去給顧客量體,然后自己再去找合適的面料。她就這樣,在凜冽的寒風里,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為了自己的夢想,奔波著……盡管創業受到了經濟上太大的限制,但獨到的設計風格,精湛的手工技藝,加上低于商場一半的價格優勢,使的紅館旗袍,依然受到了很多mm的青睞。
2007年3月,一位攝影師把40套中式禮服的設計交給了紅館。用這筆定金,紅館購買了一臺全新的日本縫紉機,招聘了第一位專業的工藝師,有了一個自己的小工作室。盡管地方很小,很多旗袍都不能掛出來展示,但卻成了鄧麗元夢想起飛的支點。
2008年初,紅館的第一款熱賣作品《紅扣》誕生,她古典含蓄,一鳴驚人。第二款《沉香》輕柔優雅。第三款,第四款。紅館在肯定的目光中迅速發展。為了推廣旗袍文化,紅館的旗袍樣片,都由自己的員工或買家做模特。鄧麗元親自擔任模特的幾款作品,更是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贊揚,高雅的氣質讓她得到了“旗袍公主”的美譽。
2008年4月,紅館與中國最專業的旗袍文化網站——傾城合作,開始了一系列的推廣活動。8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鄧麗元的小工作室也是熱鬧非凡,不到十平米的房子里,經常會擠著4、5個mm來試衣服。在奧運期間,鄧麗元帶領紅館為北京天壇公園、北京日報、愛立信等著名企事業單位制作旗袍,紅館也壯大為擁有12名能工巧匠的手工制作團隊。
2008年10月,紅館進駐洋橋大廈,有了跟大公司一樣的設計室、制版室、樣衣室……有了140平米寬敞明亮的展廳,在展廳里,勤奮的鄧麗元呈現給大家的,是300多款各具風格的旗袍,每月還有20多款原創作品推出,這是幾乎任何一家實體商鋪都看不到的。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的詩句,忽然從我腦海中冒出來。我在想,鄧麗元與她的紅館,是不是已經到了花開時節呢?
正當此文改完要發布時,鄧麗元告訴我,她的又一批新款樣片也馬上就要完成了……
發表評論